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最被誇大的皇帝,嚴重透支國力,埋下很多危機的隱患

朱言文史 發佈 2020-01-08T00:15:16+00:00

《大明風華》中臨死的朱棣電視劇《大明風華》開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劇情已經發展到明成祖最後一次親征蒙古,兵敗之後,病逝於回師途中的相關事件了。


電視劇《大明風華》開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劇情已經發展到明成祖最後一次親征蒙古,兵敗之後,病逝於回師途中的相關事件了。在永樂時代,朱棣五次親征漠北是明朝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歷來評價爭議較大。

在傳統史家眼中,朱棣的五次親征是彪炳千秋的偉業。正德、嘉靖年間的史家高岱在其《鴻猷錄》中盛讚其「五出漠北,三犁虜庭」,「成祖北清沙漠,又以其時南定交趾,其威德所加,不過漢高遠哉?」袁永之的吹捧更是誇張,說「文皇帝躬擐甲冑,張皇師徒,窮追遐討,深入漠北,以靖胡虜。妖氛殘孽,盪焉廓清,幾無孑遺。乘輿所至,蓋漢武唐宗所不到者。」

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首先厘永樂初年明朝與蒙古的關係。明初元惠宗北遁之後,先避於開平,後逃至應昌。惠宗死後,北元國勢江河日下,幾乎喪失南下復國之可能。在朱元璋分封諸子的系統中,燕王朱棣坐鎮北平,負有防禦蒙古之重任,寄望他「張皇師旅,伐罪弔民,時刻弗怠,以成大業」。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之初,明廷於蒙古之間的關係其實還算不錯。兀良哈在洪武時期就已經內附,太祖就地設朵顏、泰寧、福餘三衛以羈縻之。「靖難之役」中,朵顏三衛還算朱棣麾下的主力,寧王朱權就是迫於蒙古鐵騎才被朱棣裹挾,加入叛亂。

朱棣即位後,「遂將大寧都司掣於直隸保定府,所屬營州等十數衛亦掣於畿內。寧王亦遷於江西布政司。卻將其地分與朵顏等三衛達子居住,除官降印,為我藩籬」。兀良哈三衛被遷至原先大寧衛的位置,與明朝建立互通有無的貢市制度,甚至還成為大明藩籬。

蒙古分裂為韃靼和瓦剌之後,其實兩方都試圖爭取明朝的承認和支持,根本無力發起挑戰。永樂三年(1405年),擁兵甘肅塞外韃靼平章把都帖木兒與另一蒙古將倫都兒灰率部眾5000餘人、馬駝18000投明朝,被賜名吳允誠,授右軍都督僉事事,仍率所部居涼州(今甘肅武威),後以功升都督,封恭順伯,「自是降者益眾,邊境日安」。

永樂六年(1408年),瓦剌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也遣使入貢,請以封號。第二年朱棣封馬哈木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順寧王,封太平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賢義王,封把禿孛羅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安樂王,分別賜予印誥。

東部蒙古的韃靼一直擁有元朝後裔的名分,但是長期以來早已為權臣控制。永樂六年(1408年),韃靼權臣阿魯台殺掉大汗鬼力赤,擁立了從中亞帖木兒帝國歸來的元裔本雅失里為汗。朱棣派遣使臣前去招撫本雅失里,在詔書中說:

可汗誠能上順天心,下察人事,使命往來,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漠北,彼此永遠相安無事,豈不美哉?

如果明朝與蒙古各方的政策都理性得當的話,「同為一家,使邊城萬里烽堠無警」的和平局面不是不能出現。但是,雙方的處理都有諸多不當之處。

永樂七年(1409年)四月,朱棣派給事中郭驥等人出使韃靼。朱棣遣使,本意可能是向韃靼宣示「天威」,但不想郭驥卻被本雅失里殺死。本雅失里幼年流落中亞帖木兒帝國,受到「仇明」情緒影響,又不甘心屈服於朱明王朝的「華夷秩序」,故而做出這種殺害使臣的事情。

郭驥之死引起了朱棣的震怒,「朕以至誠待之,遣使還其部屬,乃執殺使臣,欲肆剽掠,敢肆志如是耶?逆命者必殲除之!」朱棣決定對韃靼「殲除之」,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郭驥出使只是朱棣的一種手段,「如果不是為了冀求萬一僥倖詔撫收效,也只是為了獲得出兵的藉口」。朱言以為,這種說法多少是有點厚誣古人了,不能否定朱棣有建立和平關係的誠意,但是郭驥被殺很可能與明廷使者所表現出的上國傲慢有關。

永樂七年七月,朱棣派出靖難名將淇國公丘福率十萬精騎直趨蒙古,進行討伐。丘福大軍來勢洶洶,但韃靼人以逸待勞,本雅失里、阿魯台實施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策略,沉著應戰,而丘福這位名將又輕敵冒進,最後大軍陷入包圍,全軍覆沒於臚朐河,丘福本人戰死。

丘福敗死臚朐河引起了山西、遼東一帶的邊境危機,甚至出現了「韃靼軍去京不遠,皇都危窘」,遼東「王師畏韃靼,盡入城堡」的危險局面。本雅失里和阿魯台治下的韃靼汗國在此時勢力達到鼎盛,大漠南北,東至遼東境,似乎盡在其掌控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初,永朱棣親率五十餘萬大軍,自京師出發,三月初,由宣府興和出塞,征討韃靼。四月十六日,朱棣大軍過禽胡山,十九日駐宿廣武鎮。然後渡過大漠,五月初抵達臚朐河,賜名飲馬河。

據《明太宗實錄》記載,「本雅失里聞大軍出塞,甚恐,欲同阿魯台西走,阿魯台不從。眾遂亂,互相賊殺。本雅失里西奔,阿魯台東奔,餘部落亦離散」。

本雅失里和阿魯台面對洶洶而來的明朝大軍,都決定避其鋒芒,但是如何避敵,君臣二人意見並不一致。最後,本雅失里和阿魯台分道揚鑣,「永樂九年閏十二月,時阿魯台與本雅失里君臣已各部而居」。本雅失里逃亡西部,依附於察合台汗國;阿魯台部眾動搖,「欲降者半,欲戰者半」,阿魯台攜家屬遠遁,「棄輜重牛羊雜畜滿山谷」。

永樂八年的這一次北征在道義上也算說的過去,師出有名,而且最後的戰果也算說得過去,雖然成本與績效依然嚴重不成比例,畢竟在天朝,人命代價從古至今都不是什麼問題。明末談遷對朱棣親征有過非常中肯的評價:

上不勝丘福之忿,慷慨臨戎,出塞千里。觀其走可汗,敗太師,所俘斬史不著其數,則鹵獲亦甚微矣。異時馮勝、藍玉之功,於衛、霍有加焉。文皇躬秉黃鉞,曾未當其百一,故屢駕而未已也。

東部蒙古的阿魯台勢力暫時被壓制了,而西部的瓦剌則趁機壯大起來。永樂十一年(1413年),瓦剌軍進駐臚朐河,有進一步南進的可能。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朱棣率軍親征瓦剌,50萬大軍在在漠漠荒原上尋找瓦剌騎兵交戰。明朝軍隊君如大漠,猶如陷入無人區,瓦剌騎兵縱橫突馳,明軍根本無法得手。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下令:「望見塵起,不問旋風揚沙,及野獸騰踏塵起,及見死馬死牛羊等物,與牛羊駝馬等糞,並駝馬牛羊蹤跡,俱須來報。」如此一來,明軍便疲於奔命,未及交戰而早已疲敝不堪。直到六月初三,終於與瓦刺騎兵接上了陣。瓦剌軍只有三萬餘人,但是卻能抵抗住明朝50萬大軍,「幾危而復攻,故急還」。皇太孫朱瞻基甚至被瓦剌騎兵圍攻,險些喪命。

這場戰爭,明軍傷亡慘重,卻僅僅殺敵數千,如此慘勝,代價實在太大!

在此番大明對瓦剌的親征中,先前已經臣服於明朝的阿魯台充當了耳目作用,積極報告瓦剌軍情動向,並趁其新敗勢弱屢屢興兵,連連得手。永樂十九年(1421年)十月,實力逐漸恢復的韃靼向明朝發起挑釁,圍攻明北方重鎮興和,殺死了明將王祥。

朱棣決定再次親征,解決韃靼擾邊問題。但是,朝廷重臣戶部尚書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和刑部尚書吳中都反對再啟戰端。當時明朝國力已經被嚴重透支,朱棣即位以來,疏通運河、營建北京長達20年,徵發民夫上百萬,致使大批農田無人耕種;山東、河南、川西、陝西等地連年水旱災害不斷,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之前遠征安南、平定倭寇,幾乎是連年用兵,軍需供應緊張。

如果再動員數十萬大軍,糧草軍需如何供應?所以,官僚們建議朱棣對韃靼以防禦為主,不要勞師動眾地親征。朱棣對文官們的勸諫很不滿意,最後竟然將方賓、吳中、夏元吉三人投入錦衣衛大獄,另任英國公張輔負責軍糧事務。為了滿足皇帝開戰的需求,張輔設計了一個極度耗費民力的運糧方案,需用動員民夫23萬餘人、驢34萬頭,運糧37萬石。

永樂二十年(1422年)三月二十一日,朱棣率軍從北京出發,出擊韃靼,數十萬明軍結成若干方陣,步兵居內,騎兵居中,神機營居外,聲勢十分浩大。明軍的聲勢浩大,當然軍事行動的保密性也就無從談起。當明軍主力抵達宣府(今河北宣化)東南的雞鳴山時,阿魯台就已經聞風逃離興和,避而不戰。

七月,明軍到達煞胡原,所謂的戰果只是韃靼人丟棄的牛羊、輜重以及一些無法逃走的老弱殘兵,大明朝則付出了數十萬民夫的血淚,甚至生命。數十萬明軍搜索了兩個多月,始終不見韃靼主力的蹤跡,勞師靡餉,軍中糧草供應已十分困難。

無奈之下,朱棣只好下令撤軍。但是,在回師途中,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可能感覺不能無獲而返,竟然下令襲擊了與明朝並未發生衝突的兀良哈三衛,稱「所以羽翼阿魯台為悖逆者,兀良哈之寇。今阿魯台狼狽遠遁,而兀良哈之寇尚在,當還師翦之。」朱棣的突襲,將兀良哈三衛打得潰不成軍,其殘部流竄於屈裂兒河附近。但是,這一戰實質意義並不大,反而為自己多樹立了一個敵人。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朱棣親率30萬大軍又一次北征。這一次的遠征更無意義,在此之前的四月,阿魯台早已被瓦剌順寧王脫歡挫敗,人口、牲畜多被掠走,境況大窘。蒙古各部就這樣一直內鬥不休,根本無法對明朝構成威脅。朱棣北征,根本找不到目標,直到這年十月仍留駐萬全右衛,並沒有跨出外長城關隘,延至十月底不得不下詔班師。

多次勞師無功,朱棣也發出了「兵豈堪數動,朕固厭之矣」的哀嘆。但是,一心想要建立所謂不世之功,「一掃胡塵,永清沙漠」,從而彌補其篡位上台合法性不足的短板,不久之後,朱棣再一次親征漠北。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初三日,朱棣第五次離京北征,六月中旬抵達答蘭納木兒河。明軍在方圓數百里的山谷荒原上搜尋,沒有發現阿魯台一絲蹤跡。朱棣決定停止北征,「朕志定矣,其旋師」。七月十八日,朱棣回師途中病死於榆木川。

朱棣死了,蒙古問題並未解決,草原各部依然是大明嚴重的邊患。朱棣的征伐政策根本無助於解決蒙古擾邊問題,原本他可以置身於草原紛爭之外,坐收各部內鬥的漁人之利。但是,這位一心要建邊功的皇帝卻自作聰明地玩弄「以夷制夷」,不惜國力去征伐漠北,只是充當了蒙古各部內鬥的工具和炮灰,真正得利的漁翁卻是韃靼和瓦剌。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在其著《國榷》中說:

文皇帝始征虜,不寢處阿魯台不置也,亡何封阿魯台則征瓦剌,又亡何信瓦剌則征阿魯台,十年之間,乍臣乍叛,乍賞乍譴,在虎狼之虜不足責,而廟算互異,非所以昭威信於萬里之外也。

沒有天朝的能力和威信,偏要想建立萬國來朝的華夷秩序,這就是朱棣和大明朝悲劇的根源。永樂一朝,可以用「勞民傷財」來定論,五征蒙古、南伐交趾、七下西洋、營建北京,雖然不能一概否定,但都是耗資無數,都是天下民眾沉重的負擔。

對於百姓而言,可能那位「體肥重,且足疾」,但是能與民休息的仁宗皇帝朱高熾更值得期待。一將功成萬骨枯,普通人都只是獨夫暴君滿足自己虛驕夢想的枯骨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