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自古受人喜愛,仿古玉盛行,但追其源頭到底是何朝代

文藏玉器 發佈 2020-01-08T23:55:10+00:00

青玉龍首魚尾帶勾 宋 備註:紅沁 故宮博物院藏玉獸面紋飾件 紅山文化 備註:殘 故宮博物院藏 至於玉質的簋、羽觴 、樽等,都與相同造型的銅 、漆等器並存,表明在當時,或因擁有持身份的等級不同 ,同一造型的器物 ,可用不同的質材製作 ,而美玉常是眾多質材中,品級最高貴的一種 。

近年偽古玉大量出現 ,與近十餘年來海峽兩岸社會、經濟 、學術等各方面的發展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學者們論述仿古與偽古的文章已有不少 ,但對仿 、偽的定義,似乎尚未取得共識。對仿偽古玉風氣的萌芽時期,也有不同的看法。學者鄧淑革在玉委會會刊上發表的文章《仿偽古玉研究的幾個問題》中,有如下闡述。

曾有學者籠統地指稱新石器時代的玉斧 、商代的玉簋、東周的五羽觴、漢代的玉樽 、唐代的八瓣形玉杯 、瑪瑙獸首來通杯等,都是「仿古玉」 所仿的對象,是較具時稍早的石 、銅 、漆 等器皿,或西方的金銀器等。筆者以為這是值得商榷的說法 。因為新石器時代,也有不少厚亟且刃部有使用崩傷痕的玉斧 ,可知在較早的階段 ,王與石是同等地被先民選擇,用來製作工具、武器 ;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歷史時代早期 ,玉斧發展成表征身份的禮器,當時人們仍繼續使用石質工具 ,所以玉斧並非 仿古品。

至於玉質的簋、羽觴 、樽等,都與相同造型的銅 、漆等器並存,表明在當時,或因擁有持身份的等級不同 ,同一造型的器物 ,可用不同的質材製作 ,而美玉常是眾多質材中,品級最高貴的一種 。具有西方金銀器風格的器物則是中世紀時中西交流頻繁 ,雙方藝術風恪相互影響的物證 ,這屬於文化傳播的課題 ,並不宜統稱之為 「仿古玉」。

近年來 ,考古學界已有共識 ,即遺址的年代,只是遺物年代的下限。所以在殷墟婦好墓中,出土了紅山文化的玉飾。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中 ,頗多戰國玉器。研究古玉的同好們也都明白,玉質的不朽性及在古代社會中的珍貴性,使得歷代都可能用前朝遺留的古玉 ,或為殘片,或屬完器 ,再於器表加琢當代的紋飾,所以面對一件不會說話的古玉,無論它是出土品或傳世器 ,如何識讀它的歲月痕跡,則需要專業訓練的慧眼了。

據親自觀察過實物的專家告訴我,河南光山寶相寺春秋早期黃君孟墓中出土的玉人首蛇身飾 ,本是一件新石器時代末期石家河文化的人頭紋玉飾,曾經對剖為二,再加琢了春秋早期的紋飾;而山西曲沃西周晚期晉侯墓中出土的玉瓊,是將新石器時代晚期良渚文化的玉琮磨去主要花紋,留下眼睛部份的管鑽痕,再加雕了商代的動物面紋。

1996 年 6 月,在濟南召開的中國傳世玉器鑑定學術研討會上,大會安排觀摩的實物中,有一件山東五蓮張家仲崗西漢中期偏晚的墓葬中出土的玉璜,它的兩端雕著戰國晚期的龍頭,而兩龍頭之間的器表,一面琢西周時期的花紋,另一面雕春秋時期的花紋。當時就有一同參觀的學者推論,這是一件漢代的 「仿古玉器」。我個人以為 ,這件璜究竟是西漢中晚期的 「仿古」 王作呢? 還是曾經多次改刀加琢的歷代綜合物,尚待專家們仔細鑑定,整體考慮,漢代出現仿古玉器的個例 ,雖非絕不可能,但尚不是仿古風氣萌芽的適當時機。目前學術界較為一致的看法是 :仿古玉風氣的萌芽應始於宋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