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球的籃球鞋——Adidas的boost也不是萬能的

莆田小王 發佈 2020-01-08T23:46:40+00:00

以右腳為例,腳內外兩側外觀如上圖,能看出來鞋面是以彈性織物作為腳背的主要材料,外圍輔助部分的牛皮頭層革,具體的細節圖如下:左上圖腳前掌外側,包有一塊皮質材料,一定程度可以起到增強包裹性防止腳掌向外發力過度,前腳背外觀質感與ub19的鞋面類似,舒適度應該可以,但對於高腳背用戶不會很

創作立場聲明:任何的科技再好,也是在一定範圍內有最適合它的用途,和很不適合的用途。
希望各位購買者不要被各種「神化論」的吹捧者誤導,了解自己要參與的運動,選擇適合應用場景的運動裝備。

過往的還算是認真的實戰經驗告訴我,我近兩次買的adidas的boost底「籃球鞋」都不適合打籃球,但是我都留下來還是有其原因的。這兩雙都還算相對熱門的boost籃球鞋,Harden ls 2 lace和crazy byw,下面就來說一說為什麼這兩雙鞋在不適合打籃球,也方便各位在自己運動過程中了解一些實用裝備的關鍵要素。

外觀展示(理論上的一些問題)

(1)Harden ls 2 lace

這雙鞋已經買了一年多了,是去年雙十一的時候特價活動購入的,本人雖然不是某隊球迷,但有便宜的籃球鞋可以當冬鞋還是會考慮的,這雙鞋拿到之後布料還算厚,在帝都過冬除了一二月份之外基本能抗住。哈某作為某隊的核心,也是adidas在籃球領域現階段的頭牌人物,不管是不是正代球鞋,包裝還是聽說的過去的。

左右腳的重量誤差非常小,都控制在450g以內(磨損後),這雙鞋對比上一篇的各實戰籃球鞋來講要輕很多,也符合現在籃球鞋輕量化的發展方向。以右腳為例,腳內外兩側外觀如上圖,能看出來鞋面是以彈性織物作為腳背的主要材料,外圍輔助部分的牛皮頭層革(鞋盒介紹的材質),具體的細節圖如下:

左上圖腳前掌外側,包有一塊皮質材料,一定程度可以起到增強包裹性防止腳掌向外發力過度,前腳背外觀質感與ub19的鞋面類似,舒適度應該可以,但對於高腳背用戶不會很友好;

左下圖腳後掌外側,有皮質包裹,理論上增強後跟的包裹性,鞋帶穿孔在類麂皮面上固定性良好,但鞋帶孔太少而且集中,對於鞋身整體固定起不到太大作用;

右上圖腳後掌內側,也是由皮質包裹,鞋帶孔走雙孔串繞,對於外觀有所提升,但是實際綁緊性上沒提升,而且可能時間久鞋帶孔容易扯開;

右下圖腳前掌內側,只是織物面料包裹,而且一直延伸到足弓,對於激烈運動的籃球運動而言包裹程度大概是欠缺的。

鞋正面照樣子確實很不錯,但是鞋帶過於集中的問題凸顯,無鞋舌的套襪設計整體性更強,但主體大面積織物面料作為鞋幫鞋面還是堪憂。

中下圖是鞋內的情況,織物綿連裡面加了一層襯裡,實際類似於內外靴一體的設計,提升腳感是很不錯的,但由於內外靴都是軟結構的在包裹和支撐方面都不利。鞋墊前掌好像是粘合的我只能拿起後掌部分,可以直接看到下面的boost,鞋墊比較薄忘記照了。

右上圖用尺輕壓鞋後幫的皮質很軟可以完全壓下去,由右下圖能看到鞋後跟的支撐和包裹性就完全由外底橡膠延伸出的大概4.3cm的橡膠片來起作用,對於籃球鞋來講不夠用。

再看一下鞋底boost確實很實在,一大塊厚度最薄也有1.5cm厚的boost踩在腳底非常舒服,配備的boost的密度更像是pb的同款,比一般ub要低,更不用說對比ub19和hd的這種。

從右上圖能看到鞋外底也是一體的橡膠材質,採用「密集恐懼症慎入」的小方形顆粒增強防滑,防滑性能倒是還不錯;耐磨性我去年冬天兩三個月出門偶爾穿,「養生籃球」打了兩次試了試,基本看不出磨損,那就是耐磨還行;足弓除從外觀看不出有adidas家常用的torsion system,主要看兩個類似於「裡脊」一樣的凹槽做足弓的支撐和抗扭,實際抗扭性能很一般。

從右下圖能看到,才3.5kg對應的力就能讓鞋前掌彎曲成這種狀態,雖然彎折點在合適的位置,但是抗彎折能力還是較弱。

(2)Crazy BYW

熟悉adidas包裝的人,大概看到這個藍色三葉草包裝盒,就知道這雙鞋的定位路線應該是偏休閒的了,偏偏這雙鞋的外觀又是仿的當年天足系列,回想一下十多年前確實已經種草了天足的鞋,可惜每次到了要買新鞋的時候都出了一些更心水的明星款,我科的天足crazy8就一直也沒抽出機會買。

後來得知adidas復刻天足理念,混合如boost科技做出了byw,一直在等好價入手,這雙恰好價格還行,外觀挺不錯的,有種「千里一盞燈」的感覺。

adidas的跑鞋左右腳質量差控制的很是一般,但是籃球鞋卻控制的意外的好,這雙鞋輕量化做的更甚,單只不到420g,但除了boost非整塊減輕一定的重量外,整體鞋身的材料用料貌似縮的有點厲害(和買主板、顯卡、散熱器思路類似,重不一定好,但是太輕的話可能就會有問題)。

鞋的左右照線條很順的,鞋身的頭皮二層革、職務、pu混搭結構能比較清晰的看出來,右下圖足弓內側懸空有些多,即便是天足科技也會有一些許的擔心。

左上圖足弓和腳後掌內側,貌似是一個三明治結構,在織物面料外面壓合了一層「類旅行箱」材質的pu,再外側加上了硬度相對更高的厚pu板,這種結構對於足弓以及後掌內側的支撐會很強,鞋帶孔才用了彈力線的模式,用力繫緊鞋帶後會有自適應的小幅度調節;

左下圖腳前掌內側,在織物面料前用皮質加固,對於足前掌的內側支撐起到幫助,而皮質延伸到前腳背的大幅面積,也可以提升鞋面的包裹性;

右上圖足弓和腳後掌外側,織物加薄pu材料的結構,鞋帶孔的設計與內側相似;

右下圖腳前掌外側,織物延伸到前面替代了皮質的包裹,對於腳前掌外滑的包裹會減弱,可能會有問題。

通過鞋舌的顏色也大致能猜到鞋舌是獨立分離式的,鞋帶捆綁範圍較大,其中左下圖所示的鞋帶最前端一環有一個高彈性彈力帶替代鞋帶進行拉扯,可以有效增強對於腳背的包裹性。

中圖可以看到鞋後跟有一個提手,但是獨立鞋舌的話穿脫比較方便,提手作用就是擺設。鞋墊粘合在鞋底無法取下,鞋內沒有內靴的設計。

右圖可以看到用尺按壓鞋後幫中間位置會塌陷,兩側的pu支撐足夠,這個相比較ub19鞋後跟的heel frame少了兩槓的支持,後跟的包裹還是會差一些,但比前一款的harden預計要強。

大底才用了三塊的設計,足弓處明顯是由較厚的pu材質延伸下來,提升了鞋的抗扭性,我自己測試的外部抗扭較弱,內部抗扭較強。鞋底boost實際厚度約為0.7-1cm之間,外底的橡膠看著較薄,因為這雙鞋我沒穿過,所以不確定是否鞋底就是橡皮擦材質隨便就磨損的那種。

這雙鞋因為鞋底加入了pu材質,所以抗彎折能力要好很多,而且彎折點一就是前腳掌自然彎折位置。

仔細看一下鞋底的紋路,左圖表明前掌兩部分其中內側才用了環形水波紋加上小紋路顆粒(幾乎照不出來的那種),作為軸心腳轉身的話會有一些幫助,但抓地力不敢妄想,外側的斜粗紋人字紋是鞋底唯一還算看得過去的有抓地力的紋路,但是缺少明顯的陽文細人字紋,能給出的抓地力可能還是有限。

右上圖是後掌的紋路,也做了類似的環形水波紋,幾乎相當於是沒什麼紋路設計。

右下圖能看到前掌的兩個boost在非朝外方向做了透明包覆材質,可以保護中間的縫隙不會進石子而刮壞boost,同時也在向夾縫的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力,類似於byw x前掌boost全包覆的理念。

使用感受(模擬實戰的一些問題)

因為是自己用iphone來記錄,所以只能做定位watch遙控拍攝模擬的一些籃球實戰動作,來看一看這兩雙鞋是否能勝任實戰(打養生籃球久了自己也就很少做較大幅度的籃球動作了,僅用以下的來模擬示意)

(1)外觀及包裹感

Harden的這雙鞋外觀穿上看著有一些像老北京布鞋,舒適度很不錯,但是鞋帶有一個問題就是綁鬆了沒用、綁緊了勒腳,這種密集的鞋帶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byw的鞋帶捆綁後是適度不錯,但是總會有感覺偏松(可能和後跟有關,下文會提到),鞋帶給的長度太短了。

(2)保護和跟腳度


左上為harden的鞋跟,套襪口較矮,雖然通過鬆緊帶固定的還算牢固,但是一直有一種鞋要掉的感覺,而且這雙鞋即便是很緊的繫鞋帶也可以很輕鬆的像脫襪子一樣脫掉鞋。

右上為byw的鞋跟處,提手連帶鞋幫設計的多出來一圈,根本就沒有與腳貼合,跟腳感完全體會不到,但是由於鞋帶綁緊了鞋又不會掉下來,但是後跟離地時還是能體會到後腳跟和鞋跟分離開了。

左下為harden的崴腳測試,低幫鞋這個的鞋帶捆綁加上鞋後跟包裹較為一般,崴不崴腳看你運動天賦了。

右下為byw的崴腳測試,相對較高幫的鞋,腳踝雖然還是沒和鞋幫貼合,但是有崴腳的空間制約,崴腳可能性會小一些吧,不過這種懸空的保護如果崴了的話會比前者還要重。

(3)變速急停測試

左上為harden鞋的加速蹬地測試,因為前掌抗彎能力有限,基本上感覺腳前掌像是沒穿鞋在用力蹬地的那種彎折,如果運動較為激烈且有身體對抗的話有可能會發力過度導致受傷。

右上為byw的加速蹬地測試,使用還算正常,鞋底的pu不是很硬的感覺稍微有點彆扭,可能需要適應。

左下為harden鞋急停測試,右腳的前掌接觸地面發力往前摩擦,鞋還在腳的控制範圍內,腳背的鞋面也沒有對腳背產生過多的壓力。

右下為byw的急停測試,腳隨著鞋面一起有一些向前跑了,腳背的包裹感測試不及harden。

(4)鞋跟著地測試

上圖為harden的鞋跟著地測試,單腳發力用腳跟向下壓,來模擬前腳落地時的狀態,以及有對抗的漂移投籃、上籃可能會造成的落地情況,鞋身在控制範圍內較為穩定,鞋跟boost並未產生大幅的壓縮,鞋後幫和腳後跟略有摩擦位移。

下圖為byw的鞋跟著地測試,鞋跟抬起會產生離腳但落地跟腳程度可以,最大的問題是後跟的boost掌圓形的問題,導致後跟單落地時不穩,容易造成左右晃動,給腳部的控制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5)變向測試

本人身高較高、體重較大,因此並不會做小個子的那種很誇張的變向,就是簡單的一些相對使用的變向模擬,所記錄的都是右腳作為變向的蹬地腳時鞋的情況。

左上為harden鞋往左側變向發力時的模擬,鞋前掌外側的皮質對於前掌的包裹比較好,不會出現脫離保護的問題。

右上為byw的左側變向發力時的模擬,前掌外側缺乏支撐導致腳偏離過度,很明顯的從鞋面凸出,如過度發力可能有受傷風險。

左下為harden鞋右側變向發力時的模擬,鞋面內側會主要受力,較為意外的是雖然前掌內側沒有皮質加固,但織物面料給出的包裹性還是及格的。

右下為byw右側變向發力時的模擬,鞋身輕量化後整體結構有所變形,內側有皮質加固偏離度在控制範圍內。

(6)軸心腳轉身測試

還是如上所說,大個子的轉身一般之後的動作會少很多,通常是直接停球轉身傳球或投籃了,會和小個子的轉身過人技術有所區別。

左上為harden鞋前轉身發力模擬測試,鞋身因為是整體織物面料變化不大,前掌外側手裡可控,後跟外側略脫。

右上為byw鞋的前轉身發力模擬測試,鞋身變形較重,前掌外側外移比變向更嚴重,而且足弓內側pu會產生一定的壓迫感。

左下為harden鞋後轉身發力模擬測試,鞋身仍保持的較為好的狀態,鞋內側也沒有明顯的包裹不足。

右下為byw後轉身發力模擬測試,鞋身變形是目前測試最嚴重的,不過鞋對腳的位置控制仍處在保護範圍內。

適用性總結

結合上述的理論和實踐模擬,Harden ls 2 lace這雙鞋前掌鞋面包裹對於實戰鞋還算合格,但鞋跟跟腳程度較弱,最大問題是鞋底的抗扭和抗彎折很弱,且腳踝沒有保護,如果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下可能會造成發力失控進而受傷。此外,仍存在鞋身鞋跟支撐較差、鞋帶在局部區域過於壓腳面的問題,簡單的養生籃球不對抗的投籃還可以,實戰的話一定要慎重。

而crazy byw這鞋的問題相對更多一些,鞋跟不跟腳、前掌外側和腳背包裹性不足、足弓pu材質偏軟、鞋底後掌平衡失控都是比較重的問題,在有激烈對抗的實戰中都是給腳部造成傷害的大隱患。正如這雙鞋藍色鞋盒子的意義,crazy byw還是當純休閒出街鞋穿吧。

結語

Boost並不是全能的,因為過往的密度較低所以純boost大底會出現整體支撐較差的問題,當然經過一定的調校用在對抗性相對較低的運動上表現是非常出色的。Adidas過往和如今一直在銷售多款實用於實戰的球鞋,比如現在的harden4或者n3xt l3v3l等,也有像lightstrike這種新的更適用於籃球的材料面世,給了消費者更多更合適的選擇而不必糾結於某一款。

選擇鞋的時候也不是只在於是不是高科技、黑科技,而是選擇在自己需求的應用場景下能夠對腳產生充足的保護、同時也不會有不必要的潛在風險的產品。

如果運動是為了強身健體,鞋則應該是支持我們走下去的護航者,而不是領航者,更不是累贅。了解這條路,找到更合適的護航,走的會更平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