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問題是病嗎?

李醫生講健康 發佈 2020-01-08T21:45:31+00:00

良好心理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是任何藥物都不能替代的。因此,保持心理平衡,對身體健康乃至延年益壽都至關重要。那麼,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我匯總了幾份專業資料,寫成6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讓你掌握心理健康的「鑰匙」。

良好心理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是任何藥物都不能替代的。因此,保持心理平衡,對身體健康乃至延年益壽都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我匯總了幾份專業資料,寫成6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讓你掌握心理健康的「鑰匙」。

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認知篇: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追求心身共同健康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在身體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一種完好狀態,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心理健康事關個體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

相關文章連結: 國人心理健康標準出台!滿足6條,才是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密切關聯、相互影響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

一方面,心理健康會影響身體健康。例如,消極情緒會導致個體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統潰瘍等是與消極情緒有關的心身疾病。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體健康的影響。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發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長期處在較大的壓力下而無法有效疏解,對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就有關於「形神合一」的學說,把軀體(形)和精神(神)統一起來,認為人是身體和心理的統一體。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狀況是社會、心理和生理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而社會的快速變革、工作壓力大、性別歧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體健康不良等都會給心理健康帶來影響。

對情緒的直接影響因素有心理承受力、自我調節能力、應變與適應能力、健康狀況。間接因素有家庭和婚姻、經濟狀況、工作、個人愛好、性格、突發事件等。

研究表明,長期有以下行為損害心理健康:很少甚至不運動,睡眠不足,工作過量,家裡雜亂無章,喜歡攀比,壓抑憤怒。

相關文章連結:心理專家告訴你,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正確看待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的發展過程往往呈現出漸進式特點。正常人在受到不良因素刺激後會出現心境和情緒波動,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這類負面情緒波動往往也會隨著刺激的消失、主動干預、或者認知的改變而解除。

但如果負面情緒變得更加嚴重,而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並且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那麼這種心理狀態極有可能在某個外界強烈刺激的作用下發展成心理障礙,更嚴重者甚至會發展成精神疾病。

然而,我們對心理問題也無須談虎色變。事實上,大部分人平時所經歷的「焦慮」、「煩躁」和「消沉」等情緒反應是短暫的、是一種正常反應,且可以通過諸多調節方式化解。

當我們過著充實而忙碌的生活時,負面情緒其實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以焦慮為例,它是人類對於自身存在威脅情況下產生的自然反應和防禦機制,適度的焦慮可幫助我們提高警覺並有利於處理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我們在面對心理問題時,重要的是擺正心態,積極識別和分析壓力的源頭,掌握切實可行的釋放和問題解決辦法。

小貼士:如何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有問題?

從四個方面觀察,看一個人有沒有異常:

1、情緒

看情緒是否處於正常狀態,是否有過於嚴重以及持續時間過長的負性情緒,如恐懼、擔心等。

2、行為

看行為是否正常,睡眠、飲食、工作、娛樂等方面是否出現問題。

3、思想認知

是否反覆出現負面想法,或者腦力遲鈍,無法有效思考,記憶力下降等。

4、社會功能

如果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學習、娛樂,說明心理狀態已非常不健康。

心理正常與異常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到處適用的絕對標準,其界限隨時代的變遷與社會文化的差異而變動。

判斷心理是否有問題,需要找精神心理專業人士評估。

本篇總結

每個人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多種心理健康問題,主動學習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識,科學認識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之間的相互影響,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避免持續消極情緒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倡導養德養生理念,保持中和之道,提高心理復原力。在身體疾病的治療中,要重視心理因素的作用。

當你的心理出問題,自我調適不能緩解時,可選擇尋求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及時疏導情緒,預防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發生。

出現心理問題應該怎麼辦?如何對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這些問題,下回詳說。

參考資料:

《心理健康素養十條(2018版) 》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

《2019中國職場女性心理健康綠皮書》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用,請收藏保存,並轉給身邊需要的人。歡迎網友留言或私信交流。

@頭條健康@頭條健康情報局#心理健康##頭條心理#


我是李醫生,有醫師證和健康管理師證,十多年醫療健康行業工作經驗。分享健康知識,收穫美好生活。關注@李醫生講健康,每天健康多一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