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官渡之戰告訴我們:獲得多大的成就,就要承受多大的煎熬

少年郎觀世界 發佈 2020-01-08T23:51:38+00:00

曹操劇照雙方勢力袁紹坐擁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盡有河北之地,地廣人眾,無後方之憂,兵力在十萬以上。

官渡之戰是曹操最引以為傲的戰爭之一,也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之戰。曹操以3萬左右兵馬戰勝袁紹十餘萬大軍,展現了曹操超強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領導能力。

雙方勢力

袁紹坐擁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盡有河北之地,地廣人眾,無後方之憂,兵力在十萬以上。

曹操占據了兗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定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勢力範圍大,但兵馬不足。關中諸侯多有觀望,南邊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東南孫策蠢蠢欲動,暫時依附的劉備也是貌合神離。處於四戰之地。

戰爭過程

袁紹打敗公孫瓚後,消除了後方的隱患,便有了南下爭奪天下的意圖。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調兵遣將準備南下攻打曹操。官渡之戰由此拉開序幕。面對聲勢浩大的袁軍,曹操與眾謀士商討後認為雖然敵眾我寡,但是己方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可以一戰。於是收集兵力,在各大要塞重點布防,主力軍則置於官渡,形成一條互相串聯的防守之勢。由於曹操布放得當,據險而守,且主力集中,有效地阻止了袁紹南下。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劉備起兵叛曹,占領下邳,屯據沛縣。劉備很快聚兵數萬,與袁紹聯合攻打曹操。曹操為防止被兩面夾擊,選擇主動出兵進攻劉備,並迅速占領沛縣,轉而進攻下邳,俘獲關羽。劉備隻身逃往河北。曹操和劉備激戰之時,曹操已經出動了精銳部隊。而袁紹卻選擇坐山觀虎鬥,按兵不動,錯過了大好戰機。曹操主力得以從容退回官渡,繼續堅守。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為尋求決戰,命大將顏良率兵渡河,進攻白馬,為主力部隊南渡黃河打通要塞。白馬岌岌可危。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曹操自知白馬的存亡關係整條防線的機動性,不容有失,他親率精兵北上解白馬之圍。面對敵強我弱的戰局,曹操沒有選擇正面迎敵。而是佯裝進攻敵軍後方,聲東擊西。顏良果然中計,分兵增援後方。曹操乘機回兵直驅白馬,袁軍大敗,顏良亦被關羽斬首。

袁紹得知己方大敗,而且曹軍主力就在白馬,立即派出文丑和劉備率大隊騎兵馳援,追擊曹軍。曹操見大軍殺來,迅速撤退,並沿途丟棄輜重誘敵。袁軍貪財,瘋搶財物,陣腳大亂。曹操率兵反殺,袁軍再敗。文丑死於亂軍之中(並非關羽所殺),劉備死戰得脫。曹軍順利退回官渡。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占優勢。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氣急敗壞的袁紹傾巢而出,親率大軍南下,一路攻城拔寨,撕破曹軍防守陣線。

建安五年(200年)八月。袁軍已經逼近官渡,曹操數戰失利,只得閉城固守,不敢出戰。由此雙方進入到了僵持階段。

在僵持階段雙方都異常煎熬,戰不能戰,攻又攻不破,糧草消耗嚴重,士氣日益低迷。這種情況尤其對袁軍不利,大軍出行宜速戰速決,久之則易發生變故。袁軍糧草消耗更快,後方補給又遠,很快便糧草不足,人心動搖。但是誰也不敢後退一步,誰敢撤退,必定被對方乘虛掩殺,必敗無疑。就像兩個人互瞪眼睛,誰先眨眼誰就輸了。

在最煎熬的時候,也是最考驗人心的時候,雙方都明白這點。明的打不了,只能暗地使壞。雙方互派細作,互挖牆腳。曹操的細作甚至在袁紹大營中發現己方數十人的投敵文書。

相持三個月,曹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連曹操自己也心生動搖。一日見運糧士兵疲於奔命,於心不忍,不禁脫口而出:「再給我15天,我定能打敗袁紹,你們就不用那麼辛苦了。」隨後曹操寫信給荀彧,商議要退守許都。荀彧回信告訴曹操萬萬不能退,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誰能熬過去,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再堅持不久,局面定有轉機。看到信後,曹操堅定了固守的決心。

果然不出荀彧所料,曹操苦等的轉機很快就來了。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紹後方終於送來了救命的糧草,得意忘形的袁紹派兵把糧草運往烏巢。謀士許攸認為烏巢易攻難守,不宜屯糧,袁紹不以為然,兩人發生了爭執。許攸一氣之下投奔曹營,獻計突襲烏巢。曹操採納,親率5千騎兵夜襲烏巢。就像大蛇被打到七寸,必定翻滾掙扎,袁紹一邊分兵救烏巢,一邊猛攻曹營。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趕來救援的袁軍看到烏巢被燒,就索性投降了。另一邊,曹營堅固,急攻不下。袁軍內部產生分裂,軍心動搖,大軍崩潰。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餘人。袁紹倉惶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抑鬱而終。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集團,北方再無人能和曹操抗衡。

戰後分析

官渡之戰進一步擴大了曹操的勢力範圍,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曹操審時度勢,縱觀大局,敢於和數倍於己的袁軍對抗。同時廣納良策,布防得當,才能與袁軍對抗一年有餘。再者曹操秉性堅韌,胸懷寬廣。發現內部生變,也不大肆追究,而是當眾焚毀投敵名單,人心歸一。即使自己信心動搖也不露於言表,反而自信鼓勵士兵,穩定軍心。

同時期的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到:「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