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匯報會」亮湖南2019年考古「成績單」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發佈 2020-01-10T22:35:49+00:00

■記者 吳岱霞 七星墩遺址:雙重城壕結構在湖南首次發現從2017年國家文物局設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以來,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圍繞「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這個子課題,在華容七星墩、澧縣孫家崗、澧縣雞叫城、石門寶塔等遺址連續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

來源:華聲在線

「考古匯報會」亮湖南2019年考古「成績單」

湖南最大史前城址建於5000年前

1月8日,2019「湖南考古匯報會」在湖南省博物館報告廳舉行。專業的考古一線工作者和湖湘考古志願者共聚一堂,聽考古人回顧、總結、分享過去一年中考古勘探、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等一系列工作與收穫。

■記者 吳岱霞

七星墩遺址:雙重城壕結構在湖南首次發現

從2017年國家文物局設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以來,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圍繞「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這個子課題,在華容七星墩、澧縣孫家崗、澧縣雞叫城、石門寶塔等遺址連續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其中,七星墩遺址項目負責人王良智介紹,七星墩遺址位於湖南省華容縣東山鎮,作為「考古中國——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項目支撐點之一,自2018年開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其開展主動性考古工作。

七星墩遺址考古發掘,作為湖南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其內外兩圈的雙重城壕結構在湖南地區尚屬首次發現,對研究史前城址的發展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考古工作者對城牆進行了解剖,重點了解其形制結構和年代。王良智介紹,七星墩遺址內城為長方形,外城為橢圓形,這種外圓內方的城址可以說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都屬首次發現。其城牆始建年代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是建於5000年前,使用時間延續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

王良智說:「城池的功能;住在內城與外城的人是否存在地位、身份上的差別;在設計城池時,是否根據當時他們對宇宙的認識,將天圓地方這個概念融入到城池的建設中;城裡有沒有貴族區,墓葬區、手工業作坊在什麼地方;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回答。」

盧保山遺址:長江中游史前城址群位置最南的一座城

2019年,湖南考古人員對南縣盧保山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盧保山遺址位於一處比周圍高出約1~4米的台地上,經鑽探,四周均發現城牆遺蹟,城牆外側往北還見有壕溝。根據調查勘探情況,可初步斷定盧保山遺址是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不晚於石家河時期的史前城址,其主體時代是石家河文化時期。已有考古成果表明,長江中游地區在史前時期共發現有20座城址,史前文明達到頂峰,文化影響輔射一度北進中原。這一時期整個長江中游地區文明的中心是湖北天門山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的石家河古城。雖然盧保山遺址的城址面積僅10萬平方米左右,相對而言,其面積和規模均較小,但該城址是目前為止長江中游史前城址群中位置最南的一座。盧保山遺址的發現將為長江中游史前城址群的研究增添新的材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