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有奔頭 農民更幸福

南京日報 發佈 2020-01-09T06:29:58+00:00

員劉列 南報融媒體記者 吳彬攝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

高淳菜農在對收穫上來的有機蔬菜瓜果進行分揀包裝。通訊員 劉列 南報融媒體記者 吳彬攝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5年來,南京始終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託,緊扣農業農村現代化「帶好頭、領好向」的殷切期望,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圍繞「四化同步」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努力在城鄉融合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在農村集體經濟建設上開闢新途徑,在促進農民增收上挖掘新潛力,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上邁上新台階,走出了一條具有南京特色的農業農村發展新路子。

農業現代化,創新發展是第一動力。只有依靠體制機制創新,才能破解誰來種地、地怎麼種、新農村誰來建的現實難題,激活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南京充分利用大都市周邊區位優勢,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初步構建起以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精品園藝、經濟林果、健康畜禽和特色水產為代表的六大產業,培養出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一批新型經營主體,打造出一批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和農產品品牌。在這片熱土上,都市現代農業方興未艾,美麗鄉村創出南京新名片。

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是必由之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才能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補齊「三農」發展短板。南京堅持以「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城市功能定位為指引,不斷優化「南北田園、中部都市、擁江發展、城鄉融合」空間布局,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城鄉公共服務日趨均等。5年來,我市初步建立覆蓋城鄉、服務全民、功能完善、方便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郊區與主城、農村與城市的時空距離不斷縮短,城鄉融合程度的持續深化,補齊了農業農村的發展短板,為農業產業多樣化、現代農業功能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於向改革要活力。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南京遵循「確權、賦能、搞活」基本思路,大膽探索創新,穩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盤活農村資源要素,率先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等制度改革,為全省乃至全國「三農」工作提供了南京經驗。這一系列改革舉措,有效激發了農民的創新創造活力,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也讓廣大農民擁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作為長三角地區特大城市,南京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空間擴張、城鄉融合加速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新的機遇。站在新的起點,面對下一個5年,我們要牢牢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統籌推進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幸福農民同頻共振,推動新時代「三農」工作再上新台階,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