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丨湘江新區「90後」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生命「續航」

紅網 發佈 2020-01-08T23:35:23+00:00

「當我得知這個21歲的白血病患者身處絕望,不能用最美好的青春去奮鬥時,我腦中的唯一念頭就是,只要我能配型成功,一定要為她的生命『續航』。

來自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金融發展服務中心的90後青年姚弘志為一位素未謀面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整個採集過程持續了6小時,醫生成功採集了202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患病女孩給姚弘志手寫了一封感謝信。

紅網時刻記者 王娟娟 長沙報導

「當我得知這個21歲的白血病患者身處絕望,不能用最美好的青春去奮鬥時,我腦中的唯一念頭就是,只要我能配型成功,一定要為她的生命『續航』。」

1月2日凌晨,來自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金融發展服務中心的90後青年姚弘志,輾轉難眠,因為天亮後,他就要為一位素未謀面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從2019年10月接到成功配對的通知,整整3個月,姚弘志用自己的愛心,為千里之外的特殊「親人」延續生的希望,成為全國第9333例成功配對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隨緣傳情,此份緣,此份情為一個處於恐慌、絕望,陷入深淵的家庭帶來了希望與光明。

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

2009年8月28日,還在岳陽就讀高中的姚弘志,決定送給自己一份特殊的18歲「生日禮物」。當天,姚弘志來到獻血站獻血,並從工作人員那裡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相關情況。對於白血病患者來說,造血幹細胞移植幾乎是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而在非血緣關係的骨髓供需者之間,配型成功率僅有十萬分之一左右的機會。但是一聽到工作人員說「如果能配型成功可以救人性命」時,姚弘志便毫不猶豫地在捐獻書上籤了名字,正式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的一名志願者。

「這是給別人重生的機會!」姚弘志有個患白血病的同學,由於最終沒有等到合適的配型骨髓,不到20歲就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跟我說過,如果你能配對得上,一定要盡力幫助他們。」姚弘志一直記著這句話,他說,只要配對上了,他一定義無反顧地去捐贈。

第一次接到來自中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資料庫管理中心詢問捐贈造血幹細胞的電話,是2010年9月,當時姚弘志剛到長沙就讀大一,接到電話後,他立刻答應了。在接到電話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也保持著「隨時準備著」的狀態,但由於患者的原因,捐贈便一直未能進行。

時隔近10年,再一次收到來自中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的郵件,已經是2019年10月。姚弘志回憶道,10月26日經檢索,HLA分型資料與一求助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10月28日,經過採集5毫升血液進行HLA高分檢測,並於11月18日進行體檢後,他完全符合捐贈條件。接下來的時間裡根據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的安排,姚弘志將捐贈造血幹細胞,成為來自河南的那位1998年出生的白血病女孩血脈相連的「救命恩人」。

一次難忘的「熱血」體驗

2019年12月28日,姚弘志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附三醫院血液科,開始做捐獻前的準備。從12月28日至2020年1月1日5天時間裡,姚弘志每天早晚各打一次皮下注射動員劑,共注射9次,將原本在人體骨髓中助眠的造血幹細胞釋放到外周血中。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將正常人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如今大多從外周血中獲取,就像獻血一樣,無需通過骨髓穿刺抽取。

「第一天到醫院辦理住院的時候,心情還是非常緊張的。除開身體的肌肉和關節有點酸痛,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身體不適。」姚弘志介紹。

採集從1月2日早上9點正式開始,醫生開始從姚弘志的血液里提取幹細胞。姚弘志的雙臂各扎著一個如牙籤般大小的針頭,分別進血和出血,出血經過分離機震盪留下需要的幹細胞,剩餘的慢慢輸送回他的體內。

姚弘志回憶,最艱難的不是打針和血被抽走,而是躺著不能翻身不能抬手臂怕影響血流影響採集,到最後結束之前,手臂肌肉已經完全僵硬。從剛採集的緊張和好奇,到後來不斷給自己信念,「想著只要能夠挽救他人生命於絕望之中」,自己的狀態逐漸放鬆,甚至開始觀察分離震盪機的運作過程。

整個採集過程持續了6小時,醫生成功採集了202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下午3點左右,這袋裝著滿滿愛心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登上高鐵,前往河南,為遠方的患者注入「生命種子」。

從同意捐贈以來,他一直沒有告訴父母自己的決定,害怕父母擔心。捐贈結束後,他才給父母打去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捐贈後,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省紅十字會、市紅十字會等相關工作人員也來到這裡,為姚弘志頒發了榮譽證書,並送來了慰問。

一種愛與希望的延續

按照中華骨髓庫的規定,捐獻者與患者之間有一個「雙盲」原則,所以一直到現在,姚弘志都沒有和患者見過面,也不知道那位女孩的其他消息。只是在捐獻前,女孩給他手寫了一封感謝信,讓他特別感動。

「我今年21歲剛剛大學畢業,正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想著實習時候好好表現,爭取能用自己的努力來孝順父母,回饋社會。可是一紙檢查報告卻改變了這一切。為什麼這種不幸會發生在我身上?在我們反覆尋找匹配的骨髓而不得,快要絕望之時,是您伸出了援助之手,給我的生命帶來光明與希望。我將永遠感謝您,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戰勝病魔,將來也要像您一樣,積極回報社會,讓愛心傳遞。」

姚弘志告訴記者,這種感覺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有一個人,因為你的血液重獲了新生,她將有機會繼續快樂、健康的生活……這是一種特別奇妙的滿足感。」

這兩年,捐獻者悔捐的新聞屢有發生,在做了高分辨的匹配、體檢、打動員劑後,中途放棄的案例不少。姚弘志提醒捐獻志願者千萬「別反悔」。「同意捐獻就像是簽署了一份生命契約。捐獻者打『動員針』時,患者已經進了無菌倉。如果這時候捐獻者反悔,就是掐滅了患者生的希望。」姚弘志說,他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捐獻造血幹細胞一點都不可怕,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而在他進行造血幹細胞捐贈後,他身邊不少朋友也備受感召,也紛紛產生加入中華骨髓庫的意願。

對姚弘志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是眾多善事中的一件。作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自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囿於時間與精力,這些年,他在支付寶開展了1443次的愛心捐贈活動。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了是看太陽。」詩人巴爾蒙特曾這樣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愛。而姚弘志也正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世界的友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