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和下西洋到明末料羅灣海戰,看明朝水師衰落史

歷史密探 發佈 2020-01-09T03:42:27+00:00

明朝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樣的設定符合人們對於一個硬核封建王朝的所有幻想。

明朝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樣的設定符合人們對於一個硬核封建王朝的所有幻想。曾經的明朝水師也是十分強大的,明朝水師在明朝初期一度成為世界海上霸主。

明朝水師難逢對手的鼎盛時期

明朝是一個重視外交的國家,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就一直希望與鄰國搞好關係。只可惜,沿海地區一直不太平,倭寇、海盜一直都是禍患。

明朝水師起源於朱元璋的巢湖水師,曾是朱元璋兩大主力水師之一。明朝水師的鼎盛時期是十四世紀末到十五世紀初期,也就是明成祖時期。


當時的明朝水師,可以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2015年,明朝水師被美媒評為「世界史上最強五大海軍之一」,稱明朝的造船技術當時已經領先了歐洲一千年。裡面介紹了鄭和率兩百餘艘遠洋海船七下西洋的盛況,事實上,當時鄭和船隊只是明朝水師的一小部分。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水師達到鼎盛時期,一共擁有3800艘不同用途的船。龐大的水師船隊中,包含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還有400艘船駐紮南京,400艘漕船負責運糧。還有250艘大型船隻作為遠洋寶船,那是一支帶有海上護衛隊和警戒執法戰船的高機動性船隊,鄭和下西洋自然就是用的遠洋船隊。

《明史.鄭和傳》記載:"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

史料中的"大舶",就是指的遠洋寶船,作為遠洋船隊主體,寶船共有62艘,加上運送戰馬的"馬船"、運送糧食的"糧船",運送人的"坐船",以及用於作戰的"戰船",一共有兩百餘艘。可謂是浩浩蕩蕩,無比威風。鄭和的船隊,作為一個窗口向世界展示了大明國威。

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了非洲東岸。《鄭和航海圖》中記載了530個地名,50多條航線,這就是世界地圖最早的雛形。船員們積累了豐富的航海經驗,學到了一些先進的航海技術。鄭和的副將洪保和周滿比麥哲倫抵達南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早了將近一個世紀。英國皇家潛水艇司令的凱文·孟席斯曾稱中國明朝的鄭和,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72年。

明朝水師的戰鬥力和規模在當時都是世界領先水平的,十四世紀,還沒找到狀態的歐洲各國,想要撼動明朝水師的地位,簡直毫無可能性。儘管十三世紀馬可波羅的一本《馬可波羅遊記》,讓歐洲各國對這個"遍地黃金"的東方寶藏國家垂涎不已。但理智告訴他們,當時的他們也就只能看看。

明朝水師善用火器,這足以體現出明朝水上作戰的先進性。明朝人茅元儀所作的《武備志》中這樣描述明朝水師:

"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蕩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但可假次以嚇敵人之心膽耳。所恃者有二: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於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

由此可見,明朝人在海上作戰的戰術中對火器的運用有很獨到的見解。只可惜這樣的兵書,在乾隆年間被列為了禁書。

"帥不過三秒"的明朝水師在鄭和下西洋後進入快速衰落期

鄭和七下西洋,不僅與海外各國搞好了外交關係,使大明威名遠揚,而且還狠狠打擊了海盜和倭寇,維護了沿海地區的穩定和海上秩序。此時的歐洲船隊還不成規模,無組織無紀律。"地圓說"被歐洲地理界認可後,歐洲人對地球和海洋的興趣越來越大,哥倫布等人對地圓說深信不疑。


再說明朝水師,隨著鄭和下西洋活動的結束,明朝水師從十五世紀中期開始極速衰落。我為什麼用極速 二字呢?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慘狀:

一、守備力量空虛

嘉靖中期,沿海衛所嚴重空虛,廣州七衛缺額69.8%,福建鎮海衛缺額76.1%,作為明朝職業海軍的衛軍是明朝水師的主要作戰隊伍,因為待遇被層層盤剝,不僅俸祿被降到每月1石,還經常拖欠工資,於是吃不飽的衛軍紛紛選擇逃亡,沿海衛所變成了一個個空殼。有想法的士兵都逃亡了,剩下的也不乏一些士氣低落,朝三暮四之輩,戰力大不如從前。

二、裝備老化嚴重

海軍人數減少的同時,艦船也在加速老化。舉個例子:浙江船隊在明朝十五世紀初期有七百艘戰船,到了十五世紀中期只剩下不足四百艘,到了十五世紀末期只剩一百多艘,而到了十六世紀初期僅剩三艘。戰船的造船技術幾乎停滯不前,用舊船拆下來的材料重新利用也是見怪不怪。

三、海防線的收縮使明朝海防系統自動瓦解

仁宣之治,明朝進入一段以休養生息為主的時期。因為倭寇和海盜禍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明朝海防線開始收縮,大型戰艦也停止建造。明朝對海洋喪失了興趣,召回遠洋船隊,島嶼基地廢置。從此,明朝水師龐大的海防系統自動瓦解。"禁海"政策的實施,使海外各國與明朝的通商嚴重受阻。

衰敗原因分析

明朝水師的衰敗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為:

一、明朝並沒有把太多精力放在海上

首先,中國是一個以內陸為主的國家。雖然沿海有倭寇,但是對抗蒙古高原的遊牧騎兵才是當時的重中之重。明朝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對北部內陸地區的作戰上,人口中心也在北方,所以對沿海地區越來越不重視。自然,對海洋也是越來越不重視。明朝中期,無論是皇帝,還是官員,只要有資金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削減水師用度,以作填補。現在看起來這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但是大明絲毫沒有感受到任何不妥。

1425年,下西洋活動停止後,經費被用作了皇室成員的賞賜。

1436年,削減大明水師戰艦的製造數量,經費居然被用於修建皇家陵園。

二、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過度自信,缺乏海權觀念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封建統治下的統治者的極度自信。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鄭和下西洋轉了一圈,並未發現任何能與大明抗衡的國家,所以沒必要在意那些海外小國。


鄭和空有一腔對海上探索的熱血,面對的是一個嚴重缺失海權觀念的封建王朝。他們認為海外的世界太大了,完全沒有必要在那裡浪費精力。鄭和曾有機會控制馬六甲海峽,錫蘭和爪哇等地的主權,從而主導亞歐航路。但是,明朝對於這樣的海上戰略要地選擇了放棄。如果控制了這些地區,葡萄牙想進入遠東連門都沒有。

海權意識淡薄,中國中心論,內陸地區的戰亂,對水師的不重視使大明水師在十五世紀中期極速衰落。

三、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十五世紀,歐洲各國對海上的探索熱情越來越興盛。葡萄牙王子創立了一所航海學校,培養了一批繪製海圖的人才。靠著繪製的海圖,他們到達了一個又一個的地方,並霸占了這些地方。

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歐洲人開闢了一條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環球航線,這個時代被稱為"大航海時代"。


明朝在鄭和下西洋之後,就停止了對海洋和未知地域的探索,但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這樣的海上霸主,卻一直覬覦大明這個東方的寶藏之地。

大航海時代後的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明朝水師比較有代表性的對外海戰:

一、十六世紀初對葡萄牙的海戰

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擁有絕對的發言權。明正德16年和嘉靖元年,葡萄牙在廣州地區與明朝水師進行了兩次戰爭,分別是1521年的屯門海戰和1522年的西草灣戰爭。葡萄牙企圖用武力迫使明朝開關貿易,但是兩次戰爭葡萄牙都以失敗告終。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明朝水師在十六世紀極速衰落,但是對付當時的歐洲海上霸主還是很輕鬆的。在打葡萄牙的戰爭中,雖然明朝大獲全勝,但是西方的武器已經領先明朝很多。明朝對在戰爭中繳獲的佛郎機火炮、西洋火繩槍在戰後進行大量仿製,使明朝水師戰力在明朝後期又有了些許回升。

二、十六世紀末聯合朝鮮痛擊日本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明朝水師聯朝抗日,全殲日本艦隊,使倭寇在此後的三百年里再也不敢造次。

三、十七世紀對荷蘭的戰爭

十七世紀,自1581年荷蘭脫離西班牙後迅速崛起,鼎盛時期有一萬五千艘船隻,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成為新一代的歐洲海上霸主。


天啟二年(1622年),荷蘭艦隊開始對明朝發起挑釁,荷蘭僅用七艘軍艦和九百海軍就鉗制住了明朝水師,使之不能出動。為驅逐荷蘭人,明朝對荷蘭發起澎湖之戰。僵持近兩年後,天啟四年九月,明軍共出動兵船兩百艘,一萬海軍,交戰七個月才將荷蘭人趕出澎湖。

《澎湖廳志》中這樣描述:"(紅木埕城)炮樓堅緻如鐵,巡撫南宮益,遣兵攻之,賊首高文律拒守不下,官軍以藥轟之,樓傾下海。"

由此可見,荷蘭工御防事固若金湯,此時的明朝水師已經大不如從前了。彼時明初那支可以氣吞山海的大型艦隊,早已不復存在,明朝水師在明朝後期已經成了一個小小的海上防禦船隊。

1633年的料羅灣海戰是明朝最後一次與荷蘭作戰。此時距離大明滅亡只有十一年,明朝在經歷了連年的天災之後,經濟虛耗,國力衰敗,統治腐朽。荷蘭的武器已經領先明朝很多,1633年7月,荷蘭台灣總督普特曼斯親率十三艘荷蘭戰艦突襲明朝沿海,要求明朝停止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貿易,只與荷蘭進行貿易往來。


要注意的是,這次明朝水師的作戰與以往不同,因為主力已經變成了被明朝招安的海盜頭子鄭芝龍。鄭芝龍曾建立起一支民間的海上武裝力量,在明朝後期,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料羅灣海戰明朝險勝。如果沒有鄭芝龍的五十艘大型帆船,明朝水師的一百艘小船必敗無疑。這一百艘小船,被鄭芝龍直接點燃做成火船,作為敢死隊直接沖向龐大的荷蘭戰船。

料羅灣海戰的勝利,是大明水師的一次迴光返照,雖然勝利了,但實際上此時的歐洲海軍實力已經遠超明朝。

明朝時期戰船發展

一、停滯不前的明朝戰船建設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明朝的造船技術達到巔峰,與同時期的世界各國相比,明朝的寶船可以稱為"巨舟"。但是,從宣德年間以後,明朝隨著海上活動的結束,便不再大量造船,船隻逐漸轉向小型化。幾十年後,造船的工匠老去,甚至連手藝都沒有穿承下去,因此,建造大型船舶的技術逐漸失傳。

二、西方戰艦的迅速發展

大航海時期的西方國家,由於海上活動的頻繁,在互相爭奪地盤的過程中,大大加速了他們造船技術的發展。15世紀到17世紀,西方流行的蓋倫戰艦,是一種大型三桅帆船,具有兩層甲板。15世紀末,歐洲的戰艦就能載重千噸,可承載數十門的大炮。


歐洲各國在爭奪海上主權的過程中,互相借鑑,17世紀初,荷蘭已經能借鑑西班牙無敵艦隊造出可以承載20-30門大炮的疾行戰艦,具有高機動性,阻力小,載重大且靈活的優點。如此先進的戰艦和海上作戰技術,才使荷蘭有了對抗明朝水師以少敵多的底氣。

《明史.卷三二五.和蘭傳》中描述荷蘭新型戰艦:"舟長三十丈,廣六丈,厚二尺余,樹五桅,後為三層樓。旁設小囪置銅炮。桅下置二丈巨鐵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

三、武器發展存在懸殊但並不致命

在武器裝備上,從十六世紀開始,明朝火器研究的熱乎勁就過去了。西方對此投入大量的精力,逐漸趕超明朝,取代了明朝火器世界第一的地位。雖然明朝在繳獲了西方的佛郎機大炮和紅夷大炮後,對其進行仿製和改進,在武器上並沒有落後西方太多。但是無奈明朝的造船技術太落後了,這是絕對的硬傷。


曾經的海上霸主,最終成為一個沉入海底的傳說

明朝曾經擁有一支足以震撼世界的強大船隊,武器、船隻、海軍數量、戰術都遙遙領先。但是,明朝對海洋主權和水師力量的淡泊態度,使大明水師實力急速下降。當然,這與封建制度的局限性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明朝海上霸主的地位最終被後來居上的歐洲國家所取代,在這種情況下是必然要發生的。



所謂此消彼長,歐洲國家對海洋和未知區域的探索一直保持著高度的熱情,這使他們在互相角逐的過程中實力越來越強大,最終在軍事實力、戰略戰術、武器裝備、造船技術等各方面都遠遠的超過了明朝。

明朝水師,這個曾經的海上霸主,就像一個傳說,被時代的洪流捲入了海底!

參考文獻:

《明史.卷三二五.和蘭傳》

《澎湖廳志》

《明史.鄭和傳》

《武備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