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羅浮宮,看法國動盪的社會變遷

三聯生活周刊 發佈 2020-01-08T22:21:32+00:00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1期,原文標題《羅浮宮空間自身就是一部歷史》,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羅浮宮的歷史是從權力場域到藝術場域變遷的歷史。這部藝術史被空間化地建構起來後,就具有了自己的生命。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1期,原文標題《羅浮宮空間自身就是一部歷史》,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羅浮宮的歷史是從權力場域到藝術場域變遷的歷史。這部藝術史被空間化地建構起來後,就具有了自己的生命。

主筆/蒲實

攝影/蔡小川


三聯生活周刊:羅浮宮從王室收藏這樣一個權力的空間,演化為一個公共博物館的藝術空間,其關鍵的時間和事件節點在哪裡?

李軍:在法國大革命開始以前的17世紀,實際上就已有了「皇家藝術學院」。羅浮宮最初是一個防禦堡壘,查理五世時期成為皇家居所。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是熱情的義大利文化愛好者,也是奢華的藝術贊助人和藝術改革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藝術品,包括《蒙娜麗莎》都是他的收藏。他曾邀請達·文西到他在羅浮宮中的城堡來,達·文西在昂布瓦斯定居,在克盧莊園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三年。弗朗索瓦一世的這個空間,後來最先開放給藝術家使用,也有收藏,藝術家出沒和居住在裡面。

路易十四住在凡爾賽宮,而不是羅浮宮。他更喜歡生活在巴洛克的環境中,將貴族帶在身邊,享受絕對君權。拿破崙一世、拿破崙三世都把最好的建築師、雕刻家和畫家請到羅浮宮來工作,比如尼古拉·普桑和德拉克洛瓦。實際上,這也是歐洲各國的君主們所流行的做法,德勒斯登的撒克遜大公、俄羅斯沙皇,都把藝術家邀請到居所來從事藝術活動。

早在16世紀,羅浮宮也有了沙龍臨時展覽。1672年,法蘭西學院遷入羅浮宮,1692年,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遷入羅浮宮,羅浮宮實際上已成為「藝術之宮」。很多藝術家朝夕生活於其中,布歇、夏爾丹等人住在裡面,王家收藏也隨時可以被藝術家所用,只需要填寫簡單的申請即可參觀。這種對公眾開放的性質,讓羅浮宮已經具有了某些博物館的性質。只是那個時候的羅浮宮、冬宮仍然保留了君主收藏的性質,來參觀的訪客身份其實是君主貴賓的角色。比如,俄羅斯的艾米塔什博物館最初是要求參觀者必須盛裝前往的,冬宮成為沙皇、貴族軟實力的展示;來看展覽的人訪問的不是博物館,而是沙皇。


三聯生活周刊:所以它的這個空間變遷,是早於法國大革命發生的。

李軍:1793年是法國最激進的年代,也是羅浮宮的一個分水嶺。這個時期,法國在普世性這一點上走得很極端,既成為平等、自由、博愛起源的地方,也成為社會主義起源的地方,同時也經歷了劇烈的動盪。1月21日,法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國罪」處決,統治法國15個世紀之久的舊制度傾覆。路易十六被砍頭,身首分開,成為與舊制度一刀兩斷的象徵,也成為現代性的最充分體現。在這之後,羅浮宮成為向公民開放的空間。

法國大革命之後實行了共和主義,羅浮宮的性質也不再一樣。這個時候對外開放的羅浮宮博物館,是任何人都有權利去欣賞的。這意味著,參觀者不是因為君王的恩賜來到這裡,而是因為法律所保證的權利,這在本質上與博物館相關。1789年,法國大革命剛爆發不久,通過了綱領性文件《人和公民權利宣言》。羅浮宮博物館的建立,是新的「人權」觀念在文化機構中的延伸。那時的羅浮宮,繼承了藝術學校的功能,更逐漸對所有公眾一視同仁地開放,成為一個公園一樣的公民場所,在春秋季沙龍展上,殘疾人、乞丐都能扶老攜幼來看展覽,向現代國家的轉換非常明顯。這也伴隨著另外一個過程,博物館的所有權實現了從君主向國家的轉變。

三聯生活周刊:羅浮宮的收藏,也和大英博物館一樣,起源於系統性認識世界的好奇心嗎?

李軍:「好奇心」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已有的收藏文化。15~16世紀的收藏分為兩類,一類是君主、貴族的收藏,一類是學者收藏,「奇珍室」里放滿了收藏標本,也延續古希臘以來就有的各種分類法,比如,地水風火的分類方法,或者上帝的、自然的、人的作品分類法,反映出文藝復興對世界的看法和秩序。

文藝復興的收藏文化貢獻的不僅是一種收藏傳統,而且是一種集實物與文本研究為一體的知識體系,與收藏聯袂而生的收藏目錄,本身即可被理解為一種「被印刷出來的博物館」,以文字的形式呈現藏品秩序和建於其上的知識體系。藏品的空間陳列和文本敘事這兩個系統,從一開始即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歐洲人的好奇心,也離不開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理大發現。正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大量稀奇古怪的東西被發現,才激發出了大家的好奇心。正如德國學者布哈特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中寫道:文藝復興是世界的發現與人的發現;「人」的發現不是無所依託的、空洞的,而是在一個橫向比較中去發現的;世界的發現先於人的發現。牛津大學的阿什莫里安博物館是最早的博物,就是一個基於好奇心的百科全書式博物館。17世紀是西方對自然進一步政府和科學大繁榮的時代,整個世界開始去神秘化,變為一個可以用數量關係表達的抽象世界。一件物體產生了作為整個數量關係網絡中一個環節的意義,成為科學探討的對象,被加以觀察、研究和分析。這些從象徵世界剝離出來的物被收藏起來,產生了另一種意義的收藏。羅浮宮主要還是藝術收藏。塞納河畔還有一個自然史博物館,收藏植物、動物標本,礦石等。其實是藝術與自然兩條腿走路,藝術與自然分別向公眾展示。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一個藝術博物館,羅浮宮是如何通過收藏和陳列,來呈現藝術的風格和歷史的?

李軍:在羅浮宮里,藝術史是一個空間,我稱之為「可視的藝術史」。它的展陳、布置空間中都體現出時間觀念與空間觀念。比如,「風格」就既是一個空間概念,也是一個時間概念:地方風格、民族風格是空間化的地域概念,而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這些則是時間概念。對於法國這樣的國家的歷史來說,藝術風格常常與帝國政治戰略、全球擴張緊密相連。

用時間和空間序列來呈現藝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義大利藝術史學家瓦薩里的時代。他所關心的還不是整個世界,而是藝術這個特殊世界的規律。在他的藝術史模式里,既有「三個時代」的時間序列,即13世紀至14世紀、15世紀和16世紀,三個相當於一個人童年、青年和壯年成長過程的「時代」;也有「空間布局」,即三個時代之間並非順流而下或逐級疊加的關係,而是一個類似倒「凹」形的立體展開的組合關係,或者,一種按時間順序左右對稱地展開,中間出現一個登封造極的人物這樣的布局,比如集大成者米開朗琪羅就是這樣的巔峰。

1793年,開放的羅浮宮博物館的全稱是「中央藝術博物館」。在規劃中,這個藝術博物館既對所有人開放,也是一個由藝術家主導、教育和培訓年輕藝術家的場所。那個時候的展品陳列規則,是把畫作混雜起來,根據形式感來排列。這種規劃遭到了鑑賞家兼藝術商夏爾·勒布朗的反對,他提出應該根據畫派來分門別類的展示,「在懸掛時呈現出藝術誕生、發展、達到完美,最後趨於衰落的不同階段」。1795年,勒布朗進入羅浮宮博物館行政委員會,博物館有了專業理論的管理。他提出,博物館陳列應該按照畫派和藝術發展的不同階段,按年代順序或大師傳承有規律地展示。羅浮宮今天的法國雕塑廳、埃及廳、西班牙畫廊、亞述廳和工藝品廳等,就是按照這種藝術史線索來進行展示的,而那些廊柱,就是一部藝術史的劃分格局。


三聯生活周刊:羅浮宮是一個像大英博物館那樣的全球性博物館嗎?它與巴黎眾多的博物館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

李軍:巴黎的博物館體系是圍繞著羅浮宮,在塞納河兩岸展開的。鳥瞰羅浮宮,一條與塞納河平行的中軸線穿過宮殿的庭院,沿著杜伊勒里公園、協和廣場,一直通到凱旋門;再往上,經過香榭麗舍大道,延伸到拉德芳斯旋轉門。這條中軸線的主體從19世紀即已存在,實際上是從羅浮宮博物館的內部空間延展出去的。隨著藏品增多和藏品政策的確定,一個博物館對其展陳空間的需求也不斷擴大。羅浮宮內部的空間打破了物理界限,延伸到巴黎的城市空間中,在它內部空間與外部的城市空間之間,也就建立起了內在關係。它的中世紀斷層,是由克呂尼博物館來填補的;亞洲藝術的空白,由吉美博物館填補;20世紀現代藝術的興起,應運而生了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之後,又有了奧賽,專門陳列19世紀後半葉的藝術,在新的敘事中,這個時期印象派、後印象派等前衛藝術,重新與保守的學院派之間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新近的,凱布朗利博物館作為大洋洲、美洲、非洲和亞洲藝術館,也於2006年建成開放。與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略有不同的是,羅浮宮的牆體內並不是一個包含了全球各地藏品的、完整的百科全書式博物館,而是它與由它所延伸出來的其他巴黎博物館群一起,構成了這樣一部全人類文明的畫卷;一部以西方為中心的藝術史,就是通過這個博物館群來書寫的。

19世紀的主題概念是進步與落後的鬥爭,前衛改革與保守的鬥爭。在羅浮宮里落選的印象派畫家,他們反對法國沙龍,與學院派展開鬥爭。然而,他們實際上一直是在羅浮宮中臨摹大師作品,也很想進入沙龍。過去,人們認為印象派、後印象派與保守學院派格格不入,而奧賽博物館的建立就是為了將進步與保守放在一起,由此能夠看到這個藝術觀念下19世紀後半葉的新的藝術史。巴黎是以博物館體系來生產藝術史的,而藝術史又反過來,改造了羅浮宮。

三聯生活周刊:從羅浮宮發育出來的藝術品市場,反過來對於羅浮宮的收藏和歷史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李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是沒有市場的。藝術家只有僱主,他們的作品是為教會、君王、宮廷或收藏家所畫;藝術生產是贊助制度,藝術家與僱主之間是一對一的關係,沒有藝術市場。

藝術品市場的誕生首先與學院有關,它最先是一個培訓機構。之前提到的瓦薩里,他所創立的設計學院正為了總結大師經驗,繼承大師的傑作,設計與素描一體,在教學中轉化為一套課程,並且有畢業展、作業考評、年度展覽來進行點評。17世紀,法國的皇家藝術學院繼承和模仿了義大利,也有嚴格的規則來測量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比如身體比例等,然後定期展示作品,這就是沙龍的前身。當沙龍向公眾開放時,藝術品與觀眾的關係就不再是一對一的關係,而是一對多的關係了。實際上,在市場上展示作品,擴大僱傭和出售的關係,增加知名度和被欣賞購買的可能性,最先開始於沙龍藝術家。由此,也有了藝術批評家,藝術類手冊和雜誌等,開始影響潛在買主,藝術市場逐漸誕生。不過在法國,王權和貴族主導的力量一直很強大,之後這個市場主要還是由國家主導的。德拉克洛瓦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政治性,就與國家贊助的背景有一定關係。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本期新刊《看懂羅浮宮:我們為什麼迷戀藝術》,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