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黑木耳變身「金娃娃」 | 黑大專家帶你感受科技致富的力量

黑龍江大學 發佈 2020-01-10T17:37:59+00:00

「一個好的科技工作者,不僅要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更要有把科研成果轉化到工廠車間、田間地頭,服務於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談起科研成果轉化,省科技特派員、黑龍江大學教授張彥龍堅定地說。

「一個好的科技工作者,不僅要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更要有把科研成果轉化到工廠車間、田間地頭,服務於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談起科研成果轉化,省科技特派員、黑龍江大學教授張彥龍堅定地說。秉持著這一理念,13年來,他從塞北邊陲到雪域高原,持續推廣黑木耳、中藥材種植先進適用技術,把科技致富的火種播撒到龍江大地和藏民心中。

張彥龍2007年赴東寧縣掛職科技副縣長,將黑龍江大學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力量帶到了東寧。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節假日,他忙碌的身影總是出現在當地木耳種植基地和菌農家中,從最南的亮子川村到最偏遠的五排村,所有村子都留下了他服務的足跡。

為解決東寧黑木耳栽培的技術瓶頸,張彥龍不僅請來多位專家建成東寧縣食用菌研究所,還積極引進液體菌種和黑木耳工廠化溫控規模生產技術。在全縣大面積推廣木耳單片栽培、春秋連作、秋耳越冬等一系列黑木耳標準化生產技術,使當地黑木耳產業技術覆蓋率達到80%以上。有了科技做支撐的黑木耳,強力推進了東寧縣農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2010年,張彥龍響應科技部號召赴西藏林芝市開展黑木耳援藏。在西藏的漫長冬季,正是張彥龍和他的服務團隊一起進藏駐寨,為來年春夏投入生產的黑木耳培養菌種。建設黑木耳產業示範基地,攻克高原地區黑木耳產業化種植關鍵技術……雪域高原上的難題被一一攻克。看著鄰里栽培黑木耳走上致富路,過去藏民眼中的懷疑變成了羨慕和欣喜,「明年我家不種青稞了,我也要改種黑木耳!」

張彥龍第三次下基層是2018年赴七台河市勃利縣掛職科技副縣長。他實施「黑木耳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的集成與示範」項目,使菌農戶均年增收2萬餘元。種了10年黑木耳的龔守道高興得合不攏嘴:「新技術太給力了,不僅提前90天感受到豐收的喜悅,而且木耳的品質、產量和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

張彥龍還藉助與省農科院專家技術團隊的合作優勢,逐步實現勃利縣「寒地北藥」從種苗繁育、種植、加工、倉儲、物流、銷售及康養旅遊的全產業鏈協調發展。對他而言,依靠科技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征程始終在路上。



圖文來源 | 黑龍江日報客戶端  作者:彭溢,責任編輯 | 肖博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