變異的風險等位基因左右精神疾病遺傳機制

科技日報 發佈 2020-01-08T15:42:52+00:00

科技日報昆明1月8日電(記者趙漢斌)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等,給人類精神衛生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

科技日報昆明1月8日電(記者趙漢斌)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等,給人類精神衛生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記者8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轉化基因組開展了系統的遺傳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致力於探索在精神疾病發生中起關鍵作用的功能性易感位點及易感基因,並於近日取得了重要進展。


染色體3p21.1區域精神疾病易感位點影響易感基因的表達,並進而導致樹突棘形態改變。(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供圖)

近年來,一系列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重性精神疾病的發生中起到關鍵作用。然而,儘管大量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鑑定到了多個與重性精神疾病顯著相關的位點,其中具有功能性影響,在疾病相關生理病理變化中起作用的遺傳位點和易感基因仍不清楚。與此同時,累積證據亦表明不同精神疾病可能在某些基因組的部分區域有著同樣的遺傳易感因素,而這些遺傳易感因素則很可能在疾病共有的認知損傷等表型有關。

昆明動物研究所李明研究員等人綜合分析了包括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大規模基因組數據和人腦組織轉錄組測序數據,重點關注了此前全基因組關聯分析中報導與這些疾病均顯著相關的染色體相關區域,並在這個區域內鑑定出大量能夠顯著增加多種精神疾病發生風險的獨立遺傳變異。

他們還發現,這些變異的風險等位基因均與大腦中NEK4、GNL3基因表達的上升,以及RBRM1基因表達的下降顯著相關。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變異的精神疾病風險等位基因也對應更差的認知水平和較低的大腦活躍程度。更為重要的是,當人們在體外培養的神經元中分別過表達NEK4、GNL3基因,或敲降PBRM1基因時,這些神經元呈現出蘑菇狀樹突棘密度的顯著下調。鑒於蘑菇狀樹突棘已被證實在突觸傳遞和認知功能中起關鍵作用,其密度的降低很有可能是不同精神疾病所共享的一個病理變化過程。

這些研究數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一方面進一步證實了上述染色體區域在精神疾病發生及相關表型中的關鍵作用,另一方面也為解析其對疾病發生的具體影響提供了線索。這項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雜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