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分享|就讀於哈佛商學院會讓你重獲新生

新疆立思辰留學 發佈 2020-01-10T20:40:05+00:00

BritishColonialism, Nations vs. States, Dutch Disease , Sovereign Wealth Fund, Import Substitution,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Fiscal Deficit,

說到美國的頂級商學院,首推哈佛商學院HBS,斯坦福商學院GSB,賓大Wharton商學院。每年有上萬人申請這三所商學院的MBA,錄取人數卻只有區區幾百人,競爭異常殘酷!考上這三大商學院的個個都是學霸中的學霸,那麼,哈佛商學院就讀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畢業於哈佛商學院。

對我來說,哈佛商學院就像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營一樣。

如果你想經歷好萊塢電影式的反轉劇情,來哈佛商學院吧。一開始你肯定會哭,即使你是個鋼鐵般的漢子。

因為,第1年他們會把你打擊到一無是處。

鑒於你的所有同學都是從全世界10%的大學裡挑出來的1%的頂尖人才,寫書、創建一個世界性組織、發明一個天才般的產品/服務、游遍52個國家會說六種語言,這樣人比比皆是,所以,「優秀」在這裡很普遍。。

並且,所有的課程都超出了你的接受程度。目的就是為了鍛鍊你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分清事情輕重緩急的能力,就像一個CEO必須要做的那樣。都說完美主義者是從小時候就形成的一種傾向,在這裡,他們會「逼迫」你成為真正的完美主義者。


然後,第二年他們會讓你重獲新生。

我上學那會,商學院正好流行「forced curve」

「forced curve」意味著一旦你進入哈佛商學院你閃閃發光的特優生的身份就不在了,只有那些熬過第1年15%淘汰率的人才是真正的「金子」。

然後「金子」們會得到各種接觸商界精英、社會名流的機會,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總而言之,上哈佛商學院很痛苦但是很享受,我永遠都懷念身邊圍著那麼一群牛逼人物的日子。

在哈佛商學院上學的體驗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 大班,900個跟你類似的人。

2. 按時間軸來回顧這兩年的話,大致分為4個過程:思考人生——跟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學習——走出去+運動+旅行。

3. 很多管理類的基礎課真的都是由這個領域最優秀的教授講的,舉的實例都是那些大牛公司的真實案例,從臉書到Tesla都有。大多數的商業案例都是學校自己總結的,而且因為你經常會有親身接觸的機會,所以從中獲得的經驗也是巨大的。

至於具體的感受,我想說「Good」!

因為,首先被這個世界最有名的商學院接受就是對自己過去經歷的一種認可。

然後你會覺得自己沒那麼特別,沒那麼優秀。也許你曾經有過寫書、開公司、創辦基金會等等牛逼的夢想,但是這裡的每個人都跟你一樣。甚至在更多不同的領域裡他們都比你優秀。但是也正因如此,無論你有多麼瘋狂的想法,在這裡都有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並且很有可能你們會一起落實這些想法。

哈佛整體的氛圍都非常積極,腦力和體力的節奏都非常快,所以在體力和腦力上經常會有感覺酣暢淋漓的快感。

當然,感覺到壓力山大也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都超級優秀,每個人都目標明確,工作節奏超快,執行力超強。

最後,真的,在這裡你真的必須認真思考你的人生!


對了,這10門課也是每一個哈佛商學院的學生,在入學的第1年都要學習的課程↓↓↓

FIN1:股票價格就是投資者認為這家公司未來能賺的錢的總和。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公司財報會對股票價格產生如此劇烈的影響,而產品發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就小得多。現在我明白了,因為股票價格反映的就是公司的價值。

公司的「價值」可以理解為它未來能賺的錢的總和,而財報恰恰是反映該公司現金流動的重要指標。

如果你能搞到這家公司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以及其他類似公司的材料,那麼你完全可以自己進行估值。這種估值方法叫DCF(Discounted Cash Flow),DCF的主要思想是: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值錢。通過估值,你自己就能算出一隻股票現在的價格是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

與此相關的一個案例是「 All American Pipeline」,可以自行Google一下。

如果你覺得用DCF方法對股票進行估值太過複雜,這裡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你可以採用「multiple」方法,這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正在採用的方法。

FIN2:技術債務(Technical debt)~= 金融債務(Financial debt)

FIN2是對FIN1的引申,雖然我可以給你講講什麼是債務積壓,什麼是「財務困境成本」,但是我覺得在這篇文章里說這些沒什麼意義。

事實上FIN2這門課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這門課的教授。她使用財務模型來給技術債務建模,結果證明技術債務的運作形式和金融債務幾乎沒什麼區別。

這一行的人們都在說:我們沒法把技術債務的影響進行量化。然而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Carliss Baldwin正在研究技術債務模型,這個模型可以幫助公司判斷到底應該現在fix技術債務,還是以後再fix。


LEAD:了解你最大的缺點

人們往往很清楚自己擅長什麼,並以此為依據選擇職業。然而,事情並不總是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此時你該如何彌補和周圍人的關係呢?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問自己下面這兩個問題:

我身上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這些缺點什麼時候會表現出來?

我的缺點:愛挑剔,沒有耐心,頑固,憤世嫉俗,尖酸刻薄。當我在自己的位置上無法施加影響力,或者當我感覺自己不被重用的時候,這些缺點就會表現出來。當我認為自己的觀點肯定是正確的,而別人不同意的時候,這些缺點也會顯現。如果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太久,我會變得冷漠,什麼事情都不想做。

為了讓自己的缺點儘可能少的出現,我付出了很多努力。而現在的我比以前更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當這些缺點表現出來的時候,我會向團隊成員道歉,and move on。

TOM:找出原因。

技術和運作管理的第1模塊講的是「操作流程機制(process flow mechanics)」,其他模塊主要是關於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內容。

我喜歡第1模塊。尋找和分析限制性步驟的過程就像在解數學題。有的步驟雖然簡單,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枚小螺絲釘,簡單的問題也會導致整個流程的延誤。找出導致問題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但複雜的數據往往會阻礙我們找到真正的原因。

相關案例:National Cranberry Collective,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FRC: Create an Entrepreneurial Gap.

FRC是哈佛商學院的「會計」課程。雖說我們會學一些會計原理,但更多的是有關motivation和compensation的內容。

這門課里有個概念叫「span of accountability」,舉個例子你就懂了,一個項目經理的身上擔負了很多工作責任,但和責任相比,他對工作的控制力卻並不多。

如果一位員工擔當的責任比可調控的資源要多的時候,這種情況就被稱作「 entrepreneurial gap」。這種現象通常會發生在一個激勵系統中,這種系統鼓勵員工調配自己控制範圍以外的資源。弄清楚這種激勵系統很重要:什麼樣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員工可以越權的尺度有多大?

以前我喜歡僱傭聰明的員工,並且給他們「合理」的工資。現在我依然喜歡僱傭聰明的員工,並且為他們創建一個「entrepreneurial gap」,這樣對個人和公司都更加有利。

相關案例:大家可以搜索「Nordstrom」。

MKT:基於價值進行定價

市場有很多框架。5個C,4個P,6個M,品牌金字塔…我從市場中學到了最多的實戰技巧。

定價有兩種主要類型:基於成本定價和基於價值定價。基於成本定價的過程通常是這樣的:首先計算一下提供這項服務/產品的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利潤空間得出一個價格,並用這個價格把服務/產品賣給消費者。

(由於主頁菌太懶,此處沒翻譯,不是因為沒看懂,謝謝。)

The idea behind value pricing is that there’s actually a much wider wedge between the two things:

First, there’s the amount your Product costs to make.

Then, there’s the amount your Product saves the other company (or how much more it allows them to sell???but basically the financial impact giving your product has).

相關案例:Coca-Cola vending machine,以及 pricing the London Olympics.

TEM:小心那些你信任的人

標題是開玩笑啦,我是一個非常值得信任的人,我知道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朋友。

在這門課上,我們研究了YieldEx這家創業公司,這家公司的創立者當時正在考慮把公司出售,或者搞到新一輪的融資。

案例的具體細節在這裡我就不說了,我可以說說當時我們討論的情況。圍繞這個案例,我們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看法。我是那種別人向我詢問意見建議時,我會真誠的做出回答的類型,不會考慮很多個人的利益。我會假設別人都是出於好心,別人也會真誠對我。

我的這種想法在同學中很普遍,然而還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另外一些同學認為,如果人人都為自己的利益服務,那麼這個世界會運轉的更好。每個人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的。

這場討論對我日後看待別人的意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你的合伙人和風投人可能是誠心誠意的為你的利益考慮,但有時候也不一定。要視情況而定。

STRAT:財務報表反映的戰略

戰略是什麼?戰略是行業動態,是公司認為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

通過財務報表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競爭優勢源自哪。產品成本低?人力成本低?如果一家公司採用的是低成本戰略,他們是在哪些部分省錢的呢?

研讀一下財務報表,你會了解到很多公司的戰略部署信息。

相關案例:Walmart Case

BGIE:相同的政治問題在各地層出不窮

我對政治敬而遠之,儘量避免談論政治話題,因為我對政治了解不多。

在研究了20多個政治案例之後,我得出一個結論:不同的政治環境遇到的問題其實是差不多的。只要你把基本原理搞清楚,就能對國際事務發表看法。

研究以下案例,你會受益良多,下次參加晚宴的時候就不會一句話都插不上了。

British Colonialism, Nations vs. States, Dutch Disease (Resource Curse), Sovereign Wealth Fund, Import Substitution,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Fiscal Deficit, IMF austerity measures, and the 「Trilemma」 of Free Capital Flows, Independent Monetary policy, and Fixed Exchange rates

LCA:直覺可能是錯的

這門課的作用基本上跟思想道德課差不多,基本上我們就是在研究做出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哪些因素:財務、法律和倫理上。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在判斷對錯的時候是基於直覺。LCA這門課告訴我,做選擇的時候要多方考慮,儘量面面俱到。

你可以研究一下這個案例:Joe Gifford in Tal Afar, Iraq (A),當你反覆讀這個案例的時候,你會有不同的收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