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十本一定要與爸爸一起看的繪本》

桓宇媽媽 發佈 2020-01-10T19:40:42+00:00

01《月下看貓頭鷹》不管是立意、構圖,還是敘事,這本書都稱得上是繪本界的教科書。本書的文字充滿了散文式的優美,同時具有很深的哲理,很多讀者都非常喜歡作品的結尾:「出去看貓頭鷹,不需要說話,不需要溫暖舒適,也不需要別的什麼,只要心中有一個希望。爸爸是這麼說的,那個希望,會用沒有聲音


大多數時候,「父親」具有明顯的「養家餬口」的工具性角色特徵。

現在更多的教育觀點,強調如父親參與孩子成長過程,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優秀。

孩子最初的依戀雖然和母親的哺育緊密相關,但後天的成長卻深深印刻著父親的影響。

在孩子的性格養成過程中,爸爸的影響絕對要比媽媽的影響重要得多。

今天挑選了十本描寫父親和孩子之間相處模式和情感交流的繪本,爸爸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讀。





01

《月下看貓頭鷹》



不管是立意、構圖,還是敘事,這本書都稱得上是繪本界的教科書。立意深遠正面、繪圖大氣規範、敘述唯美直觀,不愧為流傳多年的經典繪本。

作品以小女孩的第一人稱角度敘事,全書沒有一句父女間的對話,但同樣傳遞出高度的默契。這是一本每一個爸爸都有必要帶著孩子親自讀一讀的優秀作品。



同樣,爸爸們一定要創造跟孩子高質量獨處的機會,因為在孩子的成長中,男孩需要父親作為典範來認同,女孩需要父親來崇拜,父親的角色意義重大。孩子最初的依戀和母親的哺育緊密相關,足夠好的母親,擁有足夠的敏感和穩定即可,但足夠好的父親,則要有效地塑造孩子的社會能力:知道自己的邊界、也尊重別人的邊界;懂得遵守社會活動中的規則;學會克制,等等。

本書的文字充滿了散文式的優美,同時具有很深的哲理,很多讀者都非常喜歡作品的結尾:「出去看貓頭鷹,不需要說話,不需要溫暖舒適,也不需要別的什麼,只要心中有一個希望。爸爸是這麼說的,那個希望,會用沒有聲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貓頭鷹的好月光下,向前飛行。」




02

《和爸爸一起散步》


初拿到這本書,還沒細看就覺得,這真是一本好繪本。因為好的繪本絕對不是單純以圖畫技巧和文學造詣取勝,而是以其營造出的氛圍以及將讀者帶入這種氛圍的能力取勝。

從環襯開始,讀者就會不自覺地去印證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了——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回憶,儘管是浮在眼前的畫面,但自己一定是站在畫框外的;回憶,儘管場景是完整的,但一定有潛意識中被無限突出的色彩或形象。

《和爸爸一起散步》就是一部很有畫面感的有關回憶的佳作,兩個突出的標誌是小男孩從小到大沒有變化的紅色外套和時不時出現在林中的母鹿。父子倆可以一起勞作、一起喝酒,但似乎就沒有一起聊天的土壤。


《和爸爸一起散步》通過講述人生不同階段父親和兒子散步的故事,將父子之間靜默但堅固的情感表現得讓人動情。書中每一次的散步都隱喻著生活中父子關係的不同階段。每一次,母親都在遠處注視著他們:最初是父親帶著孩子散步;兒子大了,開始拒絕與父親親近;再後來,兒子反過來帶著和背著已經佝僂的父親散步。「一個心中充滿愛的人,是不會感到沉重的。」可能只有背負人生壓力時,才能體會父親當初對家庭的默默背負。




03

《好啦,好啦》



這是一本以爸爸和孩子為主角的繪本,以小熊和爸爸之間的對話貫穿,體現出與母愛不同的父愛風格。

本書中爸爸對待小熊出現各種意外情況時不急不徐的一句「好啦好啦」是如此可愛的一句口頭禪,跟媽媽們細膩的情感相比,這句「好啦好啦」折射的是爸爸從容而淡定的內心世界,真的沒什麼大不了,只要幾分鐘,一切就都和從前一樣了。

所以在書中的最後一頁,當爸爸遇到困難情緒低落時,小熊也能這樣抱抱爸爸,告訴他「好啦好啦,很快就好啦」。



04

《我爸爸》



論流行度和售賣量,這本書絕對可以帶上金閃閃的皇冠。我想這其中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爸爸們在書中看到了自己——在家不修邊幅、力氣大但不善言辭、吃飯狼吞虎咽、粗心大意……如此平凡有時還很狼狽的我們,在孩子的眼裡居然勇猛無邊、無所不能。

講述父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這樣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於父親的熱愛和崇拜。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

據說很多孩子最早說愛爸爸和愛媽媽,就是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每次讀完「我愛他,而且你知道嗎?」,孩子們都會過來緊緊地抱住爸爸,大聲地說出「他也愛我,永遠愛我!」



05

《sleepy boy》



網絡上有關這部作品的介紹很少,但讀過很多「哄睡寶典」之後,很多父母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非常獨特的睡前讀物。

第一個獨特之處在於負責哄睡孩子的主人公是爸爸。儘管很多爸爸也會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讀書,但大多數家庭哄孩子入睡的最終任務是由媽媽來完成的,然而,這本書就為我們呈現了爸爸哄孩子入睡的全過程。令人意外的是,父親用其獨有的簡潔溫暖的方式,也能帶給孩子入睡前的強大安全感。

第二個獨特之處在於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調描繪出每一個「睡覺困難戶」孩子都經歷過的入睡前的身體感受和心理感受,比如說很困但就是睡不著、白天並不清晰的動靜都變成了異常清晰的聲音、枕頭和頭髮之間摩擦發出的響動、靠在爸爸懷中時聞到的香皂味、隨著呼吸一起一伏的身軀,等等。

孩子與大人不同,不懂得調節情緒,也不懂得在不困的時候嘗試各種強制入睡的辦法,但當他們一旦閉上眼睛了,那就真是進入夢鄉了。

所以,當本書最後一頁終於出現小男孩閉上雙眼的畫面時,作為讀者也會跟著欣慰地長出一口氣的。讀完這本書,試著讓爸爸們獨立哄睡孩子吧,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06

《那天,我用爸爸換了兩條金魚》



最近有個帖子很火,叫《有一種奢侈品叫爸爸》,大意就是講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父親的角色往往是缺位的。

這本圖畫書則是從孩子的視角表達同樣一個意思。

哥哥看到朋友的兩條金魚非常喜歡,希望用自己的東西跟朋友換金魚,然而朋友並不喜歡他的那些玩具。最終,他們達成一致意見,用一直在看報紙的爸爸換金魚。

這個看起來荒唐的交易在孩子的眼中可是一個非常平等的交換呢——用體積來比較,爸爸比兩隻金魚大得多;用技能來比較,爸爸也會游泳——所以看起來雖然爸爸只有1個,但是換2條金魚還是勉強說得過去的。

孩子們對這本書的喜愛恰恰證明孩子們的想法真是和書中一樣一樣的啊,真讓人擔心哪天他們動了用爸爸換塊巧克力吃的想法。

當然,媽媽回家之後怒了,要求兄妹兩個立刻去把爸爸換回來。在換回爸爸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很多困難,因為爸爸先後被換成了吉他、猩猩面具、兔子等,兄妹倆最終在兔子窩旁找到了依然在看報紙的爸爸。

很多爸爸看了這本書之後都會出汗,想必是想起了平時自己手機不離手的樣子。不過也有爸爸辯解說:一個可以不介意被交換了金魚、吉他、大猩猩面具,被關在兔籠子裡的爸爸難道不是一個玩得起的好爸爸嗎?好吧,有道理。



07

《爸爸的圍巾》



以第一人稱講述的故事。

星期一,我圍上了爸爸的圍巾去上學,遇到了一條大黑狗,但我緊握圍巾沒有被嚇哭;

星期二,我和同學們玩捉迷藏,跑得比以往快了很多,老師也吃了一驚;

星期三,美子誇獎了我的圍巾,我高興了一整天;

星期四,我和淘氣的良知第一次玩在了一起;

星期五,夜晚,我獨自去公園取書,發現了貓咪在長椅上看書;

星期六,替生病的媽媽去買東西,得到了大家的表揚;

星期日,我和朋友出門去跳繩,大風颳走了爸爸的綠圍巾。

流水帳似的情節讓本書的前90%都平淡無奇甚至有些莫名其妙,但在最後一頁才發現,男孩的爸爸早已去世,爸爸的綠圍巾仿佛具有魔力,讓男孩子變得更加勇敢,做到很多平時難以完成的事。

兩個男子漢之間的傳承與默契,讓讀書的人忍不住淚水。




08

《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不得不說,這本繪本可以稱為一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其美感,其含蓄,其飽滿,其巧妙的伏筆與點題,都是一個成熟的文學創作者才能在短短十幾頁的作品中全部實現,就連梅子涵老師都稱讚這是另一個版本的《背影》。

書的前百分之九十都在描寫爸爸每天帶領鳥兒們辛苦地從樹上起飛,而樹下的孩子總是失望地搖頭。

一開始讀者可能真的不知道這本書到底想要說什麼,直到最後一頁才明白,原來這是一個爸爸在教孩子數學題:書上有20隻鳥,第一次飛走了4隻,第二次飛走了5隻,問樹上還剩幾隻鳥?……

合上書,一下子被拉到現實中,腦海中出現一幕幕「嫌棄」孩子笨的場景。

為人父母者,大多不缺乏愛心,但往往不得法,尤其缺乏耐心,而孩子那顆敏感的心恰恰最能感受父母的焦躁與耐心。書中的爸爸偏胖、頭髮稀少、動作笨拙,真就是大多數普通爸爸的樣子,他們都願意為孩子多做一些事情,特別是能夠讓孩子走得更遠、更穩的事情,願我們都能在自己「飛得動」的時候,不厭其煩、耐心滿滿地為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飛」。



09

《我的爸爸叫焦尼》



小男孩狄姆因為父母離異,他和母親搬到另一個城市住,只有固定的日子才可以見到爸爸。

在這寶貴的一天,狄姆和爸爸一起吃大餐、看電影、喝茶,狄姆總是很大聲的對人說:「他是我爸爸喔!」「我和我爸爸要一起來看電影喔!」「我爸爸要付錢囉!」……

一件件本該平凡的事被狄姆當做盛事來向全世界宣揚,不管作者怎樣迴避離婚、單親這樣的字眼,都讓我們心情難以平靜。

一段書評很精彩:「相比較而言,生命的誕生要比愛情有趣得多。於是在這本圖畫書中,這個叫狄姆的小男孩,他的五官和爸爸如此相似,而他的臉型明顯是繼承了媽媽的樣子,甚至他脖子上的那條綠底帶橘紅格紋的圍巾就是爸爸和媽媽圍巾顏色的組合。」




10

《大嗓門爸爸》


哈琳娜十分不喜歡爸爸的大嗓門,鬱悶到甚至離家出走。

當爸爸意識到自己的大嗓門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困擾後,開始時時處處注意糾正自己的大嗓門。可直到哈琳娜在表演中清晰地聽到爸爸用超級大的嗓門為她喝彩時,她才意識到,原來有個大嗓門的爸爸也不錯。

其實這本書最打動讀者的一點是哈琳娜媽媽的一段話:「爸爸是個大嗓門,爸爸的爸爸就是個大嗓門,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也是全市出了名的大嗓門。爸爸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大嗓門!」她甚至說:「如果你願意的話,以後也可以變成一個大嗓門!」

就這麼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解釋,恰恰體現出媽媽對爸爸的包容和理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