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山」里的中國歷史

法治周末 發佈 2020-01-10T14:49:44+00:00

中國人的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就是這批人傳下來的,他們才是文化江山裡的主角  法治周末特約撰稿張弘  10年前,歷史學者劉剛、李冬君出版了兩卷本《文化的江山》。


資料圖

  史官文化裡面,列了一類人叫隱士。中國人的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就是這批人傳下來的,他們才是文化江山裡的主角

  法治周末特約撰稿 張弘

  10年前,歷史學者劉剛、李冬君出版了兩卷本《文化的江山》。在他們看來,大多數通史,都以王朝為綱線;大多數人讀史,也以王朝為話題。而他們筆下的中國,文化里的中國。王朝衰落了,中國文化還在發展;王國滅亡了,中國依然挺立。

  兩卷本《文化的江山》出版後,在讀者和學術界引發了廣泛討論。劉剛、李冬君開始追溯文化中國最早的源頭。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了玉文化和青銅文化之間的關係,一系列考古材料和出土文物,又讓他們對於此前的觀念有了進一步的豐富。為此,兩人在此前兩卷本《文化的江山》的基礎上,決定重寫一套12卷本《文化的江山》。前不久,這套著作出版了前面的4本,劉剛和李冬君(以下合稱作者)接受了《法治周末》的專訪。

  玉文化承載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法治周末:從10年前的兩卷本《文化的江山》,拓展到現在計劃中的12卷本,這是預先的設計還是後來的想法?

  作者:這是後來的想法。寫完10年前兩卷本《文化的江山》以後,本來我們只是想把史前那一塊再深入,再問一問、追一追,看看史前中國的狀態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在對玉文化的追溯中找到了答案。

  具體而言,我們第一部分寫人之所以為人,包括人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第二部分寫國之所以為國,談政治哲學這一塊比較多,原來的題目叫作《在國家起源的入口處》。第三部分才是文化中國的來源。第四部分是中國古代王朝的確立。

  法治周末:在論及文化中國來源時,你們強調了玉文化。

  作者:我們在追溯史前文明的過程中有一個比較大的收穫,就是對玉文化的認識。因為我們發現在中國代表國家觀念、國家制度的一套文明樣式,都跟玉器有關,禮制文明的文明樣式也跟玉器有關。玉器的存在從8000年前到現在,中國人對於玉器的熱愛一直在持續。

  地球進入了大暖期以後,在新石器時代,人們無問東西,都是按照自然規律在成長。到了新石器時代後期,就開始分道揚鑣了。西方文明進入到了青銅時代,中國文明那時剛好就出現了玉石分離。

  玉和石分離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審美。所以,玉石是美石,它承載人的精神生活。而原來石器的著重點是生產工具、兵器,是要工具性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法治周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其實青銅器王朝國家的起源實際上是最早的「西化」。

  作者:對啊,我們談到夏是「西化派」。蘇美爾實際在7000年的時候就是一個王朝國家了,有馬車、軍隊、文字、青銅器。但是我們的青銅文化僅有三千年,是經過中亞傳到中國來的。

  青銅文化是西亞開始,在青銅文化世界體系的形成過程中,經過中亞來到東亞。雅利安人從南俄羅斯草原上架著馬拉戰車衝下來的時候,它席捲了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大古國。

  如果用世界史的眼光來看青銅時代,殷墟應該是青銅時代的集大成者。青銅從西方傳到東方,最後由東方把整個青銅體系完成,達到了高峰。甘肅齊家文化在4000年前,就有作坊、工具、製作青銅的各種基礎設施和工藝,可以說有了青銅文化。

  我們在書中提出了良渚化世界,良渚往西北遷要經過山東,然後,經過中原再到西邊,玉文化的遷徙路線非常清晰。先是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聯合,成了龍山文化,從龍山文化到齊家文化,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玉文化的傳播,都有玉琮、玉鉞、玉壁那一套玉的禮制體系。每一種樣式的玉都有其功能,玉琮代表神權,玉鉞代表王權,玉壁代表民權,是良渚人的國民身份證。人們在墓葬中發現,連陪葬的人身上都要有兩塊玉來證明他是良渚人。這一套體系從東南往西北,一直傳到齊家文化。

  剛好青銅器從西邊也到了齊家,西方來的青銅文化和東方來的玉文化在那兒碰頭了以後,就形成了「金玉良緣」。青銅文化在和玉文化融合以後,有一個非常好的呈現:它原來的殺氣弱了,因為要接受玉。殷墟青銅器上的紋飾都是玉紋飾,已經作為禮器和祭祀器在用了。

  原來在良渚的時候,玉是作為祭祀禮器在用。青銅在西方是戰爭的武器和工具,在齊家文化形成「金玉良緣」以後,青銅器在中國也作為祭祀器來用了。

  那麼,四川三星堆的青銅器怎麼解釋?是因為沒有和玉文化融合,沒有參與中原文化和中國的形成,所以後來戛然而止。

  要用神話思維解讀《山海經》

  法治周末:兩卷本《文化的江山》發布的時候,來新夏先生就說你們的文字極美。你們在有意復興司馬遷那種文史結合的歷史寫作傳統嗎?

  作者:《文化的江山》詩性的東西比較多。在具體的寫法上,我採取了陳寅恪說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作為宗旨貫穿在全書寫作的始終。還有一個怎麼寫的問題。當時我比較喜歡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就是用一種詩性的筆法寫的,成為搞中國詞研究的必讀的巔峰之作。開篇定了基調,後來大致也就基本上跟著這個調子來寫。所以在行文當中,其實還有詩的韻味在裡面。魯迅說《史記》是「無韻之離騷」,那麼《文化的江山》也可以說「有韻之史記」。

  法治周末:《文化的江山》的第一集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圍繞著《山海經》展開的,裡面稱《山海經》是文化中國的搖籃。你們是強調用文化的眼光來看待《山海經》,但是又結合了很多考古學的成果,你們是如何考慮的?

  作者:《山海經》這本書出土的時候是在晉朝,但是它講的那些故事又是遠古的。所以也有人說《山海經》是後來造出來的。我們很難畫一個路線圖來,怎麼從《山海經》通往文化中國。比如,文化中國在良渚化世界的基礎上形成,我們可以描繪出一個路線圖,但《山海經》是沒有辦法描繪(通往文化中國的路線圖)的。

  舉個例子,《山海經》裡面的龍跟我們後世的龍是不一樣的。我們「丟」了一條最重要的龍,就是人龍——人的頭、龍的身子。而且這個龍是在《山海經》里最重要的龍。人龍的消失,是因為王朝國家使人不成其為人的國家意志所致,把龍身上的人頭去掉了。這是和國家起源有關的。

  怎麼從基本面上看《山海經》?《山海經》究竟描繪的是什麼樣的東西?因為《山海經》出現在中國,我們把它當作文化中國圖志,但是它所描繪的世界是一個史前人認識到的全球化世界,你不要拿著中國的歷史地理來一一對應,這是沒有意義的。

  神話地理是神話思維的產物,神話思維追求的是無限性、永恆性,沒有具體的時間點和空間點。所以,在神話的地理裡面崑崙山是無處不在的,從西北的崑崙一直到東南沿海都有崑崙山。

  隱士群體是文化江山裡的主角

  法治周末:《文化的江山》四冊都提到了你們剛才說的氣候學的概念大暖期。你剛才也說到又強調神話思維和神學思維,就是崑崙山、伊甸園,應該追求永恆和無限的和解,沒有必要還原為何時何地的存在。但是大暖期應該算是一個科學的概念。你覺得這兩者有沒有矛盾的地方?

  作者:科學的概念是我們現在把事物定位。現在的人把它叫大暖期,當時的人生活在其中,卻不知道。他可能在遙遠的傳說中可能知道有過一個冰川期。那是一種歷史的記憶,或者是一種傳說。

  比如說,漢朝的時候關於崑崙山在哪裡,司馬遷跟漢武帝發生了矛盾。司馬遷作為一個歷史學家,他的眼光是用歷史、地理做標準,他通過對古文獻的研究,發現大禹治水是從崑崙出發的。大禹治水到達的極限就在甘肅那一代,他於是認為不能越過甘肅。

  漢武帝的思維呢?你看他寫的《天馬歌》《太一歌》,是處於遊仙狀態,也就是說他更多的是神話思維。

  很多搞歷史地理學的非要判斷這兩個人誰的說法正確。我認為,司馬遷說的從歷史、地理上來看是沒錯的。漢武帝說的就不要用歷史、地理的標準去要求和考察,要跟著他的神話思維走,因為他說是基於神話地理的。人在神話地理中,開疆拓土才有巨大的動力。

  法治周末:《文化的江山》裡面也講到了莊子。莊子生活的時代,王位世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當時王權獨大,諸侯爭霸。有學者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莊子主張以瀟洒的姿態面對,首先是對現實逃避。另外因為現實中的困境客觀存在,莊子的思想忽視了人在現實中的困境,而且有自我麻木的意味在裡面。你怎麼看?

  作者:這是完全錯誤的。論大智大勇沒有一個人比得上莊子的。他把一切都看通透了。真正解決生死問題的人是莊子。

  孔子沒有解決——孔子是未知生、焉知死,還動不動就要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看上去好像很壯觀,其實是給自己提氣。一個人解決了生死問題,他的勇氣就不一樣。比如人死了怎麼葬,儒家有一套葬禮,要厚葬,很講究。墨家主張不要厚葬,要節葬,簡單一點。莊子說,葬什麼啊?你把屍體放在天地之間就好了。

  莊子抱著骷髏頭談的那些觀點,那是真正的大智大勇。史官文化裡面,列了一類人叫隱士。陶淵明是隱士。你讀他寫的《山海經》的詩,那是隱士嗎?所以魯迅跟朱光潛辯論。

  朱光潛說,陶淵明一身靜穆。魯迅說,他怎麼會一身靜穆?你沒看到他的「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國人的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就是這批人傳下來的,他們才是文化江山裡的主角。

  法治周末:第四卷裡面寫到了屈原,屈原身上,我是感覺有兩面性,一邊是對楚王有一種近乎愚忠的品質。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在詩文中又稱讚伍子胥。我們都知道伍子胥從吳國借兵回來打回楚國,還把楚平王鞭屍三百,你怎麼看屈原的這兩種心態?

  作者:我們現在對於屈原,更多是用一種王朝史觀去解讀他的各種行為,而且這種王朝史觀的東西,和楚文化其實不太一樣。屈原有一些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有老莊思想的影響,但更多的是來自原生態。在本質上他是一個詩人,上天下地,調動四方,一會騎著龍上天,一會神仙來駕馬車。

  這個人好像是從《山海經》里跑出來的,他的世界是在漫遊。王朝史觀里對他帶有一些規範性的東西,像愚忠。我當初讀研究生的時候,有一個學者做過一次講座,他從屈原開始罵起,罵了個遍,說屈原的美人芳草、愚忠這些東西。其實他沒有真正讀懂《離騷》。

  屈原為什麼最後赴江而死,因為他認為宇宙的本體就是水。他來源於水,要復歸於水。他的思維就和古希臘的泰勒斯的哲學是一樣的,甚至比泰勒斯的還完備。要是把他的詩,放在他的哲學綱領下面來讀,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責編:高恆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