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壩壩音樂會很接地氣,演奏者都是社區老人,不少人之前甚至沒碰過樂器

上游新聞 發佈 2020-01-10T11:04:58+00:00

這場音樂會共有10個演奏曲目,包括:《北京喜訊》、《洗衣歌》、《康定情歌》、《黃楊扁擔》、《呼倫貝爾大草原》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文、圖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冬日的重慶,迎來久違的暖陽。

昨日(1月9日)下午,大渡口區建勝鎮百佳園社區,迎來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共有10個演奏曲目,包括:《北京喜訊》、《洗衣歌》、《康定情歌》、《黃楊扁擔》、《呼倫貝爾大草原》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而台上參與演奏的,則是當地25位居民,不少人在加入這個民樂團之前,甚至都沒有碰過樂器。25位民樂團的民間演奏家們,用自己的勤學苦練為居民們奉獻了一台「高規格」的演奏會。

音樂會現場

當過皮帶工、爐前工

最喜愛的還是彈揚琴

帶來這場新年音樂會的是建勝民樂團,而民樂團的成員,都是當地的居民。

團長趙小重,今年70多歲,儘管演奏技術嫻熟,卻並不喜好拋頭露臉,他低調地說,「既然自己喜歡,分享給別人又何妨。」

趙小重年輕的時候,從重慶鋼鐵工業學校(現重慶科技學院)畢業分配到了重鋼煉鐵廠。工作時,他干過皮帶工、爐前工、鉗工、廠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煉鋼廠作為重鋼最大的廠,最多的時候,職工達到5000人。

上世紀70年代,他自己動手,做了一架揚琴,這架自製的揚琴,當時還在廠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都曉得我喜歡彈,但哪曉得,我全靠自己摸索自己學。」

條件好了以後,趙小重學揚琴的渠道越來越廣,技術也越來越成熟,退休後,趙老師揚琴敲得好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就勸他,「你索性教教大家,可以不?」

團長趙小重

樂器就像他們的「孩子」

小心翼翼地愛護著

指揮劉聲宏在台上忘情地指揮著,他雙手的一起一伏,都能夠讓人感受到音樂的跌宕起伏。

劉聲宏被樂團其他團友稱為劉老師,劉老師說,要說指揮,也是自己喜歡,「去看別人指揮,有機會的時候請教請教,哪些時候該怎麼指揮,哪一個動作代表什麼意思。」

在樂團,指揮就像這個大家庭的家長一樣,起了引領帶頭的作用。揚琴、二胡、大阮、大提琴、打擊樂等東西方樂器在樂團成員們手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每支曲子結束,都能收穫台下掌聲無數。

趙小重告訴記者,民樂團最大的特點是團結,而對愛音樂的老人們來說,樂器就像他們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愛護著。有的老人家庭條件一般,幾乎不買衣服,不下館子吃飯,平時都是帶著盒飯來排練,省吃儉用,為的就是要買自己中意的樂器。而這些樂器最便宜的要三四千,像大提琴這種則要將近兩萬元。

劉聲宏在台上忘情地指揮著

不圖名,不圖利

只圖有個好心情

家住百佳園社區12棟的杜婆婆農轉非後,一直住在這個小區。「現在街道周末組織我們讀讀書、聽聽音樂會,我的視野也得到了開闊。」

現在,杜婆婆還參加了跳舞和唱歌兩個社團,「我來聽新年音樂會主要也是想培養一下樂感,畢竟我要唱的是高聲部,還是有難度。」

而每當轄區居民誇獎他們的時候,民樂隊成員們總是笑呵呵地說:「我們這個樂隊,不圖名,不圖利,只圖有個好心情,能活躍大家的文化生活,讓居民群眾樂一樂,讓社區有個和諧歡快的氛圍。」25位老人走街串巷,深入到各個街道、社區,為愛好民樂的市民送去動聽的演奏,讓大家在美妙音樂中感受和諧文明的美好,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熱愛自己的家鄉。

民樂團認真演奏

領唱的也是主持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