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五代十國如何亂,大宋如何一統中原

文儒風 發佈 2020-01-08T22:25:57+00:00

編者按:本文縮編自著名史學家柏楊所著《中國人史綱》,為通讀中國史第26篇文章。 朱溫篡唐後,中國又陷於分裂,因為時間較短,我們稱它為小分裂時代。小分裂時代為時只有73年(907-979),由新興的宋王朝統一,不過已不能恢復永逝的黃金時代。

編者按:本文縮編自著名史學家柏楊所著《中國人史綱》,為通讀中國史第26篇文章。 

朱溫篡唐後,中國又陷於分裂,因為時間較短,我們稱它為小分裂時代。

小分裂時代為時只有73年(907-979),由新興的宋王朝統一,不過已不能恢復永逝的黃金時代。宋王朝疆域也只剩下紀元前三世紀秦王朝時的範圍,漢人千餘年的經營擴張,全都喪失。

小分裂時代初起時,東北地區的契丹部落建立遼帝國,隔著長城,跟宋王朝統治的中國本土對抗。

小分裂時代——五代十一國

公元907年,掌控著唐中央政府的朱溫命最後一個皇帝李柷禪讓。立國276年的唐王朝,正式滅亡。朱溫在開封(河南開封)上台,建立後梁帝國。

唐王朝本來只剩下一個中央政府的空架子,朱溫把它奪過來,除了得到一個弒君篡位的罪名外,實質上並沒有得到什麼。各地藩鎮對唐王朝皇帝本來已不放在眼內,現在他們一面斥責朱溫是叛徒,一面索性效法朱溫,也紛紛稱帝稱王。

換一句話說,朱溫建立後梁帝國的同時,中國即行四分五裂。北方有晉王國(後唐帝國前身);西方有歧王國、前蜀帝國;南方有南吳王國(南吳帝國前身)、吳越王國、南楚王國、閩王國(閩帝國身前)——八個短命政權並立。八個短命政權中的晉王國,理論上它仍是已滅亡了的唐王朝的領土。

李克用以唐王朝所封的爵位晉王和所任命的「河東戰區節度使」身份,起兵討伐叛逆朱溫。908年,李克用逝世,他的兒子李存勖繼位。另外,設置於幽州(北京)的盧龍戰區,節度使劉守光於911年宣布獨立,建桀燕帝國。

概而言之,在此後短短的73年之中,中國境內共出現了下列十六個短命政權,史學家稱之為「五代十國」。「五代」,指建立在中原地區,上下銜接的五國。「十國」則實際上有11個小國,指建立在中原地區以外的諸國。而遼帝國和宋帝國不包括在內,因為它們的壽命比較長。

由此表可以了解,所謂五代十一國,只不過把藩鎮的招牌改上一改,節度使改稱帝王,戰區改稱帝國、王國。所以有些政權並不能適用嚴格的國家意義。如岐、南平、南楚、吳越,往往維持著藩鎮的外貌,在表面上臣屬於中原的五代政府。

尤其是南平,它為了得到賞賜,幾乎向每一個鄰邦稱臣,各國都喚它的國王(節度使)為「高賴子」。可是,這種臣屬,只是表面,絕對不接受內政的干預。

遼帝國統一塞北

後梁建立帝國第十年,916年,居於長城之北、匈奴汗國故地的契丹部落,也建立帝國。

契丹是東胡民族的一支,在第七第八世紀時,唐政府曾封它的酋長為松漠都督。它內部共有八個大部落,大部落酋長稱為「大人」。由這八位大人互推一位首領,負責處理有關部落間的大事,任期三年。十世紀初葉,當選首領的耶律阿保機用盛大宴會招待其他七位大人,伏兵把他們殺掉,使八大部落合併為一。

耶律阿保機不採用北方遊牧民族所習慣的「可汗」稱謂,而採用皇帝稱謂,稱他的帝國為契丹帝國,不久再改稱遼帝國,定都西樓城(內蒙古巴林左旗,後改稱臨潢)。

北方遊牧民族有固定的首都,由遼帝國開始。說明他們的經濟社會已進入漁獵和農業。

自從七世紀唐王朝擊潰東突厥汗國後,二百餘年來,北疆一直保持某種程度的和平。現在,龐大的遼帝國崛起,塞北其他民族各部落在契丹兵團鐵蹄下,歸於統一,中原地區同時也恢復了北疆的傳統性的沉重外患。

遼帝國於926年,向東征服位於松花江流域、比它文化水準要高得多的渤海王國,向西又陸續拓展到陰山以西,影響力直到天山(新疆)。它的北界到黑龍江,南界則隔著長城,跟小分裂時代凌亂而又混戰不息的中原朝廷為鄰。

中國本土混戰,使沿邊一帶漢人大批流入安定的遼帝國國境,它的首都臨潢,被稱為上京,漢人幾乎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他地區也都有專居住漢人的街市城堡,一律稱為「漢城」,越向南這種漢城越多,帶給契丹人工農業高級生產技術和更高級的國家管理技術。

契丹人所以能超越突厥、回紇,建立起來一個現代化的帝國,全靠漢人的貢獻。所以遼帝國把漢人當作智慧之源,對漢人有特別的保護——主要的是嚴厲防止漢人逃回中原。這種對漢人重視的政策,從下表所列它的政府組織上,可以看出:

遼帝國政府是雙軌的,這是最奇異之處,但它完全為遷就漢人而設。一為「北面政府」,治理故疆,內部再分南北,原則上北府北院治理契丹人,北府南院治理漢人。

一為「南面政府」,治理以漢人為主的新占領的中原土地(如燕雲十六州),完全效法中原的政府結構,以便漢人適應,這可充分說明漢人在遼帝國中的地位。

短命政權間的殊死戰

朱溫是一個石虎型的暴徒,以殺人和跟兒媳上床為最大樂事,他當了六年皇帝,被他的兒子朱友珪一刀刺穿了他的肚皮。朱友矽不久又被他弟弟朱友貞殺掉。朱友貞當了11年皇帝,923年,世仇沙陀兵團的首領李存勖奇襲開封(河南開封),朱友貞束手無策,自殺。短命的後梁帝國只存在17年。

在後梁滅亡之前,南嶺以南也發生變化。臣服後梁的清海戰區(廣東廣州)節度使劉岩於917年,宣告脫離後梁帝國,另建越帝國,不久又改稱南漢帝國。

李存勖宣稱他是唐王朝帝位的合法繼承人,遂取消晉王稱號,改稱皇帝,被稱後唐帝國,定都洛陽。位於北方的桀燕帝國,只曇花一現,早被李存勖滅掉。西方的岐王國,震懾於李存勖滅掉後梁帝國的威名,也自動獻出土地,取消獨立。925年,李存勖派遣大將郭崇韜進攻前蜀帝國,前蜀也亡。一連串輝煌的軍事勝利,使其他各國震恐,先後向後唐政府進貢,都以為新的大一統不可避免地即將實現。

然而,李存勖只是一個驍勇的戰將,卻不是統帥人才,更不是政治領袖人才,他沒有治理這個迅速膨脹國家的能力。他喜愛戲劇,每天在宮中忙著看戲,只信任戲劇演員和唐末大屠殺中漏網的一些宦官。大臣和將領們必須透過這兩種人,才能使李存勖批准他們的請求,大權完全掌握在演員和宦官之手。李存勖的妻子劉玉娘更使這種自我毀滅的局勢惡化,她除了拚命要錢外,不知道人生還有別的樂趣。

中原連年大旱,那些血戰數十年的沙陀將士,沒有糧食,父母妻兒不得不到郊外挖掘草根充飢,就在挖掘草根時,往往倒地餓死。可是李存勖夫婦卻毫不在意,遊獵享樂如故,好像根本不知道他們所以能坐在寶座上,完全要靠將士的效忠。

宰相們警覺到事態嚴重。建議暫時借用皇宮裡堆積如山的金銀綢緞,發給將士養家救死,等國庫充足時,再如數歸還。劉玉娘皇后對這個建議大發雷霆,她派人送出兩個銀盆和三位皇子,告訴宰相說:「宮裡只剩下這點東西,請你賣掉作軍餉吧。」

宰相驚駭地呆在那裡,不敢開口。問題是這種撒賴的干法,堵自己人的嘴可以,卻堵不住敵人的拳頭。926年,即征服前蜀帝國的次年,宦官聯合起來誣陷遠征軍總司令郭崇韜謀反,劉玉娘直接下令把郭崇韜殺掉。於是軍心動搖,另一位大將李嗣源在鄴都(河北大名)叛變。李存勖親自出征,可是傷透了心的將士早已解體,乘大軍移動的時候,紛紛逃向叛軍投降。

李存勖沿途不斷下馬跟將士們握手拍肩,聲言即行頒發賞賜。但這種在跟後梁帝國作戰時曾發生過作用的小動作,已不再靈光,將士們早看穿了李存勖的肺腑,他們直率地回答說:「父母妻兒都已餓死,縱有什麼賞賜,不能救回他們的生命,我們並不感激。」

李存勖見眾叛親離,唯有流淚。剎那間兵變爆發,李存勖被流箭射中,全族被屠。劉玉娘攜帶著價值連城的兩包珍寶,從洛陽騎馬逃到太原(山西太原),躲進尼姑庵為尼,新政府派人追蹤而至,把她絞死。

中原之外的其他地區,也發生變化。後唐帝國所屬的荊南戰區(湖北江陵)節度使、封爵南平王的高季興,乘李存勖之死,游離出去,建立南平王國。西川戰區(四川成都)節度使、封爵蜀王的孟知祥,不久也脫離後唐,建立後蜀帝國。

李嗣源繼承李存勖的帝位,他死後,由他的兒子李從厚繼承。934年,李從厚下令調他的義兄鳳翔戰區(陝西鳳翔)節度使李從珂到太原(山西太原)當河東戰區節度使。

這種職務上的調動,在當時往往是一種屠殺陷阱,被調動的將領一旦離開據點,失去自衛力量,在中途可能會受到處決。李從珂拒絕接受,起兵攻陷洛陽。李從厚在逃亡途中被殺,李從珂繼位。

936年,李從珂犯同樣的錯誤,他下令調他的姐夫河東戰區節度使石敬瑭到鄆州(山東東平)當天平戰區節度使,石敬瑭不接受命令,起兵叛變。

李從珂叛變,依靠自己力量。石敬瑭叛變,依靠外國力量。他向塞北的契丹帝國要求援助,應許割讓長城以南十六個州的土地作為報酬。契丹帝國皇帝耶律德光(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兒子)興奮得幾乎發了瘋,做夢都沒有夢到天上會掉下來這麼好的運氣。於是御駕親征,擊潰後唐帝國討伐石敬瑭的兵團。李從珂全家自焚,後唐只14年而亡。

石敬瑭在太原叛變時,耶律德光封石敬瑭為中國皇帝,國號後晉。後晉帝國建立後,立即把下列的長城以南十六個州交割,世稱「燕雲十六州」。燕,指幽州。雲,指雲州。

幽州(北京)、薊州(天津薊縣)、瀛州(河北河間)、莫州(河北任丘)、涿州(河北涿州)、檀州(北京密雲)、順州(北京順義)、新州(河北涿鹿)、媯州(河北懷來)、儒州(北京延慶)、武州(河北宣化)、雲州(山西大同)、應州(山西應縣)、寰州(山西朔州東)、蔚州(河北蔚縣)、朔州(山西朔州)

十六州東西約600公里,南北約200公里,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可容納3個台灣島,卻被石敬瑭輕易地連同土地上的漢人,斷送給遼國。千餘年來漢人修築的萬里長城,到此失去作用,因敵人已越過了它,進入中國本土。從新邊界到當時後晉的首都開封(河南開封。石敬瑭把首都從洛陽搬至此),500公裡間,一望平原,沒有一個險要的關隘可以阻擋敵騎,門戶完全洞開。

石敬瑭除了割地外,938年,他還隆重地尊稱耶律德光為「父」,自稱為「兒」。那一年耶律德光只37歲,石敬瑭已47歲。37歲的父親收養47歲的兒子,實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奇觀。

任何國家都免不了有賣國賊,但主動找到外國主子,把國土獻到門口,又恬不知恥地稱父稱兒的行徑,卻很少見。石敬瑭在歷史上留下使中國最難堪的一頁。

就在中原地區改朝換代的第二年(937),南方短命帝國之一的南吳帝國,也改朝換代。南吳最後一任皇帝楊溥被宰相徐知誥所迫,交出政權,南吳滅亡。徐知誥本是宰相徐溫的義子,他恢複本來的李姓,改名李昪。宣稱是唐王朝皇族的後裔,所以新建立的短命政權被稱作南唐帝國。他從江都府(江蘇揚州)遷都江寧府(江蘇南京)。

石敬瑭當兒皇帝只7年就逝世,侄兒石重貴繼位,採納大臣景延廣的意見,向遼帝國皇帝耶律德光只稱「孫」,而拒絕稱「臣」。那就是說,私人關係我是孫皇帝,但後晉帝國跟遼帝國立於平等地位,不再臣屬。這已使耶律德光七竅生煙,但僅此還不致爆發戰爭。石重貴更下令把在後晉經商的契丹人全部殺掉,斷絕兩國貿易。又下詔御駕親征,動員全國兵力,討伐「黠虜」,詔書上說:「凡生擒耶律德光的人,即擢升為最大戰區節度使。」

這已經超過最初所定爭取平等的正當範圍,而成了橫挑強鄰的蠢動,耶律德光想不採取反應都不可能。於是契丹兵團大舉南下,開封陷落,後晉帝國只11年便亡於締造它的恩主。石重貴和他的家屬,包括石敬瑭的妻子,即李從珂的姐姐,全部被放逐到東北2000公里外,荒涼而寒冷的黃龍府(吉林農安),以後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下落。

後晉滅亡的前一年(945),南方的閩帝國也滅亡。這個短命而微小的帝國,在立國13年中,幾乎每天都在內戰,最後招來南唐帝國的攻擊,占領它大部分領土,吳越王國也乘機奪取東北部領土。

宋帝國統一中國本部

耶律德光消滅後晉,進入開封后,宣布他兼任中國皇帝,中原民眾激烈反抗,像無數火山一樣在四面八方爆發。耶律德光最初以為所有的漢人都是石敬瑭,現在大失所望說:「想不到漢人如此難治。」只好撤退,沿途搶劫屠殺,作為對漢人不屈服的一種懲罰。當他走到現在河北省欒城縣境一座樹林中時,暴病而死。漢人把這樹林命名為殺胡林,以表示對這個蠻族首領的仇恨和戲弄。

反抗者之一的後晉河東戰區(山西太原)節度使劉知遠,率軍進入開封,在政治真空中宣布建後漢帝國。他只當了一年皇帝就逝世,由他18歲的兒子劉承祐繼位。

年輕氣盛的劉承祐厭惡那些總是限制他無限權力、使他不能暢所欲為的幾位大臣,決心把他們剷除。950年,後漢帝國創立只有4年,劉承祐誣陷他們謀反,全部殺掉。

其中一位是鄴都(河北大名)留守長官郭威恰恰不在開封而在鄴都,幸而漏網,但全家仍被屠殺。於是郭威叛變。是年(950),攻陷開封,劉承祐被亂兵砍死。第二年(951),郭威即位,建立後周帝國。

但後漢帝國並沒有滅亡,劉知遠的弟弟劉崇,當時是河東戰區(山西太原)節度使,他在太原宣布繼承帝位,跟死敵後周帝國以太行山為界,武裝對抗。

就在同年(951),南方的南楚王國,經過連續不斷爭奪王位的內戰後,最末一任國王馬希崇發現有隨時死於政變的危險,就向南唐帝國乞援。這對南唐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運氣,南唐兵團進入南楚王國首都長沙(湖南長沙),把馬希崇和馬姓全體王族拔到江寧(江蘇南京)。南楚滅亡。

小分裂時代唯一的英明君主,是後周帝國第二任皇帝郭榮(即柴榮,郭威的養子)。

郭榮於954年即位後,即從事全國統一工作。他首先擊敗乘他新上台而大舉攻擊他的後漢帝國的反撲,後漢皇帝劉崇兵潰,逃回太原,永遠放棄復國的念頭。

郭榮接著進攻南唐,把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廣大土地,全部征服。在消除了後顧之憂的情況下,959年,郭榮向北攻擊遼帝國,打算一舉收回燕雲十六州。他的兵鋒銳不可當,一連攻陷十六州中最南的二州:瀛州(河北河間)、莫州(河北任丘)。再向北挺進,又連陷三關:益津關(河北霸州)、瓦橋關(河北雄縣)、高陽關(河北高陽)。

可是,當他乘勝再向北繼續挺進,進攻十六州中最重要的幽州(北京)時,郭榮卻病倒了,只好撤退。回到開封后,即行逝世。

英雄之死使英雄事業夭折,郭榮的七歲兒子郭宗訓繼承帝位。殿前護從司令(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跟他的家屬和部下,秘密布置向這位七歲孩子奪取政權。

一切都像演戲一樣的配合十分密切,960年正月初一日,當中央政府正在慶賀新年的時候,北方邊報告警說,契丹兵團向邊境移動。宰相范質倉促間派遣趙匡胤前往抵禦。

大軍走到開封(河南開封)東北10公里的陳橋驛,安營紮寨;黎明時,部下將領把早已準備好、只有皇帝才可以穿的黃龍袍,披到趙匡胤身上。於是契丹兵團也不知何處去了,趙匡胤以皇帝身分返回開封。郭宗訓退位,後周帝國立國只短短10年。

趙匡胤改國號為宋帝國——也可以稱之為宋王朝,但它事實上只控制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是一個長命政權,(北、南宋)超過三個世紀。只不過在開始時沒有人看出它會有這種長命的跡象,一連串兒戲般的改朝換代,它也可能隨時被一場變兵推翻。

新任宰相趙普向趙匡胤提出這個問題,並暗示幾位最親信的高級將領石守信等的危險性。趙匡胤保證說:「我待他們恩重如山,絕不會有問題。」

趙普說:「後周皇帝郭榮待你也恩重如山,你怎麼會有了問題?而且我的意思不是說他們會主動叛變,只是說他們都不是良好的統御人才,萬一部下貪圖富貴,也把黃龍袍披到他們身上,他們縱想不叛變也不可能。」

這使趙匡胤如夢初醒。就在奪取帝位的第二年(961),他召集石守信等最親密的一批將領宴會,酒興正濃時,趙匡胤嘆息說:「如果不靠各位的推戴,我不會有今天。但當皇帝也太艱難,並沒有當節度使時快樂。每天都憂心忡忡,不能安枕。」

大家問他什麼緣故,趙匡胤說:「事情很明顯,這把椅子,誰不想坐?」

大家駭然說:「陛下怎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懷這種非分之望。」

趙匡胤說:「你們當然不會,可是一旦你們被部下擁戴,你們怎麼有力量拒絕?」

大家這時候才忽然發覺殺機四伏,不由魂飛天外,請求指示一條生路。

趙匡胤是一個政治人才,他不會用屠殺手段,他說:「人生有限,轉眼老死。拚命上進,追求富貴,目的是什麼?不過升官發財自己既可享受,兒女們也不貧乏,如此而已。依我之見,各位不妨辭去軍職,改任高級文官,多多購買肥沃田地,營建豪華住宅,搜羅天下歌童舞女,晝夜飲酒取樂。我跟你們約定,世代通婚。君臣之間,兩不猜忌,上下相安,各位以為如何。」

趙匡胤的話掌握了人類低級情操上的全部弱點,大家感激接受。第二天,紛紛上奏章說有病在身,請求解除軍職。

這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故事,是一種最高的政治藝術的運用。一席酒宴解決了不斷兵變和不斷改朝換代的禍根。

趙匡胤把將領們都派到各地擔任地方首長,但只有尊榮沒有實權。由中央政府另派一位副首長或秘書長(通判),負實際行政責任。軍事財政,都由中央收回。自從八世紀中葉(唐王朝)以來炙手可熱的「節度使」官稱,從此退出政府權力舞台。

宋帝國的出現,使小分裂時代到達終站。宋政府在穩固了內部,根絕習慣性兵變之源以後,即著手統一中國。963年,滅南平王國。965年,滅後蜀帝國。971年,滅南漢帝國。975年,滅南唐帝國。吳越王國看出苗頭不對勁,無法再繼續稱孤道寡,於978年很明智地獻出國土。

最後,輪到退居在北方一隅的後漢帝國,它自知國小力弱,向遼帝國稱「侄皇帝」(劉知遠也是沙陀人),以求保護。979年,宋兵團北伐,擊敗遼帝國援軍,攻陷太原,後漢建國33年,是五代中最長久的一個政權。

後漢帝國消滅,宣告為時73年的小分裂時代,亦即五代十一國時代結束。自八世紀755年安史兵變,到十世紀979年宋帝國完成統一,我們也可稱之為225年改朝換代大混戰。225年,這個時間太長了,長的使人戰慄,但一場惡夢,總算過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