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學士解縉,深受幾代皇帝重用,為何卻被凍死在雪中

筆寫趣史 發佈 2020-01-08T23:21:00+00:00

在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少了賢臣,只有在賢臣的輔佐下,皇帝才能將國家治理得更好。解縉是明朝的大學士,於洪武年間入仕,當然在《大明風華》中,已經是永樂時期了。

在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少了賢臣,只有在賢臣的輔佐下,皇帝才能將國家治理得更好。作為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朝代,明朝自然也不會少了賢臣。在熱播劇《大明風華》開頭幾集中,就率先出現了一位賢臣,就是解縉。

解縉是明朝的大學士,於洪武年間入仕,當然在《大明風華》中,已經是永樂時期了。在劇中,解縉當時正在主編《永樂大典》,可是朝廷沒錢,就讓他停止修編了。後來解縉這個主編被撤職,朱棣又因站隊的問題,打算將他驅逐到邊疆。

解縉是妥妥的太子黨,所以得罪了漢王和趙王。朱棣下令驅逐他之後,解縉不肯服從命令,反而繼續逗留京城。朱棣將其下獄,趙王朱高燧便趁機將解縉灌醉,放到大雪中凍死了。

雖然中間的過程,與歷史上有些出入,但最終結局,還是與歷史相符的。那麼歷史上的明朝大學士解縉,明明深受幾代皇帝重用,為何卻被凍死在雪中呢?

解縉一共歷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其中數朱元璋與朱棣最為重用他。既然如此,筆者為何要說,解縉深受幾代皇帝重用呢?

洪武二十一年,解縉考中進士三甲第十名,從而入仕。朱元璋十分欣賞其才華,曾對他說過:

「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

解縉一聽很高興,回去就寫了一份萬言書,第二天呈給朱元璋。

萬言書主要講了解縉的提議,比如簡明律法、賞褒善政等等,朱元璋看後將解縉一頓猛夸。解縉聽到褒獎,又回去寫了《太平十策》呈給朱元璋,其實講來講去,也差不多還是那些事。久而久之,朱元璋就覺得有些厭煩了。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對解縉父親說:

「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於是解縉只好跟隨父親回鄉,在此期間,他閉門不出,只在家中修寫各種史書。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解縉感念其知遇之恩,隨即進京弔喪。建文帝朱允炆聽信讒言,對解縉很是不滿,就將他貶到河州去了。因此在建文一朝,解縉並不很受重用,直到建文四年,他才被召回京復職。

同年靖難之役結束,朱棣成功奪得皇位。他很是欣賞解縉,於是一即位,就將其提拔為翰林侍讀。後來朱棣建立文淵閣,解縉便進入文淵閣任職。朱棣深知解縉文採好,就將他升為翰林侍讀學士,命其主編《永樂大典》。

朱棣曾經這樣說過:

「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可見他對於解縉的重視,然而在永樂三年,解縉卻因一事,讓朱棣對他頗為不滿,也為他自己埋下禍根。

當時朱棣召見解縉,商議冊立太子一事。朱棣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可是解縉極力阻止。解縉認為:

「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朱棣一聽很是不悅。

解縉見沒有勸動朱棣,隨即說道:

「好聖孫!」

好聖孫指的就是朱瞻基,朱棣一直喜歡這個孫子,就想將來孫子能繼承皇位。而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兒子,因此朱棣只好同意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就成了漢王。

從此以後,朱棣已不像當初那樣重用解縉,而朱高煦因為此事,更是對解縉恨之入骨。於是,朱高煦多次尋找機會陷害解縉。

由於朱高煦的陷害,朱棣對解縉漸漸失去信心,最後將他貶到交趾去了。有一次解縉進京奏事,恰逢朱棣在外征戰,他只好稟報給正在監國的太子朱高熾。朱高煦得知後,又誣陷解縉「無人臣禮」。

「無人臣禮」就是說,朱棣才是皇帝,解縉要奏事,當然是奏給朱棣聽。可他越級直接稟報給太子,就是不將朱棣放在眼裡。

其實這也怪不得解縉,當時朱棣不在京城,解縉有事啟奏,當然只能稟報給監國的太子。然而朱棣哪管你這些,加上當初解縉極力支持朱高熾,這讓朱棣不得不懷疑,解縉與太子是否結黨營私。最後,朱棣將解縉下獄。

這裡就要提到,為何筆者說,解縉深受幾代皇帝重用了。首先朱元璋、朱棣肯定是重用過他的,而還有一位就是朱高熾了。雖然朱高熾還沒繼位,解縉就死了,但朱高熾監國期間,還是很看重解縉的。

可以說,如果解縉不死,等到朱高熾即位後,他肯定會備受重用,甚至超越洪武、永樂時期。

然而,解縉並沒有那麼好命。永樂十三年,朱棣查閱囚犯名單時,看到解縉的名字,突然問了一句:

「縉猶在耶?」

當時呈上名單的紀綱,聽到朱棣這樣說,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回去用酒灌醉解縉,將他拖到雪中活活凍死了。

解縉死後,朱棣抄了他的家,親屬全部被流放到了遼東。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即位,才歸還了抄家時的財產。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為解縉平反了冤情,同時官復原職,賜了諡號。

其實總的來說,解縉的確是位賢臣,只是他不了解官場的潛規則,往往心直口快,得罪人而不自知。如果朱棣當時放過解縉一馬,我相信接下來的仁宗、宣宗兩位皇帝,一定會十分重用他。

(參考文獻《明史·解縉傳》《明實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