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朝的宮廷羊腰子粥上找到了射鵰英雄傳黃藥師的原型

拿搔醬汁 發佈 2020-01-09T04:20:25+00:00

記錄在古書中的宋朝宮廷藥膳—羊腰子粥在南北宋之際,有一道藥膳,做法簡單,烹製時間快,但腥臊無比,膻不可聞。

記錄在古書中的宋朝宮廷藥膳—羊腰子粥

在南北宋之際,有一道藥膳,做法簡單,烹製時間快,但腥臊無比,膻不可聞。

為什麼要寫它,因為翻《太平聖惠方》時,不小心做了這道菜。北京的瑟瑟寒冬里,我被迫開窗通風了兩個小時。

古今第一腥臊粥,宋代大長今王懷隱極力推薦過的太平羊腎羹。

(註:這個羹是把小米加入羊肉,羊蠍子和羊腰子三種膻味的肉原湯中熬製成羹,類似今天的粥。)

味道不咋地,背後IP來頭大。

一個是宋太宗趙匡義欽點王懷隱做的御用藥膳。

另一個是這道羊腰羹身上還有一首聲名大震的賦。



此粥出現的背景:宋朝是中國餐飲業的爆炸期

唐宋疊代以後,宋朝取消了唐代的市坊分離政策和宵禁,宋朝市井生活指數突飛猛進,勾欄瓦舍酒肆腳店橫行,餐飲業出現煎烹炒炸的空前技術爆炸,一個現代人回到當時的汴京,除了一些高科技享用不了,應該不會有其它的不適應感。

跟民間食物高熱量化加工熱情相對的,是深宮大院裡的飲食在向藥膳方向發展。

藥膳的蓬勃,和唐代的一次觸及靈魂深處的思想革命有關係。


在隋代,佛教地位比道教更高,到了唐朝,中央帝國的最高領導人向老子滴血認親,道教突然就掌握了整個帝國的宗教話語權。

道教地位的拔升,帶來了兩個附加的影響。

一個是和佛教相比邏輯體系的缺失,讓道教前言不搭後語的瑰麗想像力波及到社會,造就了大詩仙李白。

另一個是私底下岐黃之術的興盛。中醫的學術問題從此開始走入皇家視野,開始系統化。


大長今王懷隱本身也是由道入醫,後周時期就和後來的宋太宗趙匡義相逢於微時,趙匡義燭光斧影詭異的即位後,心念道家的岐黃之術,說你還是不要出家了,來朕的身邊。於是王懷隱與翰林醫官院副使王佑、鄭奇和醫官陳昭遇等,共同編纂這部大名鼎鼎的《太平聖惠方》。


宋朝的太平羊腎羹--本文標題中的羊腰子粥

太平羊腎羹就出自這部《太平聖惠方》。它做法簡單,幾乎沒有任何去腥的醃製和烹炒工序,簡單來說,僅有蔥姜入味,清湯羊蠍子肉羊腰粥。

臊歸臊,但據說對腎氣虛冷有奇效。


羊腰子粥和黃藥師有什麼關係?

在中醫吃啥補啥,吃一切補一切的樸素世界觀下,太平羊腰羹橫空出世,擔負了宋朝國祚三百一十九年來強身健腎的使命。

尤其是有宋一朝的男性文人。

辛棄疾在浙東為帥的時,正在享用這道口味奇特的羊腰腎羹,粉絲劉過前來拜訪,當時劉過不過一介布衣,門房不讓進,劉過在門外大吵大鬧, 辛棄疾大怒,旁邊朱熹、張栻聽說是劉過來了,趕緊說這個人可以,能寫詩會打架。辛棄疾就放進來,讓劉過以羊腰子湯為題,以流字為韻。

現場寫詩,規定韻腳,這個難度就比較大了,難度係數超過曹植七步。

劉過卻脫口而出「拔毫已付管城子,爛首曾封關內侯。死後不知身外物,也隨樽酒伴風流。」

拔毫已付管城子,管城子是毛筆,拔毫就是拔羊毛。爛首曾封關內侯,《後漢書·劉玄傳》說,劉玄寵韓夫人,韓夫人的父親就因而專權,濫封官爵,連伙夫——廚子也封關內侯,時人以爛羊頭關內侯諷刺。

死後不知身外物,也隨樽酒伴風流。妥妥帖帖地壓在平水韻的十一尤韻上。妙到豪巔。

辛棄疾一聽,高手,從此與劉過成為莫逆之交。


楊過的原型人物

多說一句,劉過這個人很有意思,詩情豪邁,文武兼修。更重要的是,他叫劉過字改之。

這個名,這個字,是不是很耳熟,沒錯,劉過就是神鵰俠侶楊過的原型人物。

金庸寫武俠小說是為了《明報》流量的長期連載,很多人名和門派名稱信手拈來,古今都借,不講究。比如天龍八部里縹緲峰上的逍遙派,名字和門派特色設置,都是借用公元前300多年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建立的逍遙學派。

劉過一生沒有官職,性格豁達,行事乖張,都比較符合楊過的人設。


但問題來了,如果劉過劉改之是楊過原型,那麼黃藥師的原型是誰?

「黃藥師聽他這幾句話,說的斬釘截鐵,怔怔的忘了他一陣,突然抬起頭來,仰天大笑···《神鵰俠侶》」

回想一下剛才倆人一起吃羊腰子的場景。你品,你細品。

黃藥師,辛棄疾。「黃、青、赤、白、黑」,「辛、酸、苦、甘、咸」。「藥師」,「棄疾」。

破案了啊,同學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