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9年,鄧超深夜發文:「想逃離這個家……」(中國父親現狀)

機器橙 發佈 2020-01-10T09:22:35+00:00

前不久,看到鄧超發了一條微博:「想逃離這個家,付出再多,也約不到一個孩子睡覺。」鄧超微博原來他是在宣洩作為一個爸爸的委屈:說實話,有點好笑,但也有點無奈。無論是從鄧超的微博日常,還是與他相關的新聞,印象中的鄧超都是一個比較稱職的爸爸。


前不久,看到鄧超發了一條微博:

「想逃離這個家,付出再多,也約不到一個孩子睡覺。」

原來他是在宣洩作為一個爸爸的委屈:

說實話,有點好笑,但也有點無奈。
無論是從鄧超的微博日常,還是與他相關的新聞,印象中的鄧超都是一個比較稱職的爸爸。

他陪兒子畫畫,任由女兒對他各種「蹂躪」,可謂任勞任怨。

可就是這樣一個高分爸爸,孩子們卻不太買單。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兒子寫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可寫到爸爸,就是又大又笨……

爸爸發燒了,兒子問爸爸為什麼生病啊。爸爸可憐巴巴地說自己喝水喝少了,想得到兒子的關心。可兒子轉身就叮囑媽媽:「媽媽,你要多喝點水啊。」

如果解釋成兒子是媽媽上輩子的小情人,和爸爸天生敵對,倒也說得通。
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小花妹妹也沒有向著他。

孫儷曾經發過一條微博,說有一次無論鄧超怎麼逗小花,她都死死地扣住媽媽的脖子,不理,不撒手,不願離開媽媽……最後,鄧超強行抱走了小花,然後小花哭了,鄧超也傷心地哭了。

寫到這裡,我們大概理解了,怪不得鄧超要離家出走。

那個生怕孩子長得太快,回家就陪著他們瘋玩的爸爸,在孩子們心裡的地位,始終比不過媽媽。

評論下很多爸爸的留言:我也沒辦法啊,我要養家餬口。拿起工作抱不了孩子,放下工作養不起他。

媽媽們,除了能給孩子天然的安全感之外,照顧和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更多。

所以,孩子對媽媽的依賴與日俱增,一天能叫1000次媽媽。

有時候,關於養育孩子這件事,爸爸真的沒有捷徑可走。


我們回到家裡,第一句話都是,媽?媽!我媽呢?

如果看到爸爸,幾乎都會說:爸,我媽呢?

不管年齡,都是如此。

在知乎上看到過這麼一段話:題目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經常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一關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候媽媽叫他吃飯都不吃,不知道一整天在忙些什麼。

有時候,他還出差,一去就是好幾天。

平時忙,放假忙,都沒時間陪我和媽媽,我感覺爸爸都不顧家。

但我知道,爸爸是愛我們的,因為他為了我們在忙。」

看完這個,我感覺我的爸爸好像也是這個樣子,工作很忙,交流很少,甚至可以用「生疏」來形容。

這個帖子點讚最多的一個評論是:

孩子,請原諒你的爸爸。

我當了爸爸之後,終於明白了當一名好父親的不容易。

既要賺錢養家,又要贍養老人,還要撫養小孩。

是啊,每一個平凡的爸爸,都會面臨過一個兩難的情況:放下工作養不起家,拿起工作顧不了家。

選擇工作還是陪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困難的選擇題。

對於爸爸們來說,最難受的不是養家餬口的壓力,而是家人的不理解。

曾經看過一個採訪:

採訪中的小兒子認為爸爸討厭他。

當他回家時,媽媽會噓寒問暖,而爸爸連看都不看他一眼。

他認為,爸爸從沒擔起過父親的責任。

送他上幼兒園時,媽媽不舍地看著他的背影,而爸爸卻毫不關心。

媽媽會陪伴他做手工,爸爸卻只做自己的事。

當兒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高興地向媽媽分享時,爸爸卻潑冷水。

兒子認為,爸爸從來沒認同過自己。

其實,送兒子上幼兒園時,爸爸其實在偷偷的看著他。因為他想讓兒子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兒子做手工時,爸爸說:讓他自己先試著做,他才會對自己感到驕傲。

當兒子對音樂感興趣時,爸爸送了一把吉他讓媽媽給兒子,卻不告訴兒子是自己買的。

爸爸一直默默地愛著兒子,卻不讓他知道,他說:我們沒有辦法一輩子跟著他,但是孩子他必須能一個人好好生活

這是大多數中國父親,與孩子的交流不多,卻一直在看著自己的孩子,守護他們。

冰心說:「父愛是沉默的。」

有時候,我們認為父親不顧家,也不關心在乎我們,更不理解我們,但我們一路走來,其實都是他在為我們遮風擋雨。

世界上最深的誤會,是他們背著我們負重前行,我們卻埋怨他不懂得擁抱。

《請回答1988》中,女兒因為爸爸忽略了自己的生日而生氣,爸爸拿著蛋糕向她道歉。
道完歉後,他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爸不是聖人,他們不完美,卻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們。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這麼一個男人,嚴謹認真,不苟言笑,可能你與他話不投機,溝通也很少。心上嘴上你時常和他斗,無數次想要脫離他的管教,想要和他抵抗一切。

他,就是中國父親。

父愛無言,卻如山

《父親》中有句歌詞:「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他們不需要孩子給什麼,但一聲謝謝,能讓他們開心很久。

如果覺得說的有道理,請分享給身邊人,大家一起共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