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期圍繞3100點展開新一輪的攻防戰!
板塊上,市場題材輪動明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隨著12月數據陸續發布,且中美下周簽署協議等一系列事件的推進,公募基金認為市場預期在發生變化,春季行情可期。更有基金經理表示A股有望步入慢牛,成長股或將成為後市行情的關鍵角色。
A股有望步入慢牛
備受市場關注的12月CPI數據近期出爐,數據顯示,中國12月CPI同比4.5%,預期4.7%,前值4.5%。12月PPI同比-0.5%,預期-0.3%,前值 -1.4%。
對此,萬家基金點評稱,12月CPI同比4.5%,低於市場預期,經過連續的CPI超預期之後,本月首次迎來低於預期且企穩的數據。豬價漲幅下降是CPI企穩關鍵原因,12月統計局豬價環比跌5.6%,核心CPI(剔除食品和油價)維持在1.4%的較低位置,本月CPI上拉的主要因素是油價和蔬菜,其他分項較平穩。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萬家基金預計CPI於1月見頂(春節錯位因素),然後逐步下行,下行節奏取決於豬價。隨著通脹和部分經濟數據的揭曉,市場預期也逐漸從「滯漲」擔憂,轉向經濟企穩弱復甦。
不過,部分基金經理顯然更加樂觀一些。
滙豐晉信基金稱,經歷了2019年12月的上漲之後,2020年春季行情依然可期,原因在於:
1)行情持續性的核心在於經濟基本面的支持,而經濟階段性企穩得到持續驗證(12月份PMI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以上);
2)政策層面的支持,包括元旦的降准釋放流動性,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緩和,有助風險偏好的維持;
3)2019年12月上漲幅度有限(上證綜指上漲6.2%),春季躁動依然有空間。考慮到市場的整體估值仍然較低,春季行情可期。
而嘉實基金歸凱更是直言A股有望步入慢牛。其從流動性與資金面、企業盈利、風險偏好與估值等多重因素分析,認為經濟轉型期市場結構性機會將不斷湧現,對後市走向持樂觀態度,認為市場有望步入慢牛格局。具體展開如下:
1)從國內外宏觀背景來看,流動性寬鬆的趨勢仍會持續;隨著海外資金的流入,預計仍能貢獻顯著增量資金,活躍度仍然具備;
2)在國內打破剛兌和房地產大周期見頂後,股票資產在大類資產中的吸引力增強;
3)庫存周期底部位置,未來上市公司整體企業盈利增速預計進入震盪修復通道;
4)政策層面在維持地產高壓調控的同時,在其他領域增加穩增長信號釋放;估值分化顯著但整體不貴,經濟轉型期結構性機會將不斷湧現。
成長股行情可期
結構性行情下,A股各大熱點題材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這種情況下挖掘確定性投資機會就更加困難,來看看基金經理們有什麼建議吧!
嘉實基金歸凱指出,中短期看好核心資產+科技。一方面核心資產仍是重要方向,因為在經濟轉型期核心資產在基本面和業績確定性上具有稀缺性,仍是機構配置重點;同時核心資產存在結構性高估但不存在整體性高估,需要精挑細選。
另一方面,歸凱補充稱,科技板塊新的核心資產將不斷湧現:除了已經有所表現的雲、自主可控外,看好5G下游應用(雲遊戲、大屏OTT、超高清視頻、智能駕駛倉、VR/AR等);傳媒行業景氣底部回升、競爭格局改善的機會。長期來說,看好大消費、大健康、科技和先進位造四大方向的優質公司。
而長城基金雷俊從大小盤風格輪動的角度分析稱,過去三年,市場總體呈現結構化行情,白酒股為代表的績優藍籌大漲,大盤風格占優;從19年四季度開始,小盤成長風格開始崛起,出現了一波以電子股為代表的科技股行情,茅台業績增速放緩,白酒股表現差強人意。
短期來看,醫藥行業長期看受人口老齡化影響,市場空間很大,短期受「武漢流感」事件影響關注度很高。
美國近期限制對我們人工智慧軟體產品的出口,國產軟體的進口替代和自主可控需求很大,5G的投資需求和特斯拉產業鏈的拉動,驅動電子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電子板塊資金凈流入明顯。
生豬的價格還是呈向上的態勢,需求旺盛,養殖股持續受益。
傳媒板塊過去幾年調整較大,估值分位相對合理,遊戲版號審批節奏加快,政策上邊際放鬆,MCN等網紅經濟新業態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也是近期市場最為關注的方向。
此外,融通基金蔡志偉認為,創業板盈利回升帶領成長風格擴散。未來一個月,隨著創業板指年報預告的陸續發布,業績高增長的成長股容易取得超額收益,符合產業邏輯且具備業績支撐的成長股占優,建議投資者重視5G、新能源汽車、華為和創新藥的相關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絕對值 柯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