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 | 追劇嗎?京劇里的「連續劇」,看點大不同

老城博物館 發佈 2020-01-08T18:36:52+00:00

作為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京劇在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都占有代表性地位京劇的發展歷史雖然不長但隨著人民的喜愛京劇也誕生了全新的「相貌」近代天津有一句話:不到勸業場,枉到天津衛。現位於和平區的勸業場,是天津商業繁華的一座標杆。在勸業場中,還有一座名叫天華景的戲院。

作為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

京劇在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都占有代表性地位

京劇的發展歷史雖然不長

但隨著人民的喜愛

京劇也誕生了全新的「相貌」


近代天津有一句話:不到勸業場,枉到天津衛。現位於和平區的勸業場,是天津商業繁華的一座標杆。在勸業場中,還有一座名叫天華景的戲院。在此曾經上演了轟動一時的京劇連台本戲《西遊記》,甚至在當時的戲迷中流傳有「不看天華景《西遊記》白活」的說法,可見這部戲對天津戲迷的影響之深。



連台本戲:一本連演兩年


通常我們所熟知的京劇

基本都是折子戲

每一場都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

但是連台本戲不同

它就像是京劇中的「連續劇」

少則三四本,多則幾十本

情節連貫、通俗易懂、有文有武

再加上編導精湛、排場熱鬧

因此特別受戲迷喜愛



在戲曲界有個說法:

北京學藝,天津唱紅,上海賺包銀

連台本戲便是在上海一炮而紅的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天津已經小有名氣的陳俊卿應邀到上海擔任戲劇編導。在上海與京劇名家李桂春合作了14年,排演了《封神榜》等劇。但最令上海戲迷轟動的,則是他編導的連台本戲《狸貓換太子》。該劇目一經推出,在上海轟動一時,場場爆滿,一本戲連演了兩年。可見戲迷們的熱愛之情。

在上海走紅之後

陳俊卿又應天津勸業場老闆之邀

回津作編劇

陳俊卿排演的新劇《西遊記》很快出爐

當時在天華景一天排演兩場

也是場場爆滿

勸業場的人氣頓時又興旺了很多


重現連台本戲的魅力


現在位列南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京劇連台本戲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榮升

便是陳俊卿的外孫

受到家庭影響

劉榮升4歲便登台亮相

在京劇《安天會》中飾演偷桃的小猴子

這一齣戲讓他印象深刻


「當時我一上台觀眾都笑了,或許是因為他們沒見過這麼小的孩子登台,很是好奇。我記得在台上時,只要我動一下,台下就有掌聲,那時的我並不明白這到底有什麼可笑的」。


從小耳濡目染

劉榮升的人生註定和京劇連在了一起


△劉榮升少年時劇照,飾演《大登殿》薛平貴(左二)


上世紀70年代

劉榮升開始整理外祖父留下的連台本戲

他先後整理了

《西遊記》《狸貓換太子》《封神榜》等眾多劇目

其中《西遊記》可以說是陳俊卿的代表作

共排了二十四本

在整理的過程中

劉榮升也體會到了陳俊卿連台本戲中的特點

在陳俊卿的連台本戲中

戲多為流水板板式,唱的很快

因此要求演員要有很高的功底才能駕馭



如今劉榮升不僅整理連台本戲

還將整理後的連台本戲進行演出

還在演出中創新了不少內容形式

2010年,劉榮升帶著連台本戲《西遊記》中的

《智激美猴王》回到了天華景演出

當天這場戲觀眾爆滿

甚至有很多人從靜海、塘沽等地專程趕來

有觀眾甚至表示

之前就曾經看過劉榮升的父親演過此戲

這讓劉榮升又驚又喜

這為他連台本戲的繼續出演

提供了莫大的動力



如今,雖然已過古稀之年

但劉榮升依然堅持每周演出一到兩次

他還注意到

每逢連台本戲登場

上座率都要比折子戲高近三成

而且有很多年輕觀眾

每場必到

這讓劉榮升倍感欣慰



京劇是中華的國粹

應繼續發揚光大,流傳後世


編|趙雙

綜合整理|人民日報、城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