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水滸傳》是現有故事後有書?《三國演義》則剛好相反

船夫聊名著 發佈 2020-01-10T18:59:58+00:00

《水滸傳》是先有故事,後融入歷史,《三國演義》則是現有歷史,后豐富出了故事熟悉《水滸傳》成書過程的朋友們知道,在施耐庵匯集成書前,諸如《青面獸》、《石頭孫立》、《花和尚》、《武行者》等故事已經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說書先生口中,並擁有多個版本。

古代人的識字率很低,為了能夠了解自己先輩們的歷史,同時又可以作為茶餘飯後的娛樂方式,一種專門為市井百姓講述歷史故事的職業誕生了。最初的這類職業並沒有專門的稱呼,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是說書的雛形,在經過唐代的發展,到了宋朝才逐漸成熟。

其中以正史《三國志》為藍本的講史故事尤為受到人們的喜愛,經過無數說書先生的豐富之後,逐漸形成後來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的雛形。與此同時另一部名著的雛形也在此時形成,那便是《水滸傳》,但它與《三國演義》雖然同樣源自說書先生的故事,但卻有著很大不同,下面船夫就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水滸傳》是先有故事,後融入歷史,《三國演義》則是現有歷史,后豐富出了故事

熟悉《水滸傳》成書過程的朋友們知道,在施耐庵匯集成書前,諸如《青面獸》、《石頭孫立》、《花和尚》、《武行者》等故事已經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說書先生口中,並擁有多個版本。這些故事彼此毫無相關性,都是以單一英雄人物為故事主線的故事。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讀《水滸傳》時會發現前期的好漢故事,彼此都很獨立,往往只有在開頭和結尾處才有其他好漢的身影出現,比如武松殺嫂的故事,只有武鬆開頭離開柴進莊子,以及殺嫂之後才有其他好漢出現。再比如魯智深出家的故事,也只有在拳打鎮關西之前,以及到了大相國寺之後才能看到其他好漢的身影。

對比之後就不難發現,這都是作者施耐庵在匯集完這些獨立的英雄故事後,為了將不同英雄都融入到水滸故事而在後期改動的,因為改動首位對整個故事影響不大,若要添加一個全新的英雄進去,很可能會破壞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水滸傳》前七十回,基本都在講各位英雄如何上的梁山,七十回梁山好漢大聚義是《水滸傳》全篇故事的一個分水嶺,從這往後作者就開始重回講史說書的套路上來,將梁山好漢作為一個整體融入到了北宋末年的歷史當中,不論是征方臘,還是伐遼國,以及其他版本中的平田虎和滅王慶,都是有相應的歷史原型的,這點和《三國演義》是極為相似的。

而反觀《三國演義》,其從最開始就是基於一部完整史書《三國志》,再不斷經由說書先生二次創作的藝術作品,多以從頭到尾都很難找到以單一英雄人物為主線的段落故事,絕大部分都是兩個、甚至多個英雄人物為主線,相互交叉形成的故事。如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以及赤壁之戰,都是多個人物互相配合演繹出的故事。

這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會發現《水滸傳》中的故事更加粗野,甚至有的地方還有些殘忍血腥(如李逵殺小衙內),同時又有些地方很有趣味性,這些恰恰都是民間世俗化文學的特色。

相較於《三國演義》,《水滸傳》被寄託了更多的社會訴求與象徵意義

水滸故事大部分都成型於南宋時期,在當時南宋百姓的心中,普遍存在著對靖康之難以及中原失陷痛恨,這種壓抑的民間情緒也直接影響到了說書先生對故事的創作。比如在最初的《宣和遺事》中宋江等人是不折不扣的強盜,但隨著說書先生的加工,他們紛紛變身為廣行忠義,殄滅姦邪的梁山好漢。

在這些故事中,皇帝往往是荒淫無道的,重用的大臣也大都是姦邪之輩,同時又用濃重的筆墨告訴讀者梁山好漢都是不得已落草為寇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逼上梁山。對強盜的無形開脫,與對朝廷的露骨指責,無疑是南宋百姓對北宋衰亡原因的現實批判。

除了說書先生的藝術加工,同一時期的文人士大夫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自詡為清流,往往比普通老百姓更加厭惡貪官污吏,甚至在這些士大夫的眼中,猶如國家蛀蟲的貪官污吏要比強盜更加可惡,甚至還產生了「官即盜」、「官不如盜」的論調,於是這些士大夫索性直接讓強盜越過司法途徑,直接以暴力手段產出這些貪官污吏,《水滸傳》的故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成形的。

如果《水滸傳》只是寄託了對貪官污吏的痛恨,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定不會像後世這樣高,水滸英雄剷除貪官污吏只能說是「下酒菜」,真正將故事推向高潮的是後面的征方臘和伐遼國。正是從這些故事開始,《水滸傳》不再是單純描寫盜俠生活的傳奇,而是一部歌頌民族英雄的史詩故事,梁山好漢也由此被塑造為「替天行道救生民」的英雄。

如果說南宋百姓在水滸故事宗寄託的是對北宋滅亡的痛恨之情,那麼到了元代,人們又通過水滸故事寄託了對朝廷和官府整體的痛恨,這是因為元朝統治時期不僅對漢族進行了肉體上的殺戮,還通過廢除科舉施加了精神上的閹割,可以想像元代知識分子的內心會是多麼的憤恨。

所以在後來成書的《水滸傳》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地方將本是土匪窩的梁山,描寫的比官府還要公正廉明,這一描寫正是基於民間對於元代官府黑暗,以及民族壓迫現實背景。所以在《水滸傳》中,梁山泊就成為了一個「替天行道」的理想樂土。

在這片「樂土」上,歷朝歷代的說書先生和士大夫們,寄託了他們對社會,對民族,以及對整個時代的理想和批判。至於故事本身是否脫離了現實邏輯,原本是殺人越貨的強盜原型是否被扭曲美化,似乎也並沒太多人介意。

而反觀《三國演義》,在「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主線下,講述了諸多歷史人物的生動故事,其中有計謀,有忠義,是一部經典的講史演義,就像一位中規中矩的大家閨秀,而《水滸傳》則多了許多世俗氣,像一位風塵中的紅拂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