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亞文化」,別讓年輕人近鄉情怯

中國青年網 發佈 2020-01-09T05:14:05+00:00

張曦春節未至,社交媒體倏忽響起的《財神到》《恭喜發財》等熟悉的旋律,足以讓春運搶票中的年輕人猛然間顫抖不已。

張曦

春節未至,社交媒體倏忽響起的《財神到》《恭喜發財》等熟悉的旋律,足以讓春運搶票中的年輕人猛然間顫抖不已。

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被賦予太多吉祥的意義,時光飛逝,許多曾經「盼過年」的孩童已長大成人,成了「怕過年」群體中的一員。多少匆匆的腳步,思鄉的情懷,在靠近家鄉的那一刻,變得五味雜陳。

許多在城市職場打拚的年輕人,每逢過年回家,都要默默承受財產的流失、攀比的傷害、逼婚的壓力、「逆耳」忠言的扎心……患上了「春節社交恐懼症」。

「沒達到七姑八姨羨慕的高度,沒累積出父母引以為傲的資本。」「問完對象問房子,工資還要再補刀;沒完沒了發紅包,送禮還要有技巧;為了顯得混得好,只好咬牙買個貂。」「眾多親戚,要做到一視同仁,萬不可厚此薄彼,傷了情面……」

曾幾何時,「房子、票子、孩子」成了親戚眼中「出息」的標籤,有車有房,兒女雙全,便仿佛站在了人生巔峰。如此價值觀,混淆了「過程與結果」的順序,卻能大面積、迅速得到擁躉,形成一股春節「亞文化」潮。對於歸家青年而言,更渴望得到親朋好友對自己眼界、見識、能力提升的肯定,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物化奮鬥經歷。

捅破城鄉差異的窗戶紙,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雙方共同語言的缺失、共情能力的空白,看似生活在同一空間,卻不在同一維度。城鄉發展不均衡,如今慢慢更多體現在雙方的話語體系不平等,文明差距不斷擴大。

親情是人們身心疲憊後的避風港,交流的隔閡,需要雙方共同打破。年輕人要主動見識地方新風貌,老一輩要了解時代的新發展理念。面對家鄉父老的「靈魂拷問」,年輕人要多一些理解與寬容,不要過度敏感;父母長輩在詢問時,也要具備一定的話題「邊界意識」,而不是只顧著滿足自己的需求與面子,而忽視年輕人的感受。(刊於《半月談內部版》2020年第1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