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們的文藝·文化篇 文化的那些事兒讓日子有滋味

文化藝術報 發佈 2020-01-08T22:40:40+00:00

站在新年的門檻上回望過去一年,公共文化領域的任何點滴變化,都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里泛起了幸福的漣漪。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盤點2019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呈現了過去一年公共文化領域的亮點。

由城市老舊房屋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間。本報記者韓業庭攝/光明圖片

舞跳起來,書讀起來,球打起來,日子一天天美起來。站在新年的門檻上回望過去一年,公共文化領域的任何點滴變化,都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里泛起了幸福的漣漪。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盤點2019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呈現了過去一年公共文化領域的亮點。這些亮點,既是對公共文化領域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實,也是對人們美好生活期待的回應。

1.文化空間遍地開花

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85號,是始建於1907年的中華聖公會教堂的舊址。2019年的某一天,周圍的居民突然發現,這棟以前無人問津的老舊建築已變身名為「模範書局·詩空間」的「最美書店」,成為北京新的網紅打卡地。

過去這一年,在很多城市,像模範書局·詩空間一樣,突然「長出來」的文化空間真不少。比如,在重慶主城區,出現了24家24小時開放的城市書房,這些城市書房每天在圖書館閉館後,繼續在夜間為市民提供相應的服務;在溫州,2019年全市已建成城市書房88家、百姓書屋61家、文化驛站70家。

這些文化空間,或在街角,或在弄堂里,或在小巷深處,總之離群眾越來越近。一出門,一下樓,就能聞到文化的氣息,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在城市裡正在成為現實。

鄉村一直以來都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硬骨頭」,鄉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明不明顯、強不強烈,是對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成效的最大考驗。

臨近年關,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下溪鄉桂花村的文化服務中心一天比一天熱鬧。自從村裡的文化服務中心建起來後,村民們紛紛聚集於此看書、打球、跳舞、談天說地。如果說城市裡的圖書館、文化館等大型場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大動脈,那鄉村的文化服務中心就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毛細血管。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說,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把農村、社區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推動優質資源、服務下沉到基層一線,大力開展群眾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494747個行政村(社區)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占比86%。

過去一年,文化空間不僅在房前屋後遍地開花,服務效能也隨之大幅提升。近年來,為解決農村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沉睡」的問題,文化行政部門對各地近800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進行了專項治理。截至去年年底,全國1649個縣(市、區)建成文化館總分館制,1711個縣(市、區)建成圖書館總分館制,分別占比68.5%、73.8%。國家圖書館理事會正式組建,219個公共圖書館、151個文化館啟動理事會制度改革。

2.「文化菜單」更加豐盛

展覽場地近1萬平方米,240家參展單位,1500家採購主體……2019年春天,文化和旅遊部首次牽頭舉辦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現場經驗交流會暨上海市及長三角地區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採購大會。傳統文藝演出、劇目創作、非遺產品、文創產品,各種公共文化產品及服務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正如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所言,當前公共文化服務正處在從「有沒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轉變的關鍵時期。過去一年,政府的投入持續加大,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老百姓「文化菜單」上的菜品越來越豐盛。

上海市通過搭建文化雲平台,匯聚全市數萬場文化活動、數千家文化場館的資源,為群眾提供活動預約、場館預訂、在線參與、服務評價等高品質文化服務。比如,在上海嘉定區,區、鎮(街)兩級近150個團隊活動室也向市民敞開網上預訂,哪個時間段有空閒場館,都一目了然,市民不用再為找活動場館而發愁。自從有了雲平台,嘉定全區公共文化場館利用率增長了三倍。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期刊、庫克音樂等14種國內主流權威信息資源資料庫也被搬上文化嘉定雲平台,市民可在家中輕鬆查閱各種文化藝術資源。嘉定孔廟、法華塔、嘉定博物館、韓天衡美術館等諸多歷史文化景點以及嘉定竹刻、名家篆印等文物也通過虛擬3D技術被搬上了雲平台,市民可以在線「零距離」觀賞古鎮、把玩文物字畫。

目前,全國已有12個省級公共文化雲平台、100多個市級文化雲平台。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促進供需對接,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接下來,文化和旅遊部將依託國家公共文化雲,實現各級各類平台融合發展,開展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的網上交易,打造「不落幕的文采會」,滿足群眾更加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此外,為推動「戲曲進鄉村」工作常態化開展,2019年中央財政共投入3.89億元為12984個貧困地區鄉鎮配送約8萬場以地方戲曲為主的演出,把戲曲大餐送到群眾家門口。

3.公共文化活動「走上雲端」

最受中國人喜歡的運動是什麼?廣場舞。有關報導顯示,超過4億中國人有經常鍛鍊的習慣,其中1億人鍛鍊的主要形式是廣場舞。不管鄉間還是城市,只要溫度適宜,天氣晴朗,廣場舞永遠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可是廣場舞參與人數眾多,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比較大。2019年,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廣場舞「走上了雲端」,不僅解決了時空限制,而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文化新生活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中,人們只需要打開國家公共文化雲、文旅e家、中國文化館協會公眾號,便能欣賞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廣場舞表演,還能跟著教學視頻免費學跳,該活動在網上點擊量達3657萬,點讚數達142萬,形成了一次廣場舞的網絡大聯歡。

「走上雲端」的不僅有廣場舞,還有群星獎、合唱節等各種公共文化活。

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期間,主辦方為網民提供了一個在「雲端」進行全景式體驗群星獎現場的空間,用新穎的視覺設計、綜藝式節目編排、高清直播帶來第一時間的內容呈現,不僅展現了基層群眾文化的風采,更為觀眾打造了身臨其境的視覺盛宴。據統計,「雲上群星獎」總訪問量超過5000萬。

公共文化活動「走上雲端」,增強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溢出效應,擴大了公共文化活動的受惠人群,豐富了人們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的方式。有了雲端上的公共文化服務,行動不便的老人,不用再為無法到達現場而喟嘆,身處異地的遊子也可以跟家人一起「走進」藝術現場。

「身處網際網路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也應該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不僅要擴大活動受眾面和影響力,更應思考如何藉助網際網路滿足老百姓更高層次的需求。」雲南省文化館副館長李冰江說。

4.台下觀眾變成台上主角

公共文化服務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群眾不僅是台下的觀眾,也應是台上的主角。李宏說,過去一年,文化和旅遊部努力創新活動組織方式,突出群眾主體地位,堅持辦在基層、熱在基層,讓群眾成為文化創造的主體。

2019年春節期間,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文化館協會等部門聯合發起全國鄉村春晚「百縣萬村」區域聯動活動,中國東、南、西、北、中同步上演了一部「全國鄉村春晚大片」。在千千萬萬個村莊,無數農民兄弟,放下鋤頭上舞台,他們自辦、自編、自導、自演、自賞一台台「鄉村春晚」,在「自嗨」中釋放了情緒,放飛了自我,表達出對小康生活的禮讚。據統計,2019年「鄉村春晚」網絡聯動吸引了3078.7萬人次在線觀看,春節元宵節期間各地群眾文化活動網絡參與超過4.65億人次。全國觀眾在線上身臨其境、參與互動,真正體現了「鄉村春晚」的時代感和人民性。

鄉村春晚的主角大都是中老年人,對年輕人而言,他們更鐘情於在直播平台上放飛自我。過去一年,更多的人湧進直播平台,對於年輕人而言,擁有一個直播平台的帳號,就像擁有微信號一樣普遍。吃飯、穿衣、遛娃、旅行……人們將各自的生活日常通過直播展現於外,塑造了一種全新的網絡文化景觀。

直播的低門檻為普通人參與文化創造提供了機會。雖然各直播平台都有自己的產品定位和一定的美學取向,但這一空間並不是同質化的,而是完全開放的,它提供了一個充滿了張力的文化空間,為多種文化的匯聚創造了可能。直播平台上,一個個90後、00後,勇於展示自己的個性,綻放自己的才華,創造出屬於他們這一代人的文化。他們的身上已經褪去父輩的羞澀和內斂,處處散發著新時代中國人的自信。

編輯:高思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