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討「宦官專政」現象下的明朝政治制度偏移

老易說事 發佈 2020-01-11T07:38:21+00:00

當然,這不是一篇說教式的歷史文章,我也相信每個人對於「宦官專政」這個歷史現象,尤其是明朝這種普遍現象,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和思考。


太監,古代宮廷中供皇宮貴族使喚、被閹割了的男性,當他們有了官職之後,又稱「宦官」。這是中國封建制度下的「特有產物」,原本也是一群可憐人,畢竟連「做人」的基本的權利和樂趣都被剝奪了。可就是這樣一群畸形的群體,卻屢屢在中國的歷史上製造或者催生了一幕幕匪夷所思的場景。

如果我們現在再來回想歷史上「太監那些事兒」,一定會有幾分荒唐可笑的感覺。然而太監作為一群特殊群體,雖然不能像一個正常地人去擁抱生活,但是人的七情六慾卻是依然存在的。正是在各種慾望的刺激下,歷史上所謂的「大太監」是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歷朝歷代都有「名傳千古」的大太監誕生。

但是,如果說中國的哪一個朝代的太監「成材率」最高、「冒尖」最厲害?我想,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明朝

事實上也確實如大家所猜想的一樣,明朝確實是中國歷史上「宦官專政」最嚴重的一個朝代。而尤為有趣的事,明朝恰恰是中國歷史上從開國皇帝就明令禁止「宦官參政」的朝代

為什麼明朝的政權走向會與朱元璋最初的政治制度大相逕庭呢?是子孫的不肖?是子孫的無能?還是這些太監有經天緯地的才能?抑或是「宦官參政」是一種政治需要?

01、朱元璋有多痛恨太監?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草根皇帝,其最終能夠君臨天下,是其一歩一個腳印打出來的,所以朱元璋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得國最正」的皇帝。但是這特殊的出身和獲得皇權的經歷,就註定了朱元璋對於皇權的控制是非常謹慎的。這方面參照朱元璋極其殘暴地清算功臣、反貪反腐,就可以略見一斑。畢竟這是人之常情,只有真正得之不易的東西,才會倍加珍惜,以至於偏激到「無法容忍任何人的窺探」。這和趙匡胤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有異曲同工之妙。

朱元璋雖然沒有飽讀詩書,但是經歷各種層次生活洗禮的他,對於歷史和人性都是有獨到而深刻的見解的。話說,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八月,在討論如何確定內侍官職時,朱元璋道出了對於太監以及宦官的真實看法:

明太祖嘗謂侍臣曰:「朕觀《周禮》,閽寺不及百人。後世至逾數千,卒為大患。今雖未能復古,亦當為防微之計。此輩所事,不過供洒掃,給使令而已。若求善良,百無一二。用為耳目,即耳目蔽;用為心腹,即心腹病。馭之之道,但當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則驕恣,畏法則檢束,自不為非也。」(據《昭代典則》)

於是乎,在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五月,有一個內侍官因久居宮中,偶而言及政事,當即被明太祖遣送回鄉下,並令終身不得敘用。朱元璋對諸臣說:此輩日在左右,其小忠小信,足以固結君心。及其久也,假竊威權,以干政事,遂至於不可抑。自古以此輩亂者多矣。今立法不許寺人干預朝政,決去之……

為此,朱元璋還特意鑄了一個大鐵牌,上面刻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放在宮門之中。由此可見,朱元璋是有多麼的不待見宦官。這也體現了朱元璋在政治上的憂心忡忡

為了徹底斷絕宦官干政的可能,朱元璋又想了一些務實管用的招:不許內臣讀書識字;不得與百官私通往來;甚至不允許太監攬私活、弄兼職、搞聯誼……

有了這一連串的措施,明朝初期宦官地位得到大大的降低,權力降低到了極點。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撒手人寰不久,他殫精竭慮而創立的政治制度就開始出現了裂縫,而他特意設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大鐵牌,最終也大宦官王振於正統七年公然毀壞。真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02、明朝第一個專政的宦官是誰?

王振,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1449年,出生在明朝的蔚州,也就是在現在的河北蔚縣,讀過些經書,也做過教官,但是因為看自己中舉人無望,便自閹入了宮。據歷史上記載,王振本人狡詐,善於察言觀色,伺察人意,服侍的皇帝是明英宗,王振也是大明王朝出現的第一個專權亂政的宦官

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繼承皇位,改元正統。可年僅九歲的他沒有辦法管理朝政,於是便讓他的祖母垂簾聽政,內閣大臣共同商議國事。王振成為司禮監太監,這件事就是王振宦官專政的開始。開始時有太皇太后在,王振並不敢十分的放肆。可是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去世後,王振便開始蠢蠢欲動了,大肆的動起手腳來。

他派人盜走了明太祖的「禁止宦官干政」的碑,沒了那張鎮鬼的符,王振的底氣和膽子就大多了。

王振作為明英宗的貼身宦官,出任宮中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是最受器重的一個,也是替皇上掌管內外一切事宜的人。王振長時間跟在明英宗身邊,早就練就一雙善於察言觀色的「火眼金睛」,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揣摩,他早就對明英宗的喜好瞭然於心。明英宗本就不是賢明的君主,王振投其所好的迷魂湯讓他甘之若飴。所以他也就放手讓王振去折騰,至於他祖宗朱元璋的那塊碑不是早就不見了嗎?誰管那麼多呢?

王振利用明英宗對他的寵信,勾結大臣,培植黨羽,結交盟友,勢力越來越大,後來更是一手遮天。原本,最開始的明朝文武大臣是恥於和太監為伍的,但是都架不住王振的「雙管齊下」,一手打壓,一手拉攏。事實上,歷史上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歷史上反對宦官最激烈的往往是文官集團,但同時和宦官走得最近的往往也是文官集團。

王振一邊利用權力結黨營私,一邊清除異己,很快明朝的政治大權就旁落到了王振手裡。由於身體上的限制,太監們在掌握權力之後,往往只會通過「酒色財氣」四個字的後兩個字來實現權力的變現。一邊大肆貪污來斂財,一邊擾亂朝政來刷存在感。

王振專權,在歷史上也被稱為王振用事或者是王振擅政。王振大攬權力,直接中斷了「仁宣之治」在明英宗身上的延續和發展,對明朝的朝政和社會的發展走向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響。  

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也先進攻明朝,王振開始慫恿明英宗御駕出征,導致明英宗被蒙古俘獲,但與此同時,王振也被護衛將軍樊忠殺死。但是,王振雖然死了,但是更多的「王振」從此站起來了,汪直、馮保、劉瑾、魏忠賢、王承恩,一個接一個,直到明朝滅亡。「榜樣」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的。

03、朱元璋的政治制度是怎樣偏移的?

按照一般的思路,既然明太祖朱元璋已經早把太監的參政之路堵得嚴嚴實實了,明朝的太監是不可能有出頭之日的,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要知道,那可是在「天地君親師」、「祖法不可變」的封建社會啊,想當初,「靖難之役」朱棣炮轟濟南城時,鐵鉉把朱元璋的畫像掛到城牆上,朱棣就不敢再轟了。為何朱元璋立的規矩就會偏移得面目全非呢?

朱元璋創立明朝初期,宮中的宦官只是奴才而已,沒有任何權力可言。而且朱元璋已經竭盡所能地斷了宦官的後路。按這個發展勢頭,明朝的宦官們似乎並沒有什麼翻身機會。

可朱元璋在立規矩壓制宦官權力的時候,他的另一個錯誤使得一切都發生了錯位,那就是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制度把權力高度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並且要求自己的子孫們不得再設立這兩個位置。朱元璋精力旺盛,一人處理政務還能勉強應付。換句話說,在朱元璋看來,沒有宦官是無關緊要的。但是朱元璋忽略一個他也無法左右的問題。第一,他不能保證他的子孫都像他這樣的勤政。第二,他也無法確認他的子孫都有那樣的精力和能力去處理全國的政務。第三、他忽略了宦官本身的「剩餘價值」。

事實證明,去除了這中書省和丞相,沒有了助手,當皇帝處理政務時是獨木難支的。在朱元璋晚年就開始讓太監負責整理起了奏摺了。

到了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在位時,宦官的地位就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朱棣為了便於太監為自己辦事,將規定的「宦官不能干政」變換為了「宦官不能私自做主幹政」,這種「偷換概念」也就是在逐步地給「宦官參政」鬆口子。

同時也是在朱棣執政時設立了東廠由宦官統管。此間,還有聞名中外的鄭和下西洋事件。自此,宦官得到了出使、監軍、刺探情報等權力。

再到宣宗年間,朱瞻基就更不拿祖訓放在心上了,他竟創立「內書堂」,讓大學士教小太監們讀書認字,以便日後在遇到繁重的政務公文時,由通文墨的秉筆太監為其代勞,代批閱奏摺,這又為太監擅權提供了一層階梯

再往下就到了前文所說的英宗年間,內宮宦官勢力在王振盜走朱元璋的那塊碑,撕下那張定神符之後,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土木之變,王振作為宦官竟能指揮幾十萬軍隊。

英宗之後,明朝的皇帝們就越玩越沒底線了。憲宗年間,朱見深直接將軍政大權賦予自己的親信太監汪直,汪直兩次被任命為守衛邊疆的將領,指揮軍務布防。後面還有名氣更大的「立皇帝」劉瑾、有「九千歲」魏忠賢

終於,在明朝歷代皇帝的放鬆下,宦官的權力逐步誇大,以致權傾朝野的局面。不知道朱元璋泉下有知的話,會不會說:「快掀開我的棺材蓋,扶我起來!」

04、「宦官不得參政」為什麼會發生偏移

「近水樓台先得月」,在筆者看來,由於宦官天天呆在權力的核心人物身邊,完全杜絕「宦官參政」的現象是不可能的。一時之間,由於某個皇帝把控全局的能力十分強悍,能夠維持權力的高度集中,或許能夠暫時杜絕這種不合常規的現象。但是皇帝也人,在封建社會那種繼承制度下,更是良莠不齊的。只要權力不能高度集中,出現了分散或者擴散的情況,太監作為皇帝身邊的人,肯定有享受權力紅利的機會

這個問題伴隨了封建制度幾千年,從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雖然朱元璋從一開始就重視了這個問題,但終究也改變不了歷史的規律。如果單從明朝的「宦官專政」現象來看,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中書省和丞相制度的廢除是最大原因。明朝之前,歷朝歷代都設有這兩個位置,這並非擺設,是有經驗基礎作為依據的。沒有了這兩個位置,即使明朝中後期設立「內閣制」「首輔制」來作為代替,也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司禮監、東廠、西廠等機構成為了太監權力的衍生物。並非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能力突出,雖然封建社會是「君權神授」,但這個口號更多是一種凝聚統治力的口號,實質上,中國的政權從來沒有脫離「君權」和「相權」的共存和平衡的問題。太監掌權是這個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而朱元璋為了權力集中,直接廢除了相權,這從某個角度來說,已經違背了歷史規律。

第二、朝廷根基發生了偏移。朱元璋的江山是自己一刀一槍地打出來的,所以他理所當然地穩坐江山,他甚至不需要藉助外力來鞏固他的統治力。但是他的兒子朱棣不一樣,他發動靖難之役時,剛剛開始時是處於下風的,他必須要利用一切他可以利用的資源。而太監當時作為權力死角,無疑是他最好的資源,他利用宦官偷取情報,與宦官內外配合奪得了政權。後來,朱棣發現提升宦官權力對於自己行事更為便捷,同時也有利於實施權力的集中,於是就「因時制宜」地開了口子,拉攏宦官集團。這就像堆積木一樣,從明朝的第三任皇帝開始,每一任皇帝都偏離朱元璋最初的政治設想一點點,「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第二顆積木位置就發生了偏移,往上堆積只會偏移得越厲害,朱元璋最初的設想最後崩塌只是遲早的事情。

第三、因人廢事。不得不說,「宦官專權」與宦官的直接領導人皇帝是脫不了干係的。明朝的皇帝除了前幾代,中後期的皇帝大多好玩樂,不勤奮理政。但是泱泱大國,諸多機構要運轉、繁雜國務要處理,在君主制的時代,皇帝不管事,就必須要找一個皇帝的代言人。這樣,政治框架才不會散。而與皇帝接觸最多的太監無疑是有很大機會的。明朝為什麼成為歷朝歷代「宦官專政」最嚴重的朝代,還在於明朝的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對太監進行了「刻意培養」。比如請大學時教太監讀書識字,太監不可怕,就怕太監有文化。大家想一想,一個太監天天有接觸權力的機會,關鍵他還有掌握權力的能力,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第四,法律缺乏嚴謹性和規律性。這也是古代法制的通病,法律的頒布全是由皇帝的意志而定,這樣一來,法律更迭隨意,也就喪失了法律的權威性,更容易讓太監渾水摸魚。試想一下,如果明朝的法制如現在的法制這麼科學和嚴謹,憲法高於一切,那麼在立國之初,朱元璋立的「宦官不得參政」的制度就能更大程度阻止宦官專政,之所以說是「更大程度的阻止」而不是「杜絕」,是因為「人為地破壞法律的權威」的事情自古有之。

綜上所述,明朝出現宦官擅權亂政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05、「宦官專政」的本質是什麼?

「宦官專政」的實質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產物。宦官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封建專制制度為他們專權提供了基礎。而從更深一點的層面來剖析這個問題的話,「宦官專權」也是一種權力分配的平衡方法。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權的太監正是秦朝的趙高,因為胡亥的無能和昏庸,趙高這個宦官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而秦朝恰恰是中國第一個封建制君主集權的政權。爾後,隨之而來的各個朝代(除了隋朝這種只有幾十國祚的短命王朝)沒有哪個朝代能逃脫這種宿命。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並不是說把權力全部集中到一個人手裡,畢竟一個人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權力集中之後就存在權力的再分配問題。任何分配製度都會有「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

從歷史上的「宦官專政」的現象來看,有些是要依賴於宦官,有些是想利用宦官,有些則是求個輕鬆,把擔子主動撂挑子給宦官。但無論如何,「宦官專政」都意味著原有的權力分配格局被打破了。以東漢末年來說,「宦官專政」尤其嚴重,主要原因是因為東晉後期的皇帝大都短命,在位時間不長,權力根基本身就不穩,鞏固權力又沒有時間,原來的「皇族」和「士族」共治天下的權力分配方式已經無法達到平衡了,所以皇帝身邊的宦官就順勢而起了。而唐朝中晚期,皇權受到了節度使們的嚴重威脅,皇帝異想天開想用太監作為刀槍去對付節度使們,結果自掘墳墓。而明朝,則是君權與相權的完全背離,皇帝獨木難支,要麼還權於相,要麼啟用宦官,相互制衡。結果是明朝的皇帝們選擇了宦官,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更細一步地說,明朝之所以被後人稱為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跟其為了制約相權的廠衛制是分不開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對於歷史上宦官干政的事頗有警戒,立下各種法規制約宦官干政,對於宦官干政有相當嚴格的處罰規定。可朱元璋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與此同時,他把相權也分解得支離破碎。同時由於對權力的高度敏感性,還特創了「錦衣衛」對下屬權力機構進行全面的監控。

這種「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政治框架,很快就讓皇帝自己筋疲力盡,也很快就讓朝廷官員與「皇權」離心離德,而「錦衣衛」作為皇權的代表和執行機構囂張狂妄,這也更加加深了這種矛盾

朱棣在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帝之位後,時常如驚弓之鳥怕皇位不穩。於是他啟用了在發動政變時立下汗馬功勞的宦官集團,利用親近的宦官勢力成立了特務機構「東廠」東廠本來是負責打聽消息的,遍布朝堂,每個衙門裡都有東廠的人負責監聽,並直接向皇帝報告。慢慢地,「東廠」勢力越來越大,錦衣衛也無法制衡了。明憲宗以東廠辦事不利為由,又命令汪直籌建了西廠,一來是對東廠耳目一個補充,更重要也起到一個相互監督的作用。

西廠存在的時間不長,有人說那是因為西廠「多行不義必自斃」,那麼東廠和錦衣衛的作的孽比西廠還會少嗎?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西廠制約錦衣衛和東廠的效果並不明顯

更有意思的是,明朝的宦官勢力並沒有像漢唐那樣,大到可以呼風喚雨改朝換代的地步,相反還加強了王權的統治,鞏固了明朝的根基。即便是像魏忠賢那樣獨掌大權的宦官,也是被崇禎帝和東林黨說擼就擼掉了。所以,宦官勢力作為封建制度體系外的一股補充勢力,經久不衰,一直伴隨著明朝走向了滅亡。它是一種很好的權力平衡途徑。

06、尾聲

我們對於每一段歷史或制度的收穫絕不是來源於其本身,而是在於這段歷史或者這種制度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思考

所以,對於明朝「宦官專政」的現象,我希望所有的讀者朋友都能從中明白以下幾個道理:

一、從「存在即是合理」這個層面上來說,任何一種現象的出現,強行禁止往往是無效的。所以,我們要有大禹治水的思想,要懂的「堵不如疏」。我們要學會從根本上和本質上去了解一個事物產生的原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生活。

二、物極必反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很多人卻很難把握這個度。不能不說"宦官專政"的現象給中國歷史帶來很大的破壞性。但也不能因此一棍子打死,全面對「宦官」進行否定。可以說,宦官在歷史進程中很多時候還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正如:殺人的刀不一定是壞刀,切菜的刀也不見得是好刀。我們不能有刀殺人的現象,就全面禁止使用刀具。

三、合理地制定規矩。所有的規矩都應該有一個相對的範疇,比如,自己的孩子愛在外面惹事,因此定了個「不准孩子出去玩」的規矩,顯然就不合理了。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制定規矩的,這是一個好習慣,可以更好地規範和改善自己的行為方式。但如果只是應對式地去制定規矩,往往得不到原有的效果。我們必須根據事物的本質和特性,科學地、系統地、全面地制定相應的措施,以便在合理的範圍改善現狀。

當然,這不是一篇說教式的歷史文章,我也相信每個人對於「宦官專政」這個歷史現象,尤其是明朝這種普遍現象,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和思考。筆者在此也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簡介:人稱「老易」——一個打鐵專業的畢業的閒散大學生。喜歡「亂說」,無論經濟、生活,不管歷史、文化。唯一不聊的就是打鐵。如果你不反感老易亂說,請關注《老易說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