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孩子跟媽媽睡還是跟奶奶睡差距很大,決定他一生性格

長脖子媽咪 發佈 2020-01-11T07:46:59+00:00

最近周娜上班後經常悶悶不樂,情緒低落,在聊天中大家才明白,原來她的孩子現在跟她的關係比較疏遠,而跟奶奶卻越來越親密。

最近周娜上班後經常悶悶不樂,情緒低落,在聊天中大家才明白,原來她的孩子現在跟她的關係比較疏遠,而跟奶奶卻越來越親密。

原來,自從生了孩子,周娜上班後工作繁忙,所以孩子一直是奶奶幫忙帶的。周娜是做客服工作的,經常早出晚歸。因為怕影響孩子的失眠,所以一直讓孩子跟奶奶一起睡。這樣一來,周娜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

好不容易等到了周末時間,周娜總是儘量抽出多點時間陪孩子玩。但是不管玩得多好,到了晚上時間一有了睡意,孩子就會哭喊著要奶奶,所以周娜很傷心。孩子小又不能責怪他,只能自我安慰了。

其實孩子這種反應是正常的。心理學家早就指出:在孩子最初的幾年,誰陪他多他就跟誰親。在孩子心裡,無形中會對最親近的人形成很強的依賴。

那是不是說,等孩子長大以後他就會知道還是爸爸媽媽親,能夠自然地跟父母越來越親近呢?其實並不會。

心理學指出:孩子到三歲以後,基本上會形成一種穩定的情感期。他會對周圍的人有一個基本的情感判斷。哪些是對自己親近的,哪些是疏遠的,而這種關係認知會持續很長時間,難以被改變。

我們常說的「三歲看大」,也包括這層意思。說白了,如果父母在三歲以內不能充分地照顧陪伴他們。那麼等大一些,想重新走進孩子的內心是很困難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所以在我們周圍,有些年輕人過年過節並不想回家看望父母,平時也很少打電話給父母。這種生疏的關係,往往是在他們三歲前父母沒有親密照顧他們導致的。

心理學研究指出:年輕的父母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最關鍵是要在孩子幼年期好好陪伴照顧他們,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孩子跟父母的關係會漸行漸遠。

許多父母也會抱怨自己工作忙,實在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是孩子就是想跟爺爺奶奶,自己想跟孩子玩也做不到。

其實這些都是藉口,對於父母來說,還有什麼比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呢?作為父母,其實只要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多陪伴他們,建立了穩固的感情基礎,將來等他們稍大一些,就算自己工作忙一點,陪孩子時間少一點,孩子依然會對自己很依賴,會有穩固的親子關係。

所以,在孩子幼年期的陪伴絕對是必要的。工作再忙,每天也可以抽出半小時全心全意陪孩子啊。孩子一時不想陪自己玩,那麼自己就主動創造機會待在孩子身邊,相信他們也會很快跟自己玩到一起。

​所以回過頭來,孩子小時候跟誰一起睡,其實真的會影響他以後的性格,如果媽媽能陪孩子一起,那麼他對媽媽會很依賴,以後有事會經常跟媽媽傾訴,找媽媽幫忙。

如果孩子習慣了跟老人一起睡,那麼他們心裡就是對老人親,以後的性格也會帶有老人的一些特點,這些可想而知。

為了孩子跟父母更加親近,能更好地影響、鑄造他們良好的性格,各位寶媽還是儘量在孩子年幼時多陪陪他們吧!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