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改革要求 資本市場高校系加速「瘦身」

光明網 發佈 2020-01-09T03:52:39+00:00

新年伊始,即可明顯感覺到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正在加速,山東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旗下的上市公司均在近日披露方案。

新年伊始,即可明顯感覺到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正在加速,山東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旗下的上市公司均在近日披露方案。

早在2015年,中央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文件就提出,要逐步實現高校與下屬企業剝離。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印發,要求推動高校所屬企業清理規範、提質增效,促使高校聚焦教學科研主業。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工作原則,校企改革擬分兩步推進:2018年選取部分高校先行試點、總結經驗,2020年全面推開,原則在2022年底基本完成高校與所屬企業的改革任務。

2018年開始試點之後,的確有相當數量的高校拿出了改革方案,但真正落地實施並完成的案例並不多。若按照上述要求,2020年是關鍵之年,校企改革將會有實質性的、大跨度的進展。

近期披露的高校改革案例中,將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無償劃轉給地方國資的方式明顯增多,無需交易對價,用行政的手段落實校企改革,阻力較小、便捷迅速。如山大華特2019年12月30日公告,山東大學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無償劃轉給山東國資委下屬企業。僅僅4天之後的2020年1月3日,高校第一股復旦復華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復旦大學擬將所持公司全部股份無償劃轉至上海市奉賢區國資委下屬企業,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在這所大學之前,僅有中山大學採取了類似方式,將達安基因的控制權無償劃轉給廣州國資下屬企業,其最早披露的時間是2019年10月。

在山大華特、復旦復華的公告中均提及,無償劃轉為了完成校企改革。達安基因也在公告中表示,無償劃轉的大背景是中央全面深化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三家上市公司均認為,無償劃轉有助於促進地方國企與高校之間的資源整合,有利於雙方合作。不過,未來發展能否共贏,還有待實踐驗證。畢竟,高校體制與地方國資體制有諸多不同,校企能否適應,地方國資能給予上市公司多大的支持,都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最新的校企改革案例在清華大學,其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辰安科技1月6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18.68%的股份,實施後將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清華大學校屬企業較為龐大,控制8家A股上市公司。清華大學作為首批試點單位,校內各系在很早之前就拿出了較為市場化的校企改革方案,進度最快的是同方股份,中核資本64億元受讓21%股份的交易已經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原則同意。

清華大學校企改革主要有三種方案,一是以公開掛牌或公開徵集受讓方、協議轉讓的形式,減持大部分股份,以使自身失去控股權;二是清華控股曾試圖為紫光集團引入其他投資者,以實現共同控股,最終失敗,當前無進展;三是清華控股擬為啟迪控股引入雄安新區管委會,使上市公司成為無主狀態。

在之前,高校系上市公司的總市值曾達到約3000億元,總資產近4000億元。可以預見,在校企改革方案不斷推出的情況下,這一規模會急速縮水,高校系將快速瘦身。

作者:於德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