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不懼怕李淵,竟敢在皇宮門口殺兄弟?原因其實很簡單

戲說歷史趣聞 發佈 2020-01-10T11:16:32+00:00

在古代歷史上,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刀兵相向,這其實並不新鮮。當然了,這倒不是說李淵才成事之後就要卸磨殺驢,主要是因為李淵覺得這些所謂的太原功臣太不靠譜,因為當初起兵的時候,這些人只想保住太原這一畝三分地,並沒有想過要跟隨李淵統一全國。

  在古代歷史上,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刀兵相向,這其實並不新鮮。但是這樣的事情一般來說都只會發生在老皇帝去世之後,但是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候,唐高祖李淵還活得好好的,身體還比較健朗。

  更為詭異的是,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去拜見李淵,李淵看到這個除掉自己親兄弟的兒子居然沒生氣。甚至還對他說道:「這些天我聽信了謠言,誤會你了。」

  李世民頓時跪倒在地上,抱著李淵的腿痛哭。李淵便順水推舟地,立李世民當了太子。沒過多久,李淵甚至乾脆連皇位都讓給了李世民,讓他正式繼位當皇上,自己則當起了太上皇。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為何李世民會不懼怕李淵,敢在皇宮門口殺兄弟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知道,唐高祖李淵起兵於太原地區,而他之所以發跡主要靠的是一群「太原功臣」,也就是隨他從太原起兵的文臣武將。但是在開國之後,李淵卻想方設法地排擠這些功臣。當然了,這倒不是說李淵才成事之後就要卸磨殺驢,主要是因為李淵覺得這些所謂的太原功臣太不靠譜,因為當初起兵的時候,這些人只想保住太原這一畝三分地,並沒有想過要跟隨李淵統一全國。所以在後來進攻關中的路上,這些人還差點臨陣脫逃,壞了李淵的大事。所以李淵在當上皇帝之後,自然不會對這些人傾注太多的關心。

  那既然不給這些人找活干,那軍國大事必然也得找人來干吧。於是李淵便開始重用親信,而這其中最重要的親信便是自己的兒子們。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淵同時重用了李世民和李建成,讓他們共同掌管軍政大權。

  李建成作為長子,在李淵發家之後便將他立為太子。不過,李淵也給自己留了一手,為了制約太子的權力,他還賦予了李世民更多的權力。所以這個時候,一個皇帝,兩個皇儲的局面便形成了。李世民隨著多年的外出征戰,贏得了朝廷內外一致好評,他的野心和膽量日漸增大,和自己的這個太子兄長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張。

  等到李淵晚年的是時候,李淵完全不顧及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緊張關係,仍舊在他們兄弟倆之間玩弄他的帝王權術,在他兩個兒子之前來回搖擺,促使兩個兒子關係日益緊張,其矛盾也越來越深。最後終於在玄武門下,李世民和李建成開始決一高下,最終釀成了」兄弟相殘「的悲劇。所以李淵在玄武門之變過後的沉著穩定,其實是因為在他心裡很明白,造成這場宮廷政變的元兇就是自己。所以這個時候,面對著這個文治武功、野心膽量都大於自己的兒子,李淵只能選擇退位。如果再不退位的話,自己就很可能連小命也不保了。

  那麼,李淵退位之後在幹什麼呢?很多人都說,李淵在退位當上太上皇之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生孩子」。當然了,這一點還是有相關記載的,李淵在退位之後,便住進了太極宮,朝廷上的政事就徹底與他無關了。貞觀三年(629年)四月,李淵從太極宮遷出,搬到了大安宮。

  在大安宮生活的這段日子裡,李淵除了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以外,幾乎沒有離開過大安宮。李淵的妃嬪很多,所以在退位之後,他便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安享太平晚年了。而其中像我們熟悉的「滕王」李元嬰便是在李淵退位期間生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