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僅2個手槍團,抗戰為何撤銷?喬裝蔣軍偷襲,一個耳光露餡

兵說 發佈 2020-01-10T09:42:08+00:00

但擁有「手槍團」這一獨特編制的,卻只有紅25軍和紅28軍這兩支部隊。其他紅軍部隊,則最多編有充當警衛部隊的「手槍隊」,編制級別最多到營級。

作者:忘情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眾所周知,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軍的編制可謂五花八門。但擁有「手槍團」這一獨特編制的,卻只有紅25軍和紅28軍這兩支部隊。其他紅軍部隊,則最多編有充當警衛部隊的「手槍隊」,編制級別最多到營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紅25軍開始獨當一面時,正值紅4方面軍主力突圍西去。留在鄂豫皖根據地堅持鬥爭的紅25軍,不過數千人規模,只能與蔣軍的旅、團級單位對抗。而紅25軍開始長征後,留在原地堅持鬥爭的紅28軍規模和力量就更小,往往只能與蔣軍營以下分隊作戰,很少能與敵人團以上單位對抗。而且作戰樣式以反「圍剿」為主。敵我雙方在「捉迷藏」似的機動中,偶然遭遇的幾率增大,遭遇時我軍很可能並不占數量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紅25軍軍長徐海東、紅28軍軍長高敬亭感到,有必要建立一種規模稍微大一些,具有很強突擊力的部隊。這樣的部隊在轉移途中當先鋒,突然與敵遭遇時,能憑藉相對強大的火力暫時壓制對手,為後續大部隊的展開或轉移爭取寶貴的時間。如果是打伏擊戰、圍殲戰,這樣的部隊可作為尖刀或預備隊使用,在關鍵時刻對敵實施強大的戰術突擊,有利於較快地改變戰場形勢。

考慮到紅軍的裝備狀況,徐海東、高敬亭先後決定在部隊中組建手槍團。其成員儘量由身強力壯,反應敏捷,槍法准,有實際戰鬥經驗的老兵組成,每人配發1支馬步槍和1支駁殼槍。馬槍用於中遠距離射擊,駁殼槍用於近距離突擊。而且部隊往往將繳獲的各種駁殼槍中,能連發射擊的毛瑟712型、西班牙阿斯特拉MM31型,以及國內的各種仿製型儘可能集中到手槍團中,從而使該團近距離突擊火力在那個時代的軍隊非常突出。


據史料記載,無論是紅25軍,還是紅28軍的手槍團,都很少像西北軍那樣配備馬刀或大刀。這是因為紅軍主要在山林地作戰,機動頻繁,需要儘可能減輕負重。實際上,在近距離格鬥中,手槍比大刀的效率高得多。在紅25、紅28軍手槍彈藥還算充足的情況下,也沒必要舍熊掌而取魚。

事實證明,手槍團的編制確實很適應紅25、紅28軍所處的戰爭環境。紅28軍手槍團首任團長余雄,曾創造了帶1個手槍班在遭遇戰中打垮東北軍1個營的紀錄。在1937年夏的白羊山戰鬥中,紅28軍特務營與東北軍作戰,雙方兵力差別並不大。在最後的近距離混戰中,李世焱率手槍團的1個分隊,以快速、準確的抵進射擊,迅速擊斃擊傷了大量敵人,為最後全殲當面之敵發揮了重要作用。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後期,紅28軍主要遂行各種各樣的小規模游擊戰。軍部直轄的手槍團越來越多地作為偵察兵、突擊隊、尖兵、(排、班)哨兵等特種兵使用。紅28軍手槍團充當突擊隊使用時,經常化裝成蔣軍,對敵實施偷襲。當然,這種偷襲並不是回回都能成功。在計劃暴露時,手槍團反應迅速、火力相對強大的特點,往往能挽既倒於狂瀾。正是有了手槍團的示範作用,紅28軍從師到團、營、連幹部,大都比較善長組織手槍近距離突擊戰鬥。

1936年初,紅28軍手槍團和紅244團1營屢次用化裝偷襲戰術,連連得手。4月下旬一天,部隊活動到湖北黃陂時,發現姚家集有蔣軍據點,軍部參謀丁少卿又想如法炮製攻克之。這次行動剛開始時頗為順利,敵人已經有一個排長出來迎接「自己弟兄」。可惜的是,丁少卿想裝得更像慣於欺壓下級的蔣軍軍官,出手打了那個倒霉的排長一個耳光!

這戲演得過火了,立即引發了敵人的警覺。散布在周邊的敵軍官兵立即縮回據點內,關門架槍。這種過火表演,使我軍意圖提前暴露。關鍵時刻,如果讓敵搶先開火,我軍將蒙受慘重傷亡。危急時刻,時任營長的林維先反應極快,突然抓住那個敵排長,一邊用手槍頂著他,一邊拖著那傢伙往後撤,同時一揮手中駁殼槍,讓大家用連發火力,死死壓制敵軍據點機槍射擊陣位,迅速掩護部隊撤退。直到紅軍撤到安全地帶,敵軍機槍居然一直沒能開火射擊。

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中,堅持在鄂豫皖地區打游擊的紅28軍,以殲敵18個營的驕人戰績,榮登南方各游擊區部隊之首。紅28軍也由此發展成留在南方各游擊隊中規模最大的一支。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紅28軍能夠適應戰爭形勢變化,及時調整部隊編制,保持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規模作戰能力」。而手槍團的建立,就是這一做法的具體體現。

由於形勢變化,自1936年下半年以後,紅28軍手槍團就很少以團為單位作戰了,一般情況下都拆分成1、2個分隊的規模行動,以縮小目標。1937年夏,紅28軍手槍團的1個分隊,通過設伏,成功擊斃了鄂豫皖地區最大的民團頭目易本應。在當時極端困難的環境下,大大鼓舞了部隊的士氣。

1938年初,紅28軍改編成新4軍第4支隊時,編成7、8、9團和手槍團,4個團總計約3100人。不過真正投入抗日戰場後,我軍發現無論是集群還是單兵作戰能力,侵華日軍都遠遠強於蔣軍最精銳的部隊。全面抗戰之初的侵華日軍中,老兵比例高,又長期受軍國教育毒害,哪怕是身處絕境,其作戰意志都很難動搖,一般都會頑抗到底。因此類似手槍團這種部隊的突擊作用,對其難以產生明顯效果。

此外,受裝備、彈藥等客觀因素限制,全面抗戰之初,新4軍一般很難與超過1個中隊的日軍作戰。八路軍一般都以打擊1個大隊以下規模的日軍為主。在這種作戰規模下,手槍團這種實際人數達數百人的編制,就顯得不便戰場指揮和調度了。

加之,無論是新4軍,還是八路軍,部隊擴充速度都很快,與日軍作戰繳獲又非常不易,再想保持手槍團「一長一短」的武器配備就越來越困難了。手槍團雖然兵員素質相對兄弟部隊還有優勢,但火力配備上的特點和優勢已不存在,只能算是精銳的普通輕步兵部隊了。

正因為這些原因,1939年1月新4軍4支隊改編時,正式取消了手槍團的編制。而紅25軍的手槍團,則因為改編成八路軍115師344旅時,必須按國軍的編制表改編,從而消失得更早一些。不過,紅軍歷史上獨有的2個手槍團,雖然血脈未能傳承下來,但2個手槍團的指戰員編到其他部隊後,將該團敢打敢拼的優良作風帶到了更多部隊,並發揚光大。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