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想像的校園暴力/霸凌及其危害

兒童心理專家靜進 發佈 2020-01-10T10:14:59+00:00

事後,警方介入調查發現,受害人季同學是13歲的宜興某初中學生,另四名施暴女生都不過十二三歲,同為中學生。

令人髮指的校園暴力


幾個月前,一段江蘇宜興中學生霸凌視頻被曝出:四名女中學生狂扇一名弱小女生的耳光,並讓她跪下喊「爸爸我錯了」,過程中,施暴者還不斷要求被施暴者「給我笑一下」、「別哭!憋回去」;其中一女生狂扇女孩3個耳光後發問「錯哪了?」另一名施暴者還叫囂:「要不要我給你報警?報警他們也找不著我。」


事後,警方介入調查發現,受害人季同學是13歲的宜興某初中學生,另四名施暴女生都不過十二三歲,同為中學生。這些年,校園暴力或是霸凌視頻/報導充斥著網絡,看著令人心痛和不寒而慄。

校園暴力也叫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我國港台地區多用霸凌一詞,估計源於英語諧音),指霸凌者或一群霸凌人對被欺侮者進行重複的暴力傷害行為,除了攻擊毆打等各種軀體傷害外,還包括語言謾罵、侮辱、詆毀、唆使逼迫做違心事情等,也包括對被欺侮者的猥褻、性侵等行為。

學生霸凌可發生在任何人際互動場所中,包括學校、街道、郊區、公共場合、社區等,即校園暴力只是個泛指,它可發生在任何可能的場所。

不難看出,霸凌者通常擁有高於被霸凌者的力量,如社會權力(團體地位)、體能、及管教權(擁有的職位)等。 校園霸凌範圍從簡單的一對一欺侮到複雜的團體霸凌,其中必然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霸凌者,以及未必每起霸凌事件皆參與的協助者,有些兒童則是被脅迫而參與團體欺凌。

霸凌通常給遭欺侮者造成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傷害,最常見的就是憤怒、恐懼、屈辱、沮喪、持續壓力感和自殺意圖,乃至自殺。

世界各國均有校園暴力/霸凌的報導,因此校園霸凌行為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界定、定性上的爭議,其中文化特徵與經濟發展水平起著很重要影響。

校園霸凌行為的定性,至少符合以下幾個標準:


◆ 懷有敵意:

如霸凌者造成的傷害是故意的,而非是偶然或是一兩次性的。


◆ 權力失衡:

即霸凌者和受害者之間的實際或感知的權力/地位不平等。

◆ 重複:

即在一段時間內施暴與被欺侮多次發生。


受害者苦惱:

受害者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社會或身體方面的創傷。


◆ 挑釁:

指霸凌是由施暴者攻擊行為或是利益所驅動。


一般來說,青少年霸凌行為有這些特點:

◆ 男孩與女孩同樣都會有霸凌行為,但多見於男孩;

◆ 男孩大多只會被男孩霸凌,女孩則會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 言語攻擊是最常見的霸凌方式;

◆ 男孩更傾向身體攻擊霸凌,女孩則是以語言侮辱、散播謠言、社交孤立、群體霸凌為主。

因此,時間長了,受害者大都會有身心創傷及心理障礙。


主要原因:校園暴力原因極為複雜而寬泛,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性別差異


通常男孩更具有攻擊性,因此學生間的打鬥爭執較多見於男孩,也因此男孩間更容易形成霸凌行為,行徑霸道的孩子更容易欺凌弱小的男女孩子,男孩霸凌女孩也比較普遍。在許多文化中,都存在著顯性或隱性性別歧視,或是性別行為的規範與限制,這些規範塑造男性的統治意識/地位和女性的自卑/順從心理,並通過暴力使這些規範泛化和永久化。這從成年男性施暴女性,或是家庭暴力可窺一斑。



二是家庭的不當養育經歷

原生家庭父母不當教養方式可能導致孩子成為校園施暴者。自幼遭受父母虐待/體罰,或者目睹父母間暴力相向的兒童,更容易表現攻擊行為。此外,家庭因素也和成為受害者密切相關。有研究發現,易遭霸凌的男孩在家庭關係中,一般與父母間關係過度密切,且其父母有過度保護/呵護傾向;而女性受害者,更多來自情感虐待家庭。父母養育排斥、冷漠、家暴教養等,容易使兒童固化負性情緒,如憤怒、敵意、過度警覺、對刺激過度反應等,他們在學校更容易通過行為內化(或叫模仿)攻擊其他兒童,或將挫敗感、報復心宣洩到其他弱小兒童身上。


三是校園氛圍

校園施暴兒童可能有學績不良、學習厭倦、經常遭受學校體罰、多動症等問題。這些兒童容易產生厭學和無聊感,除了欺侮他人或是選擇特定「軟柿子」揑揉外,別無它事可做。如果校方和老師忽視或是不當暗示,則會加重同學間的霸凌行為。


有意思的是,教師當眾批評、懲罰或是羞辱某些內向弱小的學生,則他們也容易成為其他孩子「惡作劇」和欺凌的對象。校方對同學間的霸凌行為「視而不見」或是無暇顧及,或是教師缺乏足夠的干預能力,則霸凌行為持續和升級。校風不良時,更容易助長學生間的拉幫結派欺侮弱小,或形成暴力團伙施暴他人,為逃避懲罰,團體施暴具有相當的隱匿性。不良的校風也容易引來社會不良少年團伙游弋學校周邊,伺機向放學學生下手。


四是學生本身問題


有些學習不良、體質弱小、性格膽小內向、輕度孤獨症、性格獨特張揚、社交困難、情緒困擾、嬌縱習慣、抗壓能力低下、方言重、體貌方面有缺欠兒童、或是流動家庭兒童、單親家庭兒童、頻繁轉學兒童特別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而且受害程度更重,持續時間更長。據報導,在歐美等國家,移民或是有色人種兒童容易成為被霸凌對象。


經濟損失

國際社會調查發現,校園暴力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巨大。在巴西,青少年暴力行為導致的嚴重後果每年就要花費近190億美元,其中9.43億美元與學校的暴力行為有關。據估計,與學校相關的暴力行為每年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為79億美元。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分析表明:僅與學校有性別歧視與暴力,就可使小學教育水平整體受影響和下降,其每年的成本多達170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的年GDP。在阿根廷,兒童因暴力而過早輟學可造成全國GDP損失11.4%。據估計,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暴力和虐待兒童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於該地區年度GDP的1.4%至2.5%。

靜老師說

短期內,受霸凌兒童可感到沮喪、焦慮、憤怒、壓力感過大、習得性無助(那種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感覺),感到自己的生活已經崩潰,學習成績顯著下降;行為傾向逃避上學和恐懼上學,持續的傷害通常導致他們抑鬱,產生自殺的意念和採取自殺,如我們鄰國日本和韓國這方面報導特別多。


那些未參與,但目睹霸凌的兒童也會出現憤怒、恐懼、悲傷、憐憫而無助的感覺,他們也會出現與受害兒童同樣的負面情緒。


從長遠來看,受害兒童具有持續的不安全感,對老師及同學缺乏信任,不願人際交往,極度敏感和過度警覺,易感素質兒童可引發更嚴重的心理障礙,如迴避型人格障礙或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之類的精神疾病,或者發展出其它健康問題,如貪吃肥胖、食慾下降、睡眠障礙、持續敵意、報復性攻擊,有時會導致他們去折磨別人。


霸凌少年及受害者雙方都存在不良情緒感受,如同樣存在焦慮、抑鬱和心身症狀。有報導,參與長期霸凌的兒童青少年中,18歲及以後更容易酗酒和物質/毒品依賴。


從長期來看,多數霸凌青少年,成年後情感或是共情能力受損,他們缺乏同情心、內心冷酷、具有反社會傾向或是犯罪行為,即使結婚生子,也有家暴傾向。顯然,他們成年後的生活質量也好不到哪裡去,因不良嗜好和行為而易「折壽」。


在一般社會中,倚強凌弱行為普遍存在。「從眾心理」會引發平時無不良行為兒童樂意參與到團體霸凌,這似乎符合人類自身的某種「本能行為」,在攻擊霸凌行為中體驗到「快感」,從而強化自身的霸凌行為。古斯塔夫的《烏合之眾》一書所描述的群體無意識行為,恰恰反映的就是人類這幅「德性」。

@健康真相官 @頭條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