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盛樂到平城再到洛陽:聊一聊南北戰略緩衝地帶消失與北魏滅亡

仰望星空的小蝸牛 發佈 2020-01-10T18:03:55+00:00

但今天我想避開北魏滅亡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想以北魏國都從盛樂到平城再到洛陽這一南進過程說起,要說明的是我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不分析、不研究拓跋珪遷都平城與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的原因,只從北魏遷都後造成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不斷縮小直至消失這一視角,來聊一聊北魏滅亡。

寫在前面:

關於北魏的滅亡的原因,諸多專家學者分別從政治、文化、經濟等多方面,以不同的視角給出了不同答案。細數來看有北魏末期政治腐敗透頂、改革步伐太大欲速則不達、遷都漢化互不兼容、驕奢淫逸故步自封、崇尚佛教致使國力衰竭等等不一而足,以上種種原因對於末期的北魏都是可以「最後一根稻草」,只不過這最後一根稻草不是救命的,而是致命的。但今天我想避開北魏滅亡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想以北魏國都從盛樂到平城再到洛陽這一南進過程說起,要說明的是我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不分析、不研究拓跋珪遷都平城與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的原因(以後會另行文說明),只從北魏遷都後造成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不斷縮小直至消失這一視角,來聊一聊北魏滅亡。

從盛樂到平城再到洛陽——北魏向南兩次遷都

北魏國都在從平城遷到洛陽之前,已經搬過一次,那還是在北魏建立之初,由道武帝拓跋珪將國都由盛樂(yue,四聲)(今天內蒙古和林格爾)遷到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應該說北魏南進是在建國之初就已經存在了,孝文帝不是北魏南進的開拓者,只能算是北魏南進的傳承者。下面我就簡要梳理北魏兩次南進的過程:


從盛樂到平城首次遷都。鮮卑族原本活動在東北,估計東北的冬天太冷,或許是其他原因,鮮卑族後來就在今天的河套地區活動了,而且其中拓跋部就在建立了一個國號為代的代國,估計是實力太弱,就為符堅給滅了。再後來淝水之戰失利之後,那個曾經建立代國的拓跋部中的一個叫拓跋珪的,以其強大的韌性帶領自己的族群又回到了原來的居住地,在盛樂建立了國家,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北魏」。北魏在拓跋珪的帶領下,南突西擾地使得北魏的國土不斷拓展,將後燕的勢力範圍趕出了河北,最終北魏取得了黃河以北的控制權。也就在這一相對平穩時期,拓跋珪將國都由不像國都的盛樂搬到了平城。

從平城到洛陽二次遷都。帝位更迭,到了孝文帝拓跋宏時代。我想我們大家對於孝文帝的最初認識,應該歸功於歷史課本的「孝文帝遷都」,並且課本中還講述了其遷都洛陽後如何促進文化交流等諸多貢獻。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的原因,古人以及當代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有遠離馮太后影響、有為了胡漢融合、有為了氣候溫暖、有便於統一南北等等。而且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的形式也很特別,在太和十七年,孝文帝率大軍南征,在抵達洛陽作短暫修整後準備繼續南征之際。

《魏書》載有: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乃定遷都之計。

換成今天大白話就是:孝文帝拓跋宏一身戎裝,手拿長鞭,騎著高頭大馬準備出發之時,隨行的大臣們跪在拓跋宏馬前,懇請拓跋宏停止南征。於是拓跋宏就同意了大臣們請求,這才確定實施了遷都洛陽計劃。



通過這段文字記載,拓跋宏遷都洛陽好似有幾分「無奈」,有幾分「被動」,但對於如此遷都的理由被後人們笑稱:孝文帝太雞賊。如此遷都理由,也就只能出現在史書里,但無論如何,雞賊的孝文帝拓跋宏來了個「明修棧道南征,暗度陳倉遷都」就把北魏的國都由平城遷到了洛陽。



小結。如果說北魏初期的道武帝拓跋珪將國都由盛樂遷到了平城,是為了有個城池好防禦柔然侵犯。那麼北魏的二次遷都,所包含的原因就太多了,但總體來講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處於國家層面,即更便於南征一統江山開萬世之基,更利於促進胡漢融合實現不同文化交流等等;另一方面屬於個人因素,為了舒服的生活環境屬於「改善型住房」,擺脫馮太后影響為了大展拳腳實推進改革等等。但無論是什麼原因,從盛樂到平城再到洛陽,北魏是一路向南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所造成的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消失的局面也是實錘,不爭的事實。

從東晉武力試探到劉宋主動北上再到北魏南進遷都——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由縮小到消失

北魏國都一路向南,帶來的諸多影響和變化,這些影響有積極也有消極的,這些變化有向好的也有不好的,積極和向好的有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等,消極和不好的則有我下面要說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漸次消亡的這一板上釘釘的局勢,但造成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漸次消失也有當時東晉不斷武力試探的功勞,在北上與南進雙重因素的影響下,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由縮小變成了沒有。接下來我就從兩個維度,來看看這一局勢。

何謂戰略緩衝地帶?可以理解為了施展戰略性運動的地域空間,能夠讓軍隊有喘息休整時間,並可以再次重新整裝出發地方,擁有戰略緩衝地帶可以使得失利一方能夠獲得更多時間進行戰略調整,而不僅僅是簡單防禦與進攻。戰略緩衝地帶對於現代戰爭基本沒有什麼意義,但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的意義和作用可就太重要了。

一方面,東晉武力征服南燕與劉宋主動北上,給予北魏造成巨大壓力。北魏在建國之初,雖然將南燕趕出了河北,但也是僅僅控制內蒙、山西以及河北等地,而關隴以及黃河以南都是人家南宋的底盤。這時候的北魏別說南進了,北方的柔然是不是南進劫掠一番就已經讓北魏朝廷頭疼不已。而此時的掌握南方的東晉在劉裕的帶領下,偏於一隅的南燕給收拾了,並趁著勝勢率軍一路北上滅了後秦。


這樣一來,東晉就與北魏全面對接,而且東晉的這一波操作直逼北魏,北魏朝野上下是大驚失色,都準備南下了。可哪料到這東晉的劉裕眼裡只有南燕和後秦,根本沒有打算與北魏接觸。如果說劉裕只是試探,等轉身到了南宋,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就主動北上了,但這次北上遠沒有劉裕瀟洒走一圈的幸運,南宋的大軍不僅遭到北魏頑強抵抗,而且北魏還趁勢攻占包括洛陽在內的今天河南大部,這也為以後北魏遷都洛陽打下了基礎。第一次東晉這次成功圈地、連加北上試探,使得東晉與北魏直接接壤,南方東晉的軍事防線緊鄰北魏的核心區,也使北魏沒有更多轉圜餘地,這次東晉的試探也是的北魏更加關注中原這一區域,增派了駐軍,加強了防禦。也正因此,等到換到南宋北上時,才鎩羽而歸,並丟失原本屬於南宋的河南大部。之後劉義隆由主動挑事北上攻擊北魏,但都以失敗告終。


另一方面,北魏趁機南征、兩次南進遷都,造成南北兩朝戰略緩衝地帶盡失。如果說東晉劉裕的北上圈地試探並沒有想圖謀北魏,不但引起了北魏的猜忌和防範,而且北魏還分階段、分步驟找准一切機會向南拓展。

第一階段:趁劉宋帝位更迭,北魏由被動防禦轉向嘗試南進。面對看似強大的東晉和後來的劉宋(因劉裕廢帝建宋,所以稱劉宋),還很弱小的北魏只能是龜縮防守。但機會不負有心人,北魏趁劉裕去世,劉宋帝位更迭之際,拓跋嗣舉兵南下,劉裕用戰船和步兵組成了「卻月」陣型進行防禦,北魏與劉宋在黃河兩岸展開大戰,這一戰雙方是半斤八兩,互相沒占到便宜。但這第一次南北對戰,卻引發北魏與劉宋對原本駐兵不多,都各自宣稱歸於自己的中原地區有了不一樣的認識,這種認識改變了該地區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地位,由原本模糊地帶上升為雙方彼此依賴的安全屏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戰略緩衝地帶。


第二階段:拓跋燾統一北方,北魏推行重北輕南的防禦戰略。北魏幾次主動試探雖然讓南方的劉宋退縮防線,但北魏也沒占到什麼便宜。於是北魏朝廷就將戰略核心放在了北方,這一時期,拓跋燾先後將北研、北涼等國納入自己版圖,而對南則是採用防守,而南方的劉宋好像也心有靈犀一樣,也同樣採取了防範策略,雙方也正是在這一策略指導下,使得南北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得以保存,也是這種南北兩朝心有靈犀的平衡的以保持。

第三階段:多次南征+遷都洛陽,北魏由被動防禦轉向主動進攻。

拓跋燾南征劫掠打破北魏與劉宋這種防禦態勢保持了20多年,但這一平靜狀態在拓跋燾統一北方後11年後被其所打破,即公元450年被徹底打破,而且由此之後,如「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一樣,北魏由防轉攻,南北之間開始進入互毆階段。

南方劉宋率先發難,北魏趁機南征。在公元450年,南方劉宋自我感覺元嘉之治以後,翅膀也硬實了,身體也強壯了,於是劉義隆就下令北上攻擊北魏,已找回曾經的面子,在北上初期,劉宋大軍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可是當統一北方的太武帝拓跋燾得到消息後,親自率領10萬(號稱)大軍揮師南下,一路上因為劉宋沒有重兵把守,北魏大軍是所向披靡,殺得劉宋沒有還手之力。大兵直到今天的淮河岸邊,才因為劉宋的重兵抵抗,將至北魏的騎兵不得在河道眾多的江南水鄉施展拳腳,加之北魏士兵不適合南方其後,軍中瘟疫流行,萬般無奈拓跋燾只能飲馬長江北岸,就折返平城。這次拓跋燾的南征劫掠無數,得到了大大甜頭,但照理說來,拓跋燾應該在將這次南征的城池、土地收入囊中啊,可是拓跋燾根本沒有這樣做,依然回到自己的國都平城,大有到此一游,只為炫耀武力和大肆劫掠的味道。此後,南方的劉宋和北方的北魏互為來往,但這種來往可不是禮尚往來,而是兵來將往的互毆,但最終的結果是,北魏獲得了包括今天的河南、山東大部分土地,使得南北之間的衝突線由黃淮之間向南推進至淮水長江之間。北魏在將淮河以北土地納入自己版圖之後,南北之間的互毆以零星的衝突為主,雙方好像再次進入了相對平穩期。



北魏遷都洛陽,南北對戰進入爆發期。在南北雙方再次進入相對平穩期後,北魏的勢力是大增,南方一變卻城頭變幻大王旗,劉宋先後被南齊所替代。也正因此,北魏到了孝文帝一朝才能遷都洛陽,當然遷都洛陽如前文所述原因眾眾,但總之孝文帝一朝是把北魏國都弄到了洛陽。遷都對洛陽後的孝文帝高調開啟了南征模式。據統計,從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其直至其生命結束的五年里,南北之間就沒有消停過,而且史料記載,大多都是10萬+以上的大兵團作戰,而且孝文帝拓跋宏也是崩於與南齊作戰的前線上。而且這種南北互懟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北魏六鎮鎮民暴動,因為北魏南北不能同時兼顧,軍事中心轉向鎮壓北方六鎮鎮民暴動,而在南面防線則再次進入防禦狀態。

小結:由此可知,由東晉北上試探開始,到後來的宋以及後齊都在力圖向北拓展,而北魏也是不斷南進,最終將中原河南納入自己囊中,使得南北雙方的防線也由原來的黃河流域向南推進到江淮流域,同時北魏的兩次遷都,也將其軍政中心向南直線距離推進了近700多公里,由此導致南北雙方都不能在安心發展,而是天天都在合計如何防禦,開啟了非戰爭內耗。

南北戰略緩衝地帶消失與北魏滅亡

關於北魏的滅亡的原因在前文中已經進行了羅列,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曾進行過相關論述,但今天通過我以的敘述,我們不難發現,由於北魏兩次遷都南進,加之南方的東晉、宋齊的北上試探,使得南北戰略緩衝帶逐漸消失,在這一消失過程中,是南北兩朝不停互懟、無心發展的過程,由此可以得出南北戰略緩衝地帶消失與北魏最終滅亡不無關係。

一是南北戰略緩衝地帶消失使得南北雙方無暇安心發展。從東晉劉裕的北上圈地開始,到後來的南朝宋主動出擊再到後來的南朝齊,南北雙方最初還有一段相對的平穩期,到後來就是長年累月的互懟,根本無暇安心發展,南北雙方都是挖空心思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妄圖吞掉對方。在這一治國方針的主導下,可想而知南北雙方哪有心思想發展大計,不誇張地說整天就是想著兩個問題:一是如何不被對方滅了;另一個是如何滅掉對方。這種思維方式就像上個世紀世界兩大陣營的「冷戰」和「零和」思維,在這一思維主導下,與北魏同一時期的南方已經先後換了東晉、宋齊三朝,因此北魏的滅亡是早晚的事。


二是南北戰略緩衝地帶消失使得南北雙方損失慘重。南北戰略緩衝地帶的消失絕不是自然蛻化,而是雙方多年的戰爭廝殺導致的。大家都知道,戰爭可不是沙盤推演,而是要真刀真槍、真人真干,那可拼的是國力、傷的是人力、損的是財力,因此多年的戰爭,使得南北雙方誰都沒撿到太多的便宜,而是以損失慘重收手,而且這種南北互懟的收手是以北魏六鎮鎮民暴動為前提的。

三是南北戰略緩衝地帶消失使得南北雙方軍政核心相抵。北魏國都兩次南遷,第一次是從盛樂到平城,這一次向南推進了百十來公里,可第二次從平城到洛陽就之間將北魏軍政重心向南直線推進了700多公里,這樣南北雙方的軍政核心就由原來千餘公里縮短不到500公里,這對於南朝皇帝來說只要不是傻子,就不能不堤防。這就像現在好多不讓有的國家發展洲際飛彈一樣,將自己的首都或者軍事要地至於他國飛彈射程之內,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那就是自己老巢處於敵方的大炮之內,隨時有被掀翻的危險,於是晚上睡不著覺,白天無心工作,長此以往自己就垮掉了。


小結。北魏國家重心的南進,南北戰略緩衝地帶的消失,使得南北雙方無心安心發展,並由此導致的軍事戰備、軍事對抗造成雙方的元氣大傷,在這一過程中南方三朝更迭,而正是在這一時期北魏南方防線對人財物的巨大損耗,使得北魏的經濟鏈完全被打破,並由此將原本存在的矛盾激化,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北魏六鎮鎮民暴動,接著北魏就一分為二走向了滅亡。

最後小結

北魏國都由盛樂到平城再到洛陽的遷都南進,加之南方諸朝北上圈地、武力試探,使得原本橫亘在南北雙方之間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難以逾越的太行山脈、還有水流湍急的黃河、淮河與長江等諸多天然屏障漸次縮小,直至消失。而遷都洛陽的北魏並未終止向南推進,反而以洛陽為新起點,在與南朝齊的戰爭中,無論是戰爭範圍、戰爭頻次,還是戰爭跨度都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北方的北魏與南方的東晉、宋、齊在這一互懟過程中,戰略緩衝地帶消失了。這一地帶的消失,使得南北雙方將各自戰略重心、主要精力和優質資源陷入長時間的消耗之中,長期的消耗北魏焉有不亡之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