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社區「4+7」處方誕生!帶量採購轉向基層,千億市場遭衝擊

健識局 發佈 2020-01-08T02:05:37+00:00

近日,東莞市莞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出了首張「4+7」藥品處方,這也標誌著帶量採購政策落地基層。圖/視覺中國隨著帶量採購全國擴圍,今後廣大的消費者不僅是在全國三甲醫院可以購買到物美價廉的藥品,更為關鍵的是,當「4+7」落地基層之後,解決了藥品同城不同價的問題,讓整個的醫藥市場已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基層社區的首張「4+7」帶量採購處方誕生。 據廣州日報報導,近日,東莞市莞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出了首張「4+7」藥品處方,這也標誌著帶量採購政策落地基層。

首張「4+7」藥品處方的購藥參保人是莞城街道的一位患者李女士(化姓),她患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疾病。醫生為她開具的處方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0.07元/片),瑞舒伐他汀鈣片(0.23元/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2.54元/片)。

這相比於以往,李女士今後的藥品費用將從原來的4474.9元/年,減少至現在的1036.6元/年,降幅達76.8%。

東莞市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科科長劉建榮表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大幅度降價,主要受益於「4+7」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擴圍。

圖/ 視覺中國

隨著帶量採購全國擴圍,今後廣大的消費者不僅是在全國三甲醫院可以購買到物美價廉的藥品,更為關鍵的是,當「4+7」落地基層之後,解決了藥品同城不同價的問題,讓整個的醫藥市場已無漏洞可鑽。

事實上,自4+7帶量採購試點執行以來,三甲醫院與基層市場的同藥不同價的問題已引發各級關注。

據健識局了解,從國家醫保局的部署安排看,未來至少對於通過帶量採購、醫保談判實現藥價、醫保支付價格統一。業內普遍認為,屆時院內合理用藥、處方外流等一系列改革新政也將真正成為現實,中國醫藥市場格局將迎來巨變。

零售藥店跟進4+7

重塑市場確保藥品同城同價

2019年9月,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聯盟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文件》,這也宣布了4+7帶量採購全國擴圍正式啟動。試點擴圍中選價與擴圍地區2018年同品種最低採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9%,與「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隨後,各省市衛健委、醫保局相繼發文,要求公立醫療機構跟進「4+7」帶量採購結果。但也在個別地區出現了產品價格倒掛的現象,原本在社區醫院或藥店長期購買的用戶,又返回到三甲醫院就診。

這也迫使跟進4+7帶量採購,成為零售藥店和社區醫院的選擇。12月10日,山東漱玉平民藥房發布通知稱,堅決執行國家醫保局政策,從即日起,山東全省1600餘家門店將統一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標價。

陝西怡康醫藥集團在三天之後也同樣宣布,其陝西全省1300餘家門店統一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標價,14個品種與醫院同品同價。同時,怡康醫藥還表示將繼續努力與更多中選品種相關企業進行洽談。

圖/ 視覺中國

同月,老百姓大藥房官微發文稱,正在利用全國布局的規模優勢,與各大品牌廠家積極洽談;堅決執行國家中標價格,全國22個省的超5000家門店與醫院「同藥同價」。

而此次「4+7」的首張處方在東莞開出,也就意味著帶量採購正式進入基層醫療機構。隨著4+7全國擴圍改革的深入,帶量採購將使得全國的藥品趨於同價。

業內普遍認為,在同藥同價、醫保控費、取消藥品加成等一系列政策的干預下,公立醫院將徹底放棄了追逐利潤的動力,未來處方外流市場將被激發。

中康CMH數據顯示,2018年零售終端全品類市場總體規模達3842億元。在處方外流刺激下,這一數值將翻倍,甚至井噴。

隨著藥品價格的動態調整,第二批帶量採購結果也即將公布,未來同城同價的政策無疑將在基層以及零售市場落地,這極有可能將重新建立藥品採購的評估,影響藥品配送和分包的銷售體系,重塑市場格局新秩序。

第二批帶量採購啟動在即

大批患者將從三甲醫院轉向社區醫療

就在「4+7」帶量採購全國擴圍之際,第二批帶量採購也正在啟動。

2019年12月,上海陽光採購網宣布開展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共涉及33個藥品,50個品規,並將於今年1月17日在上海開標。

相比於去年的帶量採購,第二批藥品採購談判的方向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肯定是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以價換量」最終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藥企勝出。

平安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帶量採購打破舊的利益格局,大幅節省醫保資金。「4+7」帶量採購可節約59.88億元藥品支出,比例高達76%。而聯盟地區的25個品種降價後的合計市場規模為不高於92億元,在降價之前的市場規模為371億元,節省278億元。

事實上,帶量採購正在倒逼零售藥店和社區醫院必須降低採購成本。有分析人士指出,任何一家機構不跟進進帶量採購都會面臨客戶流失的局面,若強行跟進,又要面臨利潤大幅縮水的挑戰。

毫無疑問,在醫藥政策收緊、客流下滑、經營成本升高等多重壓力下,基層以及零售市場將面臨著傳統盈利模式難以為繼的挑戰,整個醫藥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有分析人士指出,社區醫院今後可與三甲醫院組建成醫療聯合體,處理部分非危重病人的一般診療,而零售藥店生存的關鍵是,銷售三甲醫院常規之外的藥品,作為其重要的診療補充存在。

圖/ 視覺中國

在國家醫保局推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類(簡稱「DRGs」),醫保控費、按病種付費等政策的不斷推進,公立醫院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但其成本卻保持在原來的水平,因而,在財政沒有增加補貼的情況下,體量龐大、粗放經營管理的公立醫院所承擔的壓力不言而喻。

未來,無論是處方外流,還是雙向轉診,如何將病人安全、可靠地將病人合理的轉出,是每一家參加醫院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從第一輪實施效果上來看,在減輕醫保負擔的同時,為患者提供了更加質優價廉的藥品。2020年起,「帶量採購」+「國家醫保准入談判」仍是醫保部門對藥企進行大力度壓價,醫保基金「騰籠換鳥」的重要政策手段。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