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不一定是胃的問題,也有可能是胰腺癌!3個辦法可以排查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發佈 2020-01-08T23:54:55+00:00

50齣頭的陳總,半年前老是感覺胃痛、胃部不適,以為平常在外應酬多,得了「胃病」,便在藥店裡買了點胃藥,吃了一段時間,感覺似乎好了些。

50齣頭的陳總,半年前老是感覺胃痛、胃部不適,以為平常在外應酬多,得了「胃病」,便在藥店裡買了點胃藥,吃了一段時間,感覺似乎好了些。

但過了大半年,症狀還是一直反反覆復,而且體重也下降了不少。這才去醫院檢查發現,腫瘤指標CA19-9偏高,懷疑是胰腺的腫瘤。進一步做上腹部CT發現胰腺體尾部一巨大的腫瘤,並且肝臟上也發現了轉移灶,屬於晚期腫瘤。

得知診斷結果之後,陳總怎麼也不相信:好端端的胃病,怎麼就成胰腺癌了呢?

注意:胃痛不一定是胃的問題,小心胰腺癌

胰腺的位置很特殊,位於腹部左上方,前面有胃,周圍有腸子等器官掩蓋,如果出現病證,就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腸胃病。原因有兩個:

一是胰腺的內分泌功能通過胰島分泌各種激素來實現,其中胰液是胰腺外分泌的產物,由胰腺腺泡和導管系統共同產生,如果胰腺出現問題,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胃部不適。

二是胰腺腫瘤在生長過程中會繃緊胰腺的包膜,讓包膜變得繃緊、緊張,而這種緊張會通過神經傳達到大腦,大腦發出疼痛指令後出現類似胃病的上腹部脹,被誤以為是胃病。

與一般的胃痛不同,胰腺癌導致的胃痛,初期顯示輕微的胃脹,隨著病情的進展,胃部疼痛加劇,當出現黃疸、脾腫大等症狀時,患者會迅速消瘦,這時候,可能已經是胰腺癌中晚期了。因此,警惕胰腺癌,一定要重視胃部不適!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因為它具有難發現、易轉移、難治療的特點。據統計,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僅為6個月左右,約3/4的胰腺癌患者在確診後1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經常胃不舒服,做什麼檢查比較好?

面對醫院五花八樣的檢查,很多人即使胃部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也不知道該做哪種檢查。一般來說,哪些檢查項目可以知道是胃病還是胰腺癌呢?

第一種是胃鏡。做胃鏡雖然有一定的痛楚,但也很重要,目前為止,在篩查胃部腫瘤手段中,沒有任何一種檢查方法可以替代胃鏡。胃鏡檢查的目的,是通過胃鏡直視胃部疾病,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胃鏡檢查也逐漸走向無痛化和舒適化。

第二種是腹部彩超。腹部彩超主要針對肝、膽、脾等部位不易發現的早期腫瘤,能夠提示胰腺包塊的位置和大小,膽胰管的擴張情況,腫瘤周圍主要血管情況,腹水程度,周圍淋巴結狀況以及是否有肝轉移等。

還有一種是磁共振成像。由於胰腺癌患者常表現為梗阻,磁共振成像能夠單獨顯示膽道情況,為術前詳細了解梗阻發生部位以及排除其他梗阻性疾病提供了影像學依據,增強磁共振血管造影術能夠提示血管侵犯情況。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2017年,我國每10萬人中,就有將近9人是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的死亡率也高達8/10萬,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惡性腫瘤第10名。因此早期診斷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對於胰腺癌高危人群來說,更要學會預防。

胰腺癌高危人群,包括:40歲以上的人群、長期吸菸的人群、有家族史、既往胰腺炎病史的人群、高脂肪飲食的人群。

醫生建議:胰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體檢,以便早期發現胰腺癌,贏得治療時間。

如何預防胰腺癌?

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不過可以證實的是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胰腺癌至關重要。

首先,糾正飲食。在飲食上儘量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類食物、煎炸燻烤類食物以及醃製類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保持營養均衡,但要避免暴飲暴食。

第二,改正不良生活習慣。還是要堅持運動,戒掉抽菸、喝酒、熬夜等不良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抵抗病菌的侵襲。

第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患者發生胰腺癌的幾率比較高,一定要定期做體檢,及時發現胰腺癌。

胰腺癌發病兇險、侵襲性強,病程短、進展快、死亡率高,還善於偽裝,我們一定要了解相關的知識,做好預防工作,撕破它這張面具!#清風計劃##癌症離你有多遠#

你是胰腺癌高危人群嗎?

參考資料:

[1]於瑩.胰腺癌如何治療[J].中華養生保健,2018,(12):41-42.

[2]陳亮.如何預防胰腺癌[J].中華養生保健,2017,(8):48.

[3]《這種癌症會偽裝不易被發現 5個胰腺癌「隱藏炸彈」》.央視網 .2018-11-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