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兩大古文明比較,東方華夏春秋戰國文明vs西方古希臘文明

雙飝 發佈 2020-01-08T16:40:32+00:00

中國春秋戰國文明與西方古希臘文明的比較 文明是指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是先進民族在環境生活或某歷史階段的特徵總和。

中國春秋戰國文明與西方古希臘文明的比較

文明是指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是先進民族在環境生活或某歷史階段的特徵總和。其文明的實力表現在支配性實力,有基本資源控制如土地面積人口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還有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也指社會發展到某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

愛琴海文明的古希臘時代於公元前800年至前146年,傳承著克里特和邁錫尼文化。

華夏文明在東周時期春秋戰國公元前770 年至前221年,持續發展著輝煌的商周文化。

那麼不妨以前770年至前220年做為橋段(正好也是希臘編年史開始到馬其頓戰敗),對照下東西兩大文明的異同點和落差。

對照的項目如下:

哲學,宗教,文字,文學,藝術,體育,教育,史學,曆法,數學,科技,建築,工程,冶煉,製造,經濟,農業,商業,面積,人口,城市,軍事,戰力,航運,社會,制度等等規模和高度~ ~~ ~儘量以史載和出土考證為主。

第一,先說哲學:

東周時期的哲學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等。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顏子,子思子,曾子,老子,莊子,列子,楊朱,墨子,胡非子,隨巢子,鄒衍,公孫龍,鄧析,惠施,桓團等。

代表作品有《論語》《孟子》《荀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周易》《孝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公孫龍子》《呂氏春秋》《墨子》《我子》《田俅子》《尹佚》等等。

古希臘有米利都派,愛利亞派,原子唯物派。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色諾芬尼,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麥里梭,普羅泰戈拉,德謨克利特,留基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代表作品有《論自然》《泰阿泰德篇》《普羅泰戈拉篇》《宇宙大系統》《宇宙小系統》《巴門尼德》《實在論》。

對比下來,古希臘學者的確博廣並哲遠,哲學流派和哲學著作略遜於東周各大家。

希臘有些片言記錄就類似「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如果楚昭王也算是哲學家的話。所以我覺得哲學流派和哲學著作上都遜於東周各大家。

第二,說下這兩大文明的宗教:

古希臘眾所周知,那時期的信仰是奧林匹斯神話,是多神崇拜。

華夏那時的信仰是巫教神靈和祖先神靈的崇拜,也是多神崇拜。

這些其神話倒是很有利於文學藝術發展了。

希臘後期全盤依返了猶太-基督的東正教,也說明了古希臘文明里源本宗教的脆弱。

神廟雖多,但事務祭司等規模差異上或許和東方有差異。

華夏文明雖然後期也接受了釋家,但原有的巫教和祖先和道家信仰依然盛行。希臘的基督東正類比華夏的釋,而其奧林匹斯神話就遠不如華夏的巫道陰陽了,單從宗教的角度而言。所以,宗教文化上古希臘也遜於同期的華夏。

第三,說下文字:

文字就像城市一樣,是一個文明的重要標誌。

希臘本土也出現過象形文字和線形文字,在米諾斯時期曾有三種書寫系統,但在邁錫尼時期卻消亡了。

猶如荷馬所說的故事裡,古希臘沒有文字了,這個我也很納悶。

直至公元前700多年,也正是本帖所有對比的時段里,希臘剛開始使用陶文。

這種陶字母不是古希臘人原生的,而是外來的西亞閃米,特的腓尼基文字。

華夏文明的文字就無需多說了,陶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各國竹木帛文,直至秦始皇委派李斯的「書同文」的小篆和隸書,都是一脈相承的。

我認為,在這時段里就古希膳和華夏兩大文明的文字使用,華夏文明是全勝的。

第四,說下文學創作(詩歌寓言故事散文):

因荷馬和赫西奧徳年代有疑,其作品待定。

在古典時期古希膳有著名的《神譜》和《伊索寓言》,還有柏拉困的《理想國》,還有亞里士多徳的《詩學》《修辭學》等。並有梭論,琴歌,薩福等詩人的作品流傳。

而同時期的華夏最著名的是《詩經》收錄305篇,分為"凡"、"雅"、"頌"三大類。這就可比擬古希臘詩歌了。

另外屈原著有著名的《離騷》《九歌》11篇、《九章》9篇、還有《遠遊》《天問》《ト居》《漁父》《招魂》《大招》等,這大家都熟篇數就不列了。

宋玉有《九辯》《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舞賦》《微詠賦》等等

還有諸子百家的《伊尹說》27篇,《鬻子說》19篇,《周考》76篇,《青史子》57篇等等小說家的作品故事。

至於《春秋左氏傳》《呂氏春秋》這些既是史書又是諸哲散文的雜家代表著作等,算不算就無所謂了。

第五,說下藝術(雕塑繪畫書法等區別於文學的美術作品):

古希臘藝術創作多是藉助於神話宗教需要,主要體現在青銅雕塑和黑紅陶畫上。

期間產生了許多名家,最傑出的代表是著名雕塑家彌隆和菲狄亞斯,畫家宙克西斯等。

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雕像《擲鐵餅者》《雅典娜和馬耳敘阿斯》《駕車人》《波塞冬》《魯多維奇寶座浮雕》《里切亞青銅雕像》等。

而華夏文明的藝術多創作多是藉助於巫文化和祭祀需要,還有生活實用藝術需要。

主要是體現在青銅器鑲嵌錯金銀鎏金等裝飾工藝,還有陶俑木俑,玉雕木雕根雕等等。這期間代表作品僅楚地出土的藝術品國寶就不計其數,這就不例舉了。

武士俑陶馬俑舞伶俑等等,以秦陵的兵馬俑最盛名。還有漆妝畫壁畫帛畫,主要作品有《二十八宿圖》《人物御龍圖》《龍鳳引魂升仙圖》等,另外還有三晉秦燕齊楚的五系璽印篆刻藝術。

從藝術角度而言,求實求像,這其實不是一種藝術風格,而是一種模擬目標。

古代雕塑相對容易,因為雕塑本身就是立體的,無論是華夏的秦兵馬俑還是希臘神像等。

而在攝影器材發明之前,古代繪畫要求實求象的話,就需要在平面上有一定的透視技巧了。

華夏和古希臘的繪畫作品,幾乎都沒有發展到透視技巧。

西方藝術多以寫實求像為技深;東方藝術是以求意為主的浪漫型美術特色而技廣,只是因為藝術無上下,所以我覺得兩者是難分仲伯的。

第六,說下音樂:

音樂作為六藝之一,在禮樂中國尤顯輝煌。

春秋時代各國宮廷都建有完備的禮樂制度,雅樂盛行於祭祀與典禮等活動中,最早期有文獻可考的樂器就多達近百種,還建立最早的樂器分類法「八音」。 而後產生樂律計算法「三分損益律」,標誌著音樂藝術發展程度加深新突破,戰國時代的文獻也明確提出了旋宮的理論。

各國宮廷多有傑出音樂家,並有大司樂和樂正等官職,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著名的有晉國師曠齊國師開,衛國師涓師襄師曹,鄭國師文師悝師觸師蠲,魯國師摯師陽師已,奴隸出身的師乙等等,另外還有俞伯牙和高漸離。

公孫尼子作有歷史.上第一部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專著《樂記)》,現存有樂本篇樂論篇樂禮篇樂施篇樂情篇樂言篇樂象篇樂化篇魏文侯篇賓牟賈篇師乙篇11篇。

另外還有《管子.地員篇》與《呂氏春秋.音律篇》等音律著作。

樂歌集有《詩經》《九歌》《下里》《巴人》《陽阿》《露》等,還有十大名曲之一的《高山流水》。

而《荀子.成相篇》是一種唱誦文體,「成相」說唱音樂的鼻祖。

當時還有收集民歌的制度,就是「採風」,民間歌唱家有韓娥、王豹、綿駒和秦青等。

還有大規模合奏,其中以編鐘和鼓為主的「鐘鼓之樂」。 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樂器主要有箏,笛,築瑟鍾,篪竿,袍鼓,鍾,鼓,竿,篪,參差,瑟等等,曾侯乙墓出土樂器,集中反映了這一時期樂器學樂律學的傑出成就。包括有編鐘、編磬、鼓、琴、瑟、笙、排簫、篪等多種樂器一百二十四件。其中成套編鐘顯示當時樂器設計製作的高度水準及其樂律學體系的嚴謹與精密。整套編鐘在音律設計上,每鍾具有一鍾二音三度音程的樂學形態,其總音域達五個八度之廣,在中心音域約占三個八度的範圍中,十二個半音齊備,可旋官轉調,基本音列為七聲音階,尤為重要的是,鐘體銅鑄銘文兩千八百多字構成了一部先秦樂律學著作,它與編鐘實際音響同為先秦鐘律以及傳統樂學理論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古希臘音樂詩歌藝術在斯巴達獲得發展,著名的有泰爾潘德羅斯、提爾泰奧斯、阿爾基洛科斯、阿爾克曼、伊比科斯和斯特西科羅斯。

古希臘傳統的樂器主要是阿夫羅斯管,和兩河流域的里拉琴。

泰爾潘德羅斯改進了基薩拉把弦增至七根,後提摩忒烏斯將7弦基薩拉增至11弦,最後後增至20弦。

在德爾斐開展音樂比賽「奉祀阿波羅的皮托競技」,是帶器樂伴奏歌唱比賽,還有基薩拉和阿夫洛斯的獨奏比賽。有說是薩卡達斯在該比賽演奏了《皮託大曲》,開創了器樂獨奏和標題音樂的先例。

在本文說的詩歌里,也有獨唱抒情的音樂詩歌學派,其代表人物有阿爾凱奧斯、薩福和阿那克里翁等,可惜音樂失傳。

古希臘音樂流傳至今的第一手資料極為有限,殘存樂譜不到10件。

在音樂領域,東周華夏也勝於古希臘。

第七,說下舞蹈藝術: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春秋戰國舞蹈興盛是時代需要也是社會生活需要,有官廷和民間,分文舞和武舞,武舞執干戚,文舞持羽龠。

宮廷樂舞表現場面要大要豪華得多,當時各貴族都養舞人以供欣賞娛樂。在《招魂》《大招》里都有敘述;有天子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由舞者執羽而舞;還有大型舞《大武》的武舞歌頌功績的;有說楚靈王戰危時居然還躬執羽紱鼓舞自若。

隨著禮崩樂壞,舞詩三百民間樂舞超過的雅樂。有《詩經.陳風》描述的陳國歌舞傳承至今;還有大姬遺風的《挑花籃》舞;《九歌》還是大型古神話歌舞,描繪了著麗服持香草的南方巫舞,舞蹈女伎多為細腰長裙細長袖影響著後世。

長沙戰國楚墓出土舞蹈紋漆奩表現了貴族家舞伎的嚴格訓練,楚隨墓的彩繪鴛鴦形漆木盒表現鹿形人的舞姿,河南信陽楚墓的錦瑟樂舞彩繪圖殘片上有長袖舞人和巫舞,成都與河南汲縣兩銅壺都有採桑舞圖,洛陽韓墓出土有玉雕舞女佩飾,山西長治出土有獨舞陶俑,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有線刻樂舞圖,晉寧滇王墓出土的貯貝器蓋上刻有執羽群舞。

戰國時代著名舞蹈家有旋娟與提嫫,據《拾遺記》載其表演舞蹈有三《縈塵》《集羽》《旋懷》,最出名的還有善響屐舞的西施。

古希臘人也是以舞蹈表現情感並與神對話。

在索福克勒斯時代舞蹈舞台和諧統一,使舞蹈獲得在合唱里的地位,可能是戲劇發展重情節而對肢體要求不高。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各地有過卡特克羅斯舞,潘特扎利斯舞,馬烈威茲歐提斯舞,希魯托斯舞,納克索斯雙人舞,佐納拉狄克舞,卓密克舞,大卡拉馬提亞諾斯舞,格拉撒雷舞。

但後因為教權統治,宮廷娛樂性舞蹈被加以禁止,只有世俗性質的民間舞蹈仍獨立於宗教舞蹈之外而發展。所以希臘舞蹈在那些華篇雅章中不多見,只有從瓶畫里可見那一時的舞姿,作為動態藝術的古希臘舞蹈不可復現了。

顯而易見,在舞蹈藝術發展方面,華夏東周時期的,還是強於同期古希臘的。

第八,說下戲劇:

中國古代戲劇,與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並稱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

在東周時期各國豪門都備有倡伶,但終究是萌芽期。那時從娛神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凝聚儀式詩樂歌舞俳優唱敘的藝術百戲,並多次受到正樂,禁戲與罪優的禁毀坎坷。

我對此也不太了解,只知道楚國的優孟,是中國戲劇的開山鼻祖。

而希臘古典時期,也是由祭祀儀式演變戲劇的,泰斯庇斯被認為是古希臘最早的演員。

悲劇「山羊之歌」是用詩體寫成,有單部劇和三聯劇的不同形式,著名的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等。悲劇的形成和演出都和音樂有密切美系,在烘托情節氣氛,表達思想情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作品有《俄瑞斯忒瑞》三聯劇《乞援人》《波斯人》《七格攻忒拜》《普羅米修斯》《安提戈涅》《俄底浦斯王》《美狄亞》《特洛伊婦女》等。

古希臘喜劇的基礎是酒神節上慶賀豐收的狂歡歌舞,阿里斯托芬作品以粉刺手段夸張表演和鋒利台詞,揭露社會現象。主要作品有《巴比倫人》《雲》《身》《騎士》《阿卡奈人》。亞里斯多徳將古希臘戲劇的特點歸納於三一律:即時間的一致,地點的一致和表演的一致;和六大元素:分別為情節,角色,思想,語言,音樂,景歡。

戲劇隨著雅典的強盛而逐漸成古希臘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毎年度酒神節的重要內容就是盛大的戲劇比賽,而毎個城邦都建有劇院。

在戲劇發展方面,古希臘是勝於華夏東周時期的。

第九,說下體育競技:

古典時代,還沒有哪個國家民族能無視體育競技的。

然後最聞名的,就是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從公元前776年到被羅馬皇帝禁止,一共舉辦293屆。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由最初的短跑比賽,逐步發展成賽跑賽車賽馬摔跤拳擊擲鐵餅投標槍等眾多項目。各城邦都極重視,且隆重又平等公平,有戰事也得休戰和平,橄欖葉和桂冠賦予獲勝者以極大的榮譽,克洛斯成為奧運會第一位優勝者。

另外古希臘還把這從敬獻奧林匹斯神的活動,發揮衍生到各文化領域,文學音樂繪畫雕刻建築軍事政治等方面,這些使這競技產生許多意義,成為了古希臘文化的顯著標誌。

而華夏文明的東周時期也是體育的發展時期,既有祭禮需要也有求強需要。

官廷貴族有射禮投壺馭御等比賽,下層還有技擊劍道蹴鞠角力捶丸騎術體操投石逾高舉鼎武舞等項目。《吳子》和《六韜》:逾高超遠,三踴於幕庭。

秦國練投石超距,晉魏隼距躍三百曲踴三百,楚國有龍舟競渡並以獵求士選勇,吳越訓深水渡等等。記得有秦武王死於舉重受傷,有楚王子死於撲熊失誤。

古典時代各地都舉國尚武,但就意義影響而言,古希臘的競技運動是略勝於東周列國的。

第十,說下棋弈娛技:

中國可以說是棋弈牌等文體娛樂的發明大國,

可能是因為相對重謀略重數學,所以象棋圍棋五子棋麻將骨牌紙牌多出自中國。

春秋戰國時期在社會廣泛流傳的,除圍棋外的還有六博,彈棋和塞棋等象棋類。

《左傳.襄公》:「弈 者舉棋不定」

《潛確居類書》:「足下燕居,則斗象棋,亦戰國之事也」《楚辭.招魂》:「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說苑》:「燕則斗象棋而 舞鄭女」

這類記載和出土文物有許多,不一一敘述了。

古希臘那時主要是以源古埃及的跳棋為下棋娛樂。

而另是一種叫「德維亞棋」擲骰子走棋的,但是否在那時期的這我也不知道。

所以在棋弈文化上,春秋戰國勝於古希臘這沒什麼爭議。

第十一,說下教育發展:

教育是強國之本,無論是東周華夏還是古希臘,教育發展都很興盛。

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原先就有官學,例如《詩.魯頌.泮水》記載:魯僖公立泮宮,齊國都臨淄西門外創建稷下學宮。

但因為原貴族學校不符合新興地主士階級的要求,春秋戰國時期就進入官學衰廢,私學興起,文化下移的新時期。東周統治階層為鞏固地位而招賢納士,出現養士之風,士階層產生髮展和分化的過程同時也就是私學產生髮展的過程。

《呂氏春秋.離謂》記載鄭國鄧析辦私學講《竹刑》專授訴訟;《列子.仲尼》記有鄭國伯豐子開辦私學;還有魯國少正卯辦私學;而儒墨兩家的私學,是當時的「顯學」。

孔子私學創辦儒家學派的第一所私學,顏淵曾點季路等是最早的學生,逐漸成大規模的教學團體。主張「有教無類」,教育目的是「學而優則仕」,培養從政人才用來彌補世襲制。以六藝作為教育的內容,科目是詩書禮樂,通過辦私學把貴族壟斷的推廣到平民中去。要求學生以禮約己,重視樹立道德信念並予以感情陶冶與意志鍛鍊。孔子私學歷時四十多年,弟子三千人。

孟子私學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教育目的是明人倫,重視人的內在能力培養,主張發揮天性。

荀子私學強調化性起偽,許多經學大師在學術思想上多是源於荀派。荀子私學要求嚴格,因而培育出李斯韓非等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論家。

儒家學派總結教育思想和經驗,撰寫了《學記》 《大學》《中庸》闡述教育作用學制體系和教學原則方法等理論,成為世界上最早的自成體系的教育著作,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理論基礎。

墨家學派,成員多數來自社會下層或直接從事生產勞動,家私學裡生產勞動科技知識等是主要科目。主要有相里氏,相夫氏和鄧陵氏三學派,是有著嚴格紀律的政治團體學派。

道家私學主要有兩派,有以宋紆尹文接予環淵等為代表稷下黃老學派,和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

法家學派,子夏在西河講學弟子三百多人,李悝吳起魏文侯等都是學生,商鞅是李悝的學生。

諸子百家都有師從教學,這就不詳細敘述了。

春秋戰國時期私學發展,教育對象由貴族擴大到平民,教師可隨處課學生可擇師。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有廣泛聯繫,各家相互抗相互補充形成百家爭鳴的盛況。

古希臘則是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主張國家控制教育,都把教育作為一種工具,各城邦教育都帶有階級性,對象限定在統治階級內部。

其教育制度分為兩種類型,以斯巴達為代表的多利亞人城邦教育和以雅典為代表的伊奧尼亞人城邦教育。

斯巴達是國家強制實行統一的軍事制度教育;而雅典則是為國家造就適合需要的公民,即和諧教育概念。

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等,都很重視教育對於維護鞏固奴隸主統治政治的作用,並把教育工作看成是國家政權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雅典教育是指引約束管教,除了培養德育美育體育方面,在智育方面兼顧個性與公民性的雙重要求,並出現了「智者運動」形成廣泛的社會思潮。公民參加社會活動和政治活動的意識逐步增強,由名流創辦的文化學校應運而生,其主要授課內容有文法修辭學邏輯學天文地理等,智者運動中的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亞里士多德將教育劃分為實用教育和靈魂教育,前者以生存目的技術教育,後者則以合理行為為目的德行教育。啟發式教育法是古希臘的思維特徵,蘇格拉底的觀點就是著名的「精神產婆術」。

個人觀點,如兩文明的教學規模和教育結果暫且不論。古希臘的教育多自上而下;而春秋戰國的教育由自上而下,發展成自下而上。在這方面,華夏略勝 即使忽略魯國泮官齊國稷下學官等等。

第十二,說下史紀:

目前中國明確最早記載的紀元是從前841年即共和元年開始的。

春秋戰國雖然不是史學燦爛的時期,但由於各國都設史官多可相互完善。

紀年除了周王年號還有各國年號,以此無論是史載還是出土金文上對算,基本很精準。

史載成冊的有:

《尚書》戰國公文總集,孔子編撰(自堯開始記錄); .《春秋》編年體春秋史,孔子據《魯春秋》修訂(前770年前476年);

《左傳》編年體,左丘明(前722年前453年);

《公羊傳》戰國齊公羊高作,(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

《穀梁春秋》戰國時魯穀梁俶作;《國語》最早國別史著作;

《世本》傳為戰國時趙國史官作;

《國策》傳為戰國時期各國史官或策士輯錄;

另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待考~ ~ ~

目前西方推算出最早紀元是從前776年即奧林匹克競技的開始,

該時期後成為希臘史學的巔峰時期:《希臘波斯戰爭史》,希羅多德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修昔底德作;《遠征記》,色諾芬作;《伯羅尼撒戰爭史》續編,色諾芬作;《回憶蘇格拉底》,色諾芬作。

在歷史記載.上,很明顯還是華夏東周更完善,遠勝於古希臘(如果古希臘把這每幾十年描繪都算是史學的話)。這也是西方史載上最吃虧的。

第十三,說下天文和曆法:

春秋戰國因為有發展農業生產和政治需要,都很重視天文曆法研究。

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精確的天象觀測記載,是世界上最早最全的哈雷慧星記錄和太陽黑子日珥等記錄;並很早發明曆法,有叫陰曆黃曆夏曆農曆等至今然在沿用。

這時期出現了許多天文學家,周室有萇弘,魯國有梓慎,晉國有卜偃,鄭國有擺灶,宋國有子韋,齊國有甘德,楚國有唐昧,趙國有尹皋,魏國有石申夫,皆掌天文,各論圖驗。

甘德是木衛二的最早發現者,所著的《天文星占》8卷是世界最早的恆星表,《歲星經》建立行星會合周期的推算法(甘氏歲星法即甘氏四七法),還提及日食月食是天體相互掩食的現象。

石申夫著有《渾天圖》一卷《天文占》八卷和《石氏星經簿贊》一卷,對四分曆歲星紀年行星運動天象觀測和占星理論等方面都做了重要貢獻,還是黃赤交角數據的最早測定者,最早發現日冕,最早彗星分類。

後人將他們的著作合稱為《甘石星經》。

古希臘在天文學.上也成績巨大,理論體系很完整,柏拉圖學派,提出同心球宇宙構思;泰利都學派,阿那克西曼德繪製世界.上第一張全地圖,晚於中國是西方最早使用日晷的,並把球體概念首次引入天文領域(中國稱天圓地方說)。

愛奧尼亞學派,泰勒斯對太陽直徑進行了測量計算,還.預測過一次日食。

亞歷山大學派,阿里斯塔克是首位提倡日心說,傳有提及太陽月球體積和接地距離的論著。

埃拉托色尼測出地球周長直徑,通過觀察太陽高度測量黃道傾角。

阿里斯提爾和提莫恰里斯晚於中國甘石也編制過星表。

還有希帕庫斯和著名的托勒密,因為同賈逵和張衡等等同期,所以不在此列了。

曆法是天文學的分支學科,天文曆法是我國四大發達的自然學科之一,在十六世紀前一直是領先的。

第十四,說下數學:

中國數學起源早期生產活動為古代六藝之一,十位數進位是中國對世界數學做的偉大貢獻。

春秋戰國時代由於戰爭和生產的需要,修建軍事和水利工程涉及大量幾何知識,包括立體幾何的體積計算,早具備規矩準繩等作圖和測量工具,算籌算版等計算工具已經很普遍。東周文獻中已有乘法口訣「九九表」並在湖南秦墓出土。

《老子》載有把數看做是萬物的本源。

墨子的墨家邏輯標誌著作就是《墨經》,所討論的「形學」就是數學理論研究幾何概念最初嘗試體現,包括《經上》《經說上》《經下》《經說下》四篇,對光學力學邏輯學和幾.何學等方面的問題都試圖從理論上進行探討.具備平行線直線三點共線等幾何定義,並有了圓心等距點成圓的定義,還有正方形或矩形的定義和關於點線面體的說明以及關係。邏輯以「類」為推理的核心概念,以「類以合類」為基本方法.論基礎,以「推類」為主導推理範式。墨家學派是東方邏輯學的奠基人,但沒有形成形式邏輯的演繹系統.

受到墨家及諸子各家的思想方法影響,湖北出土《等數書》的「合分術」也是由假說出發,然後邏輯推導、實際驗證的推類邏輯方法。

《許商算術》《杜忠算術》以失傳,依其彙編的《周髀》記載了勾股定理和開平方法,並用於天文觀測和計算。當時已把推類方法抽象化和格式化.既有理論假設又有實際操作和數學處理,其言數之理,言無之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特別是在言之成理的邏輯形式中,已具有演繹推理的發達形態。

「盈不足」給出兩次假設算法在中世紀歐洲稱為「雙設法」;代數主要有一次方程組解法,開平方,開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引入了負數及其加減法運算法則,直到現在的線性方程組解法仍在講授。

數學在古希臘古被視為哲學起點,產生眾多偉大數學家發展出數學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從泰勒斯發展初等幾何學奠定基礎開始,在雅典時期主要有畢達哥拉斯,也像老子一樣提倡數為萬物之源說,並是希臘最先證明勾股定理和發現無理數根號2.

古希臘數學最高成就體現在馬其頓時期的歐幾里得不朽著作《幾何原本》13卷,雖然其原稿失傳但在MSL大學的西翁修訂本得以流傳,後世有所增補共有15卷。該書把前人的數學成果用公理化方法加以系統的整理和總結,即從若千個簡單的公理出發,以嚴密的演繹邏輯推導出467個定理,從而把初等幾何學知識構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幾何原本》為古希臘科學和後世西方學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示範作用,至今依然被一代代學子們學習著。其影響超過了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各版本之多僅次於《聖經》。

阿基米德研究出求球面積體積、弓形面積以及拋物線螺線所圍面積的方法。還用圓錐曲線的方法解了一元二次方程。

據說伊拉托瑟尼也算出了地球子午線的長度。

還有阿波羅尼所著《圓錐曲線》也是一部傑出的數學著作。用平面截圓錐體而得到各種二次曲線,橢圓、拋物線、雙曲線是由他命名的。隨著《圓錐曲線學》出版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從此古希臘數學進入了黑暗時期。

後期不計的還有希帕卡斯匯集希臘幾何學成就所編制的正弦表,和承先秦數學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形成的世界科學名著《九章算術》。

中國和古希臘的數學成都輝煌,既有系統理論又有豐碩成果。中國強於應用和持續發展,古希臘強於理論和體系引導。總的來說也難分仲伯,就像比較幾何和代數哪個更難解一樣。因為就該時期限定範圍里的複雜體系創新理論而言,古希臘略勝。

第十五,說下醫學:

傳統醫學是指在現代醫學之前,已經獨立發展起來的多種醫療知識體系。世界衛生組織對此的定義是:利用基於植物、動物、礦物的藥物、精神療法、肢體療法,和實踐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方法來進行治療、診斷和防止疾病或者維持健康的醫學。

古巴比倫中國古印度古希臘等文明古國都有自己傳統醫學。

中國傳統醫學在理論上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周禮》載有醫學已分獸醫食醫疾醫和瘍醫的分科,複方產生於戰國早中期。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有專職醫生,比如醫緩,醫和,長桑君,子陽、子豹、子越等等,最有名的當屬扁鵲秦越子。史記戰國策漢書藝文志里都載扁鵲的傳記和病案,並推崇為最早應用脈診於臨床的脈診理論,其「四診法」望聞問切,能熟練運用針刺法熱熨法和服湯藥法等綜合治療方法。還分類為帶下醫(婦科)耳目痹醫(五官科)小兒醫等等,還精於外科手術應用藥物麻醉進行手術。有著作《內經》和《外經》,但均已失佚。並有信醫不信巫的戒律。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理論典籍,編於戰國時期,總結了前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是我國現存成書最早的醫學典籍,也是最早的養生寶典,還是最早的生命百科全書,是研究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的各9卷,還收載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種中成藥,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

《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為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一次系統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秦漢時期,現行本為歷代本草書中集輯。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上中下三品。並對各味藥的產地性質採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詳細記載,對藥物配合應用以及製劑都做了概述,更可貴的是通過大量治療實踐發現許多特效藥物,都以現代科學分析方法得到了證實。

帛書《五十二病方》以疾病均作為篇目標題,與後世醫書體例相同。所載多為外科病,其次為內科疾病,還有少量婦兒科疾病。書中除外用內服法外,尚有灸砭熨薰等多種外治法。並有漢初墓帛書文物出土。

《黃帝八十一難經》3卷原題託名秦越人撰,內容包括 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總結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

該時期人體解剖學,是用解剖學發現做非解剖解釋,還用非解剖的概念比附於解剖。主要對臟腑解剖,為藏象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對中醫理論的形成和臨床實踐起了指導作用。以「八尺之士其死可剖而量之」的方法,相比希伯克拉底的藉助動物解剖推知人體,更直觀可信切合實際。

古希臘傳統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是四元素論: 一切物體都由火風水土四元素組成,元素平衡就是健康,呵呵這和中國五行說有類似。有說是紀恩培多克勒提出的,也有說是畢達哥拉斯提出的。

古希臘的醫療方式多採取放血法。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醫學的代表人物,被譽為西方醫學之父。以其名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著作是醫學界都應閱讀思考的必備書,也是研究古希臘傳統醫學的重要典籍。其「四體液理論」是一種病理學說,也是氣質體質理論,其珍貴不在於那些治療技術心得,而在於關於生命的思考。可能是受印度波斯的三體液論影響,其提出體液學說是認為人體由血液粘液黃膽黑膽四種體液組成,這體液的配合差別導致人體質差別。認為醫師所醫治的不是病而是人,主張注意病人的個性特徵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影響。重視衛生飲食療法,重視藥物治療,尤其注意對症治療和預後,他對骨骼關節肌肉等也很有研究。

古希臘傳統醫學分為庫尼多斯派及科斯派。庫尼多斯派重診斷,但建基於眾多對人體錯誤假設.上而無法判斷,而科斯派即希波克拉底派則以普通診斷法及被動療法診症,因重視照顧病人及預後而非診斷,故也能有效地治療疾病及改進臨床實習成效。體液學說等現在悉已證誤,也因其消極治療法倍受批評,以至有稱希氏療法為「將亡的沉思」。但希波克拉底的醫道規範,被後世界醫協大會用為國際醫務人員道德規範,世界醫學會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礎上,制定了《日內瓦宣言》作為醫生的道德規範。

馬其頓時期的希羅菲盧斯注意到解剖學,但因為希臘視人體解剖為禁忌,故妨礙了對解剖學生理學的發展。

春秋戰國和古希臘都開始放棄迷信探尋真理,後期還有張仲景和蓋倫等醫學家,但因時期限制就不敘述了。隨著國際現代醫學的發展,古希臘古羅馬等各自的傳統醫學都已幾.乎消亡,然而中國傳統醫學以其特色仍具生命力存在著系統傳承。

春秋戰國時的中國傳統醫學,相對古希臘傳統醫學而言,華夏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十六,說下物理髮現: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也是人類活動的需要。仔細看下,春秋戰國和古希臘在這方面的發現發展還是很相似的。

中國有最早的時空觀,《管子.宙合》篇把時間稱為宙,空間稱為合。墨家把空間稱為宇,把時間稱為久。

在物質觀上墨子認為物質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端」組成的。而戰國的惠施是物質無限可分論的最旱提出者。

《考工記》載有的力學知識有關於慣性,滾動摩擦,論箭的空氣動力,有關力的測量,斜面受力分析等的科學知識。

後史載公輸般利用空氣動力學發明了飛鳶,還有其他許多實用型發明我打算留到製造業再說。

《墨經》對力學現象進行概括並進行推理論證,關於時空觀念運動學知識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論述,以及斜面、滑輪及其應用等等,例如關於槓桿理論的探討說明。

《墨經》經下光學八條最為系統,其內容涉及影子生成的道理,本影和半影,由物體與光源的相對位置確定影子的大小,光的直線傳播實驗,光的反射性和平面鏡成像,凹面鏡成像,凸面鏡成像,小孔成像等,比古希臘歐幾里德《反射光學》要早。這是我國最早的光學著作,也是世界古代科技史上難得的各較全面的光學著作。

後史載,公輸般利用空氣動力學發明了飛鳶,還有其他許多實用型發明我打算留到製造業再說。

《樂律說》載周朝就制定了有科學根據的樂律,即各音之間有頻率的簡單整數比關係有一定的音程,是物理聲學史重要組成部分。《墨子.備穴篇》記述利用空氣柱的共鳴作偵聽。《莊子.徐無鬼》發現基音共振現象能夠用「音律同矣」來解釋。

中國發現磁石很早的,《管子》《鬼谷子》《呂氏春秋》載有磁現象和靜電現象。《韓非子.有度篇》有司南以端朝夕的記載,就是後來指南針發明。戰國時期以磁體指南性指向的叫司南,秦國用磁石建造宮門以查藏利。

還有利用浮力稱量的記載,燕昭王令衡官水官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鈞。

中國在用漏壺刻漏計時,比古希臘水鍾更早,並以日影測法校正,存世最早的在漢初茂陵有出土。

古希臘的留基伯,認為萬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質組成的,和墨子的「端」說一樣。

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如孔子的逝者如斯夫。

愛奧里亞學派的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而原子論者認為熱感是物質流引起,認為火是最輕和光滑的原子。

泰勒斯敘述活鐵礦有吸鐵能力,蘇格拉底描述過磁化現象。泰利斯還敘述過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輕物體,這比中國的玳瑁吸和琥珀拾芥記載要早。

畢達哥拉斯學派對聲和音階的研究使他們指出了各個音程之間的算術關係。

亞里士多德認為熱是先於物質元素的基原性質,還提出過光折射問題,並認識到聲音由空氣運動產生,並發現管長一倍,振動周期長一倍的規律。

阿基米德厲害,發明水螺旋推進,投石器等機械,並確立了槓桿定律,其著作《論浮體》確定流體靜力學的浮力定律,還提出過斜面滑輪等力學的規律。

柏拉圖學派已認識到光的直線傳播和光反射時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歐幾里德在《反射光學》中研究了反射現象,並把這個定律用於平面鏡和球面鏡的成像上,發現了凹面鏡的聚焦作用,並假定其焦點在球心或球心與鏡面之間。

泰西比烏斯發明了水鍾,和中國早期銅壺滴漏有一拼, .還發明了床弩等(留著以後論軍事再說)。

在物理髮現發明上,墨子和阿基米德,魯班和泰西比烏斯都是領頭的。但就比較而言,也是我遇上爭議最大的一項,目前暫保守的認為春秋戰國和古希臘,在物理髮現發明上半斤八兩。

第十七,說下奇蹟傳說和存世遺址:

這個春秋戰國和古希臘也都是很誇張的,看來得分兩樓來分別敘述了。

共同點是城市遺址都多,區別是古希臘盛產大理石,那些祭廟多現存有石柱,以雕刻見長;

春秋戰國多是官殿陵墓城牆,現多存城牆陵墓,以規模見長。

古希臘的奇蹟傳說和存世遺址有:奧林匹亞宙斯巨像,建於約公元前470年以後,位於希臘西岸奧林匹亞城。整座神像主體為木製外貼象牙黃金,該底座寬6米,高1米,神像則約高13米,相等於四層高的現代樓宇。出自旅行家沙尼亞斯巴的《希臘遊記》。

阿耳忒彌斯神廟,建造時間公元前550年,位於土耳其西海岸的埃斐索斯,由底亞王國克羅伊斯支持由築師車西夫若恩設計所建,以大理石為基礎上覆木製屋頂,最大的特色是內部有兩排,有106 根立柱每根大約40至60英尺高,底座面積大約有200乘400 英尺。原廟毀於公元前356年的大火。

亞歷山大燈塔,建於公元前280年,位於亞歷山大城附近法羅斯島防波堤南端,由埃及法老托勒密二世所建。燈塔高達120米,分4層。第一層是方形高69米;第二層為八角形牆高38米;第三層是圓堡;第四層塔頂有火盆日夜不熄,後有花崗石反光。塔內共有房間近300間。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築,石縫之間用熔化的鋁彌合。塔基則用能耐海水腐蝕的玻璃塊填實。公元14世紀毀於大地震。

摩索拉斯基陵墓,建於約公元前353年,位於現土耳其西南地區,這白色大理石陵墓是為摩索拉斯修建。整座建築高約45米高,底座上部呈階梯形的金字塔狀。毀於公元三世紀的地震中。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建造於公元前4世紀晚期或2世紀早期,位於愛琴海羅.德港。

羅德島人擊敗馬其頓慶祝勝利,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建一座太陽神赫利俄斯鑄像。傳說建造了12年,像高大約33米,完工半個世紀後毀於地震中。

迪奧古城遺址,希臘奧林匹亞山迪奧古城發現一段馬其頓時期大規模防禦工事的城牆遺蹟,總長度約3公里。據專家考證這很可能是馬其頓國王卡山德在公元前4世紀建造的。

德爾斐考古遺址,位於雅典西北方帕爾納索斯山麓,阿波羅神廟始建於前7世紀,神廟區還有露天劇場和聖兩旁的禮物庫祭壇紀念碑柱廊等。

埃皮達魯斯遺址,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小山谷里,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建於公元前420年是多立斯列柱式結構,長約80英尺。在神廟西邊,有兩處連成一列長232英尺的東西迴廊,其東首柱廊上發現有神跡治病的書板,附近有個圓形迷宮。

奧林匹亞遺址,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山谷,有著名的宙斯神殿赫拉神殿競技場等2 0餘處建築遺址。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5 7年,神殿長6 4米,寬約2 8米,高約2 0米,由大理石座、石柱和山牆三部分組成。赫拉神殿建於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奧林匹亞競技場至今仍保持原貌。競技場入口處有石砌找形長廊,場內觀眾看台和貴賓席依克尼斯山麓而建。全場可容納4萬觀眾,競技場內東西兩端各有一條石灰岩砌成的起路線。

提洛島考古遺址,面積3.43平方公里,該島曾為希臘各城邦同盟的總部和財庫所在地,古代愛琴海的宗教政治及商業中心。已發掘的古蹟有阿波羅神像殘骸9尊大理石獅月神廟酒神廟愛神廟阿波羅宗教城圓形劇場古體育場等遺蹟。

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於希臘北部的韋爾吉納鎮,被視為古馬其頓首都艾加伊城遺址。遺址中發現有墓葬群的馬其頓國王墓,整個遺蹟有300多個墳墓保存一些文物以及墓壁畫。發掘出王宮和劇院據考證建於公元前4世紀。

雅典衛城帕提農神廟,坐落在雅典城中央一個不大的山岡上,山岡高70米麵積約4平方公里大致平坦,從公元前800年開始興建神廟等祭祀用建築物,成為雅典宗教活動中心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現存的主要建築有衛城山門,帕提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勝利神廟等。修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帕提農神廟是衛城中的主要建築物,由白色大理石砌成覆蓋木頂,神殿外圍的多立克柱式被譽典範,用雕刻和.浮雕裝飾。供奉雅典娜的大廟帕提農從前在山頂中央,重建時移到南邊,人工墊高它的地坪。

武靈叢台,相傳始建於公元前325年,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發生地,因有許多亭台建築連接壘列成而得名,是古城邯鄲的象徵,《漢書》顏師古釋文「連接非一故名叢台」。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觀賞賦詩,古人曾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描繪叢台的壯觀。現主要是明代修復態,目前已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公園等稱號。

十二金人,前221年秦始皇收繳天下兵器以聚,銷以為鍾鏽金人十二,重各千石有長五丈足履六尺,立於殿前。據考古推測是用地坑造型法鑄造泉注式澆鑄,估算最小的重30噸以上,大的則在87噸以上,高度約從8米到13米。《史記》《漢書五行志》《三鋪舊事》《長安志》《三國志?魏志》《關中記》《過秦論》等都有敘述,記載後為董卓破銅鑄錢亦毀。

秦鴻台,建於公元前220年,鴻台百層干雲參差,高四十丈,上起觀宇,帝嘗射鴻於台上,號鴻台。《三輔黃圖》《漢書》《七舉》《藝文類聚》都記載。

章華台潛江龍灣遺址,又名章華官,楚靈王在公元前535年主持修建的離宮,舉國營之數年乃成,被譽為當時天下第一台。史載台高10丈基廣15丈,曲欄拾級而上因中途需休息故又稱「三休台」,亦稱「細腰宮」。《左傳》《國語》《韓非子》《史記》《漢書》《後漢書》《水經注》等文獻中均有記載。湖北潛江龍灣發掘出一地下遺址,有學者考證其遺址即楚章華台遺址。

咸陽宮遺址,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咸陽開始營建宮室,至秦昭王時建成,後又經擴建為執政聽事所在,為防刺客藏兵而用磁石為門。經考古勘查該官保存有十多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是一座以多層夯土高台為基礎憑台重疊高起的樓閣建築,史載秦每征服一國即圖繪其官殿在京都仿造重建,在渭水北岸建成了宮室145處官殿270座。據研究推測,咸陽官西至阿房宮再至終南山門闕東直至極廟,途中都架閣道如空中走廊整體連接,並且整體是按照星象規劃的。後被項羽夷為廢墟。

獅子崗遺址,位於廣東鶴山桃源旺田村山崗,遺址南北走向長280米東西寬約60米。經考古人員現場調查獲得文物器物鑑定,為春秋戰國遺址目前保護尚好。

安陽城遺址,為春秋時代的安陽城,《修武縣誌》載:春秋南陽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又名安陽城。現僅東牆部分較明顯殘存100餘米殘高2米。

雍城遺址,位於鳳翔縣城南雍水以北,是春秋至戰國中期秦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史記?秦本紀》也有記載。雍城築城垣建宮殿,獻公東遷後秦王列祖列宗陵寢及秦人宗廟仍在此地,許多重要祀典還在雍舉行。對雍城遺址進行大規模調查鑽探和發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制規模以及城內的三大宮殿區和城郊宮殿等建築遺址,還有城南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公陵園和小型墓葬區。雍城城垣呈不規則的方形東西長3300米南北寬3200米麵積約10平方公里。馬家莊遺址位於雍城中南是保存較好的春秋中晚期大型宮殿宗廟區,鐵溝高王寺宮殿區位於雍城北部,還有鳳尾村遺址和高王寺銅器窖藏出土有鼎鑲嵌射宴壺盤等十餘件中原和吳楚等國銅器。三大宮殿區內發現有大量陶器有盆罐缸瓮鬲缽豆盂繩紋水管道井圈板瓦簡瓦以及雲紋葵紋瓦當等。雍城郊外還發現有秦人宮殿和其他遺址。蘄年官是秦代著名的宮殿王政曾行加冕禮於此,出土有蘄年宮當和文字瓦當。城關北街有秦國手工業作坊遺址,有青銅窖藏出土28 件青銅器。秦公陵園在雍城西南的三疇原,發現44座各型大墓包括圓形陪葬坑,陵區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寬近3公里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陵區的西南北側均發現有寬2至7米深2至6米的城壕作為其防護屏障,44座大墓根據其形制可分為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刀把形目字形和圓形六個類型,墓共分屬13個陵園周圍設有中隍和內隍,其中秦景公墓為中字形積炭墓室長60米寬38米深24米共殉葬186人。

壽春城遺址,位於安徽省壽縣城關壽春鎮城南九龍鄉境內,作為楚國最後都城有豐富的楚文化遺存。遺址布局方整規矩總面積26平方公里,城東西北三面臨水南有小城。城內呈矩形分成15個區域,每一區域內系統規劃有水道。這種城市布局與同時期列國都城相比可謂別具一格。發掘的重要墓葬有楚幽王.墓、蔡侯墓等,其中楚幽王墓是目前中國發掘的楚墓中規模最大年代確切文物最多的侯王墓葬,出土文物4千餘件其中青銅器千餘件。

代王城遺址,位於河北省蔚縣城東代王城鎮為春秋遺址。古城址平面呈橢圓形,東西寬3400米南北長2200米周長9265米,城垣高3到12米在南牆有馬面11個,9座城門尚依稀可辨。在城內東南部為宮殿區發現大型夯土台基。

巨戈莊戰國遺址,巨戈莊戰國遺址位於在齊燕交界東岑子一帶,方圓十里就發現九處遺址,出土燕國明刀幣和兵器戈青銅劍銅鏃磚瓦陶罐等。在巨戈莊村東緊靠洪泥河東岸當地俗稱大棘墳小棘墳,經天津市文物考古管理等調查發現,古遺址出土的文物有西周戰國漢代唐宋遺物等,為中原系統文化在燕山地區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軍事防禦而修築烽火台再用城牆連接形成最早的長城。

楚長城遺址,根據文獻記載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公元前576年楚盛周衰,楚莊王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號此城為萬城或作方字。壘石以固的楚方城是向北連綿構成三面頗為複雜的完整綜合性防禦工程。從魯山縣開始東至泌水西達比陽界南北連聯數百里號為方城,酈縣有故城未詳里數號為長城。相去六百里其南召段是線路最長關城最多作用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左傳》《括地誌》《漢書.地理志》《水經注.汝水》《水經注》《沅水》都有詳細記載。

齊長城遺址,西起黃河河畔東至黃海海濱依山勢而築,迤邐山東十三縣長達千餘里,是該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蹟保護較多的一處。

趙長城遺址 ,《史記趙世家》有載公元前333年趙肅侯開始在南北邊境漳水和滏水之間修築,在今河北磁縣和包頭一帶至今尚在。北列西起高闕沿陰山南麓經五原固陽縣至呼和浩特大青山北麓:南列西起烏拉特前旗黃河東岸傍大青山南麓逶迤東去經包頭呼和浩特卓資北境向南折入察右前旗。

燕長城遺址,有燕北長城和燕南易水長城,以防胡和秦趙。據《史記?張儀列傳》《水經注寇水》《元和郡縣誌》《大清一編印志》等記載,易水長城又名燕南長城位置大致在今河北省易縣的西南向東南經定興徐水安新文安任邱到達於文安縣東南,長約五百餘里。《史記?匈奴列傳》說燕北長城即是位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在燕王喜公元前254年最後完工,在內蒙古境內有赤北長城赤南長城和老虎山長城,老虎山現存長度十餘里在敖漢旗的保存較好。存世遺蹟境內段長約125公里,北溯20公里,其土築的可見隱約一道黑土帶,而均用自然大石築的至今城牆仍未完全倒塌。

魏長城遺址,魏國在公元前358 年魏惠王開始在黃河以西修築長城,《水經注》述起於陝西華山北麓經韓境沿山西北上,穿過黃土高原進入准格爾馬柵黑岱溝十二連城等地,終點在包頭固陽,是秦國魏國的分界線,於前351年築成次年又擴建。其殘垣在華陰市有八處分布約十餘里,華山朝元洞西有遺址,紅岩城南河灣西關等地都有殘垣其中城南村東段殘垣高七米最寬處九米並留堡寨和烽火台遺蹟,在准格爾旗到包頭之間也發現固陽塞。

韓長城遺址,遺址位於滎陽與新密市交界處,約建於公元前356年,史記注集解徐廣日滎陽卷縣有長城經陽武到密。現存長城遺址自滎陽崔廟王宗店草廟起向南經饅頭山香山頂進入新密市尖山鄉樓院村到米村鄉茶庵,長約4000米,寬約3米,高度1至3米不等,綿片石壘砌。

中山長城遺址,中山國於公元前374年修築長城,起訖地點無史載,推斷在河北與山西的交界處。其總長89公里,主要呈現南北走向,其結構為石砌和土石混砌,城牆橫截面呈梯形。在山西平定和河北井陘交界一帶分布的石砌城牆,考證為中山國所修,比秦長城還早二百多年。

中山王陵遺址,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建於公元前4世紀。王陵區共3處,分布於古城的西部西北部,現發掘兩座大型陵墓。兩墓地面均有夯築的巨大封土堆,東西寬92米,南北長110米,高約15米,陵墓上還建築有供祭祀用的墓上建築。陵墓的兩側各有2座陪葬墓,封土前有對稱排列的車馬坑、船坑和雜殉葬坑。陵內墓室為中字形,中間為方形的槨室。中山王陵共出土隨葬品19000餘件。

秦始皇陵墓和兵馬俑,《史記》《呂氏春秋》《漢舊儀》《漢書》《水經注》等等均有詳細記載,公元前246年始營建位於臨潼縣城東驪山,由李斯主持規劃章邯監工,時征70萬人工期達38年而成。陵園總面積為56平方公里,陵封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高大的封家與驪山一體。陵園仿照秦都咸陽布局大體呈回字形,周圍築有內外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 米,內外城廓有高8到10米城牆。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有10座城門,東西兩側還並列4座建築遺存。當年那長達20華里的內外城垣已殘缺,現看到的是內城西城牆。據史載始皇陵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封土呈四方錐形形成三級階梯,底部近似方型面積約25萬平方米,有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等排水設施為防河流沖刷還將原流改向。內外城間有葬馬坑陶俑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外人殉坑馬廄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墓室,已出土墓坑有400多座。冢高55米周長2000米,以遙感高光譜遙感物理探測技術考古勘探墓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有大規模宮殿樓閣建築,地宮四周有4米厚宮牆宮牆高度約30米十分壯觀,以磚包砌土牆內側還有石質牆,並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兵馬俑坑是位於陵園東側東1.5公里,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現已發掘3座,有陶俑陶馬8000 多件,戰車百乘以及4萬多件青銅兵器出土。另還有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這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其實有長城和秦陵,其他的也就是陪襯,至於其他記載如魏文台韓鴻台宮楚蘭台宮等,還有其他諸侯國的都城遺址和陵墓等也無需再提了。

以傳說對史載,以神像對青銅像,以祭祀遺址對陵墓遺址,以石柱對城牆,以雕像對兵馬俑,以高度對高度,以長度對長度。

個人感覺,還是華夏東周文明略占上風。

第十八,說下水利工程: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水利工程建設活躍,湧現出了孫叔敖鄭國李冰史祿等大批優秀的水利技術人才,以其規模大成效顯著設計合理技術先進,在我國水利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並澤被後世至今仍在發揮著社會經濟效益。《論語.泰伯》《國語.周語下》《周禮.職方氏》《詩.小雅.黍苗》《史記.河渠書》,《管子.度地》《淮南子》《水經注》等都有大量明確記載。

巢肥運河(楚國),楚莊王因問鼎中原而命孫叔敖開鑿,和荊漢運河一起是史載記錄最早的中國運河

荊漢運河(楚國),又稱揚水和子胥瀆,楚莊王時激沮水作渠溝通江漢,後楚靈王時自章華台開瀆北通揚水以利漕運,後伍子胥率吳師疏浚此運道以入。

期思雩婁灌區(楚國),後稱百里不求天灌區,是楚莊王命孫叔敖主持興建在史河開鑿引清河和堪河形成干支式的灌溉體系,是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芍陂(楚國),後稱安豐塘,由孫叔敖或子思所建,引淠入白芍亭東成湖,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現代經整治灌溉面積四萬多公頃,是我國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

古江南河(吳國),闔閭時期在太湖地區開鑿水出吳都平門西北行穿巢湖過梅亭入楊湖出漁浦入長江而抵廣陵。

百尺瀆(吳國),以都南開鑿會古錢塘江以運送糧秣,和古江南河一起是江南運河的前身。

菏水(吳國),又名深溝,夫差時期于山東定陶開深溝引菏澤水東南流入於泗水,使原來互不相通的江淮河濟四瀆得以貫通。

邗溝(吳國),又名渠水韓江中瀆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夫差北上爭霸築邗城開通,南起揚州南北至淮安北。

漳水十二渠(魏國),又名西門豹渠,由西門豹治鄴修築十二個渠首引水,是多首制引水工程的創始,有引灌洗鹼泄洪作用還易於清淤修護,反映出當時農田灌溉事業的進步。

鴻溝水系(魏國),用了20多年的時間建成了溝通黃河淮河兩大流域的鴻溝水系。

鄭國渠(秦國),現稱涇惠渠,十多年的工程建設,流經今涇陽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白水等地,乾渠橫跨冶峪水清峪水濁峪水漆沮水最終流入洛水,無壩取水全部自流灌溉幾萬頃土,足見其設計之精妙。

都江堰(秦國),由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使用至今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靈渠,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這個逾期了不算。

古希臘文明的灌溉農業不甚發達,在水利工程上未能晉級。無對比資格,忽略~

第十九項,說下農業種植和畜牧業:

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主要有西亞,中南美洲,東亞的中國。中國以北方粟黍南方水稻為主,最早飼養六畜馬牛羊豬狗雞,還有獨特的種桑養蠶;西亞以小麥大麥為主,最早飼養綿羊山羊;中南美洲以馬鈴薯玉米為主,飼養羊駝。因而中國農業是獨立起源自成體系的。

中國是典型的農耕文明以農立國,各政權都努力督促組織制定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和重農抑商的基本經濟政策。相對的成熟技術和完備管理是中國古代經濟特徵,為農業發展創造條件。春秋時期原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井田制開始瓦解,戰國時期被廢除,商鞅變法標誌著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確立。歷代統治者都重視水利的興修(在1100樓前第18項有敘述),馬克思認為中國政府權威之所以如此大就是因為早期農業修建水利工程需要統一的中央政權的需要。還表現在如齊國管仲改革生產,秦國獎勵耕戰,楚吳越等對南方耕地的開發。

戰國時期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派別的學術流派是農家又稱農家流,主張勸耕桑以足衣食,《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農家著作有《神農》20篇,《野老》17篇,《宰氏》17篇,《董安國》17篇,《尹都尉》17篇,《趙氏》17篇等等,雖已佚但其思想活動散見在諸子的著述中。《管子?地員》《呂氏春秋》《荀子》《孟子.滕文公上》對載有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農家代表人物有楚國許行,而使陳相陳辛兄弟棄儒學農。

春秋戰國是社會變革和科技文化大發展時期,已有鐵鋤鐵鏟鐵鍬臿鏜鐮耒耜犁等農具,還普遍使用桔槔來灌溉農田,並使用耕畜牽引的耕犁。鐵犁牛耕成為傳統的耕作方式,鐵器和蓄力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鐵器傳到珠江流域,牛耕馬耕在長江流域廣泛使用。

起源於中國的農作物有粟稷水稻蕎麥;有大豆毛黃豆白菜蘿蔔;有桃杏李梨柑桔荔枝等;還有獨特的養蠶種桑繅絲。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華南還可能是種植薯芋類塊根塊莖作物的開始。

畜牧品種資源豐富,西戎北狄不說,單說華夏列國就有最早飼養豬雞鴨馬,最早用雜交方法培育騾。《詩經.周南.漢廣》《韓非子.外儲篇》《淮南子.修務訓》都有馴養馬的記載,還有發明蹄鐵和裝削技術。《史記日者列傳》記載豬的選育,利用微生物用粗飼料堆制發酵飼料,現今世界許多著名豬種幾乎都含有中國培育的結果。戰國時期還開始養鴨養鵝,發明掌握人工孵化,肥育技術,人工止卵和強制換羽的技術。在相畜學說方面,有衛國寧戚著《相牛經》,有《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篇》,趙國王良和九方皋的相馬流派,最有名是伯樂的《相馬經》奠定了我國相畜學的基礎。《周易》《禮記》都有記載閹割術發明這項畜牧科技發展史上的大事,《周禮.夏官》有「頒馬攻特」說是最早的馬閹割術記載,並載有針灸治療等獸醫學的獨特體系。哥本哈根農牧學院埃爾文斯教授認為:「中國高度文明在很多方面走在歐洲文化的前頭,其獸醫器械的發現,說明中國獸醫器械的製造對歐洲同類器械製造的影響是深遠的。

傳統農業的成就是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改進,精耕細作的生產經驗,荒地開墾土地農田面積大量增加,,政府收入增多構成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國家的經濟基礎,高糧生產維持發展大量人口基數,新品種引進並推廣,農產品商品化的密集型經濟,形成特色經濟區域。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礎上,在其發展過程中基於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傳統的差異,經過分化和重組,逐步形成農業類型的多元交匯。

相比較中國的農耕文明和自然環境的富足,使社會也更傾向一種平安的治理方式。

古希臘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農耕發展受其自然地理限制,地中海氣候和地貌條件形成獨特的地中海式農業地域類型。該時期希臘的鐵制農具也已使用,荷馬史詩還提及過業已懂得施肥和人工灌溉。

古希臘的農業以小園藝種植業為主體,做為基本經濟的農業只在不多的區域才能發展。《早期西方文明史札記》敘述著其主要種植小麥大麥玉米水稻和高粱等糧食作物,但只靠自身產出的種類和數量都很有限的農業作物,是無法自給自足的。

在這種糧食產量不足的農業特徵下,使牧業手工業和農業加工業能夠很好的發展。肉類和乳類成為當地人們的主要營養來源,畜牧業和農業並舉在生產中所占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希臘所飼養的有牛驢和綿羊山羊,市場還以牡牛來做為計算價格。

園圃種植業的生產也很發達,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草葡萄橄欖無花果柑橘和蔬菜等,主要有橄欖栽培和葡萄釀酒,另外還有梨子石榴蘋果等,種植經濟作物比較多主要用於出口。

奴隸制城邦興旺時期始大量進口穀物,如那時雅典的糧食基本要進口,自己只以種植油橄欖和葡萄加工成橄欖油和葡萄酒大宗出口以換取糧食。所以古希臘必須靠對外貿易來,大量生產適合自己地區生產的商品(或者是經濟農作物,手工產品或者奴隸)對外進行商品交換。古希臘的農耕商業漁獵畜牧搶劫是合法也合平道德的五種經濟生產方式。

希臘農業種植業始終依賴商業且從來沒有取得在中國文明中那樣的統治地位。

那時中國生產就是密集型,希臘是開放型的呵呵。對照在農業種植業畜牧業這項,無論是規模還是深度,春秋戰國都遠勝於同期古希臘。

從文人原創性和社會化來講,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輝煌的年代,也是文人成為智者的時代。這個時代中國文人們的成就,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同時代的古希臘、羅馬時代。

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西方出現了一堆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文人智者,佼佼者如:有社會政治原創大師地位的蘇格拉底、有原始科學精神的領袖亞里士多德、有哲學社會學浪漫大師的柏拉圖但中國就更多了諸子百家爭相表達:深不可測的人生和社會之道的表達者老子、開創東方科學哲學先河的黃帝內經、絢麗燦爛的自然生活生態哲學家莊子、空前絕後的社會學大師孔子、君權統治之道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西方人津津樂道的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比韓非子晚了一千多年)、身殘志堅的軍事學大師孫子(能與孫子齊名的西方人是德國的克勞塞維茨,整整比我們孫大師晚生二千年)、驚天地泣鬼神的問題大師屈原(居然一口氣在《天問》中,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而吾將上下而求索至今還是照耀年輕人成長前進的明燈)、具有實用科學精神的鄭國李冰父子,更有甚者,諸子百家的子弟兵商鞅和李斯這兩個二流文人,一手在制度和操作.上製造了虎狼之師的秦帝國和始皇帝並統一了中國。可以說: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真是世界史 上文人風華正茂、充分表達、大家輩出的燦爛時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