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的婚嫁圖:何方君子因何來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1-10T22:40:29+00:00

同時也是人生四大重要時刻之一,它不僅是關係著一個人的成長、身份變化,而且還關係著兩家人甚至是兩大家族的興衰,更是人類繁衍生息的重要條件。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同時也是人生四大重要時刻(出生、成人、婚禮、喪禮)之一,它不僅是關係著一個人的成長、身份變化,而且還關係著兩家人甚至是兩大家族的興衰,更是人類繁衍生息的重要條件。在古代,婚禮被稱之為「合二姓之好,上事宗廟下繼後世,君子之重」,可以說是既是家事又是國事,婚禮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對古代婚禮又了解多少呢?


婚禮的演變

據說中國最早的婚姻關係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約開始。《通鑑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到了夏商,又出現了「親迎於庭」「親迎於堂」的儀節。周代時,周公制「六禮」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春秋戰國時期,「六禮」進一步得到推廣,後雖有變化,但主體部分,始終為後世婚禮的藍本,周公也被後世戲稱為「床神」。

《禮記·昏義》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於先民的親迎禮於黃昏時進行,此時,日月漸替,含有「陽往陰來」之意,講究天人合一的華夏先民選擇了這麼一個微妙的時刻,讓婚禮儀式帶上了神奇色彩,也讓夫妻兩個對婚禮產生敬畏感,重視婚姻。可惜的是,現在婚禮完全沒有這種感覺,雖然嘴上說婚姻重要,但是從雙方對待結婚與離婚的態度上來看,顯然當代人把婚禮當成兒戲,這是對自己、孩子、家人以及家族人的不負責,必須加以改正。


古代婚禮的習俗

中國古代的傳統結婚禮儀分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六個部分,通稱「六禮」。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古代婚禮形成了一整套制度。

「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俗稱合八字,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 「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 「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隱含不盡之意; 「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每一部分的每一項程序都透露著祝福、吉祥,杜絕出現不吉利的細節。其中有很多的有趣的細節,值得我們玩味。

提親即納彩。古人經媒人撮合,雙方認為門當戶對,互換「庚貼」(年齡、生辰八字)壓於灶君神像前凈茶杯底,以測神意。如三日內家中無碗盞敲碎、飯菜餿氣、家人吵嘴等「異常」情況,則請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無相尅。舊時有人迷信所謂六年大沖、三年小沖;謂雞狗(雞犬不和)、龍虎(龍虎相鬥)、虎羊(羊落虎口)等,待認為周全後始議親。在當代也有互換「庚帖」的做法,俗稱測八字,也有年齡上的禁忌,如女大三抱金磚等說法,同時比較忌諱女孩與男孩年齡差距較大等。但是當前農村男女數量差距的不斷擴大,這些禁忌逐漸打破。


送彩禮

敦煌文獻中集中反映唐代敦煌婚俗的《張敖書儀》將敦煌地區的婚禮過程歸納為通婚、成禮兩大階段,其中又以納徵和親迎為主。納徵即男女雙方正式確認婚事成立,男方正式向女方家送上大雁、羊、酒等6種彩禮,在《唐前期書儀》里,「六禮」被解釋為「雁第一、羊第二、酒第三、黃白米第四、玄纁第五、束帛第六」。與突出儀式和程序意義的古「六禮」相比,此處的「六禮」被釋為六種禮物,其經濟意義一目了然。此外,婚聘活動中的彩禮種類繁複,價值不菲。據張敖《書儀》,男方僅在納徵禮的下婚函環節就需送出:五色彩、束帛、錢輿、豬羊、須面、野味、果子、酥、油鹽、醬醋、椒姜蔥蒜等各色禮品。名曰「納徵」,實則「納財」。

古代的彩禮中雁排第一,意為吉祥、白頭偕老之意,說明古人還是比較浪漫的,以雁傳情,傳遞幸福,現代婚禮已沒有,取而代之的是戒指,愛情長長久久。

S.11456B-F《開元十三年陳思、李齊娶妻案卷》記載,敦煌前錄事陳思與長史李齊女約為婚姻,陸續被索要大練、馬、羊、奴婢、五色羅彩及米麵等一大批彩禮。P.3774《丑年(821)十二月沙州僧龍藏牒》記載,僧人龍藏與大兄嫁女,各得麥廿石為「婦財」;龍藏侄子娶妻,則支出麥廿石、羊七口、花氈一領、布一匹、油二斗五升,充作「婦財」。S.4609《宋太平興國九年十月鄧家財禮目》,列有衣飾二十多件(套),其中甚至用到「貼金」「銀泥」工藝;各色高檔絲織品數十匹,此外還有「聯盞一副、油酥四馱、麥四載、羊二十九口、駝二頭、馬二匹」等,最後尚自謙所送禮物「至慚寡薄,實愧輕微,聊申親禮之儀,用表丹誠之懇,伏垂親家翁容許領納」。


拜堂了

敦煌石窟壁畫中的「婚嫁圖」真實再現了中國古代的婚禮習俗。

敦煌石窟壁畫中的「婚嫁圖」大約有40餘幅,是經變壁畫《彌勒經變》中的一個畫面,其中一個婚嫁圖反映的是一個叫做彌勒凈土的烏托邦,在那裡女子五百歲才會出嫁,人能活到八萬四千歲,非常神奇。在婚嫁圖中,再現了當時敦煌婚禮的情形。圖中有篷帳、宴席、親友賓客、迎親、彩禮、奠雁、青廬、拜堂等,中原傳統習俗都有真實反映。婚禮中設帳篷,稱為青廬,設置青廬的習俗,後漢後在敦煌非常流行,並在我國北方廣為流傳。

「拜堂」,又稱為「拜天地」,是婚禮中一個很重要的儀式。「拜堂」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經過「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一員。「拜堂」時,主持婚禮的司儀會大聲的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齊入洞房。」其實,拜天地代表著對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對孝道的體現;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賓。某程度上,夫妻交拜是在古代少數可以讓女性跟男性同一地位的時候。

現在的婚禮與古代婚禮相比已經大大簡化,但是基本的婚姻習俗還是保留,如定親、請期、迎親等。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西方結婚儀式也被吸收到現代婚禮儀式中,如穿婚紗,交換戒指等,都深得現代人青睞。

古代親迎即婚期之日,男方須往女方家迎娶新娘。這一過程最為隆重,其中還有許多必要的程式和活動。如黃昏親迎、行障車之戲、共入青廬、拜堂成禮、宴請賓客、樂舞助興、奠雁成婚、同牢合卺等。

敦煌婚禮中也流行「攝盛」習俗,即在婚禮中人們可以打破一貫森嚴的封建等級和禮制界限,有所僭越。如男子可虛抬自己的身份、官位,可乘五馬之車,可頭戴冕旒;女子可鳳冠霞帔,滿頭插花釵等。在敦煌文獻《下女夫詞》中,女方故意向新郎發問:「何方君子,何處英才,因何來到?」新郎作答時則自稱是出自「赤縣名家」的「長安君子」,「出身進士,選取得刺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敦煌婚禮圖中還有一幅圖畫的是新郎向新娘行跪拜禮,新郎匐伏於地行叩首禮時,新娘則在一側欠身合掌,這與古代以男為尊的傳統相違背,真實反映了唐朝社會尊重女性的風氣。還有一幅反映拜堂的圖,在新郎新娘之前另設二座,座上分別坐二長者,面相新郎新娘,作說話之狀,似為父子、父女行醮禮的情節,基本吻合當前舉行傳統婚禮的儀式。

莫高窟第12窟婚禮圖中,新郎新娘行禮時,新娘站立,雙手收於胸前,作揖行禮,新郎則行五體投地跪禮,便是典型的入夫婚標誌;若是新郎新娘皆站,雙手斂胸作揖,或者男女皆跪拜,則為漢族傳統的聘娶婚了。入夫婚與聘娶婚同時流行,說明當時的敦煌地區既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也保留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如莫高窟第33窟南壁壁畫,畫面中新郎跪拜行禮,新娘則恭肅站立作揖,有二人立於新人身後,一人手拿禮盒,一人捧著鈿盒,便是將入夫婚禮儀與中原婚禮的鈿盒傳統結合在了一起。


一夫一妻制?

古時男子可娶妻納妾,但妻妾之間嫡庶分明,正妻名分只屬一人,禮法皆不允許多妻並處,正所謂「一夫一妻,不刊之制」。《唐律疏議·戶婚》也有關於「有妻更娶」「以妻為妾」的懲處律文。但是部分敦煌官方纂造的戶籍卻顯示,當時民間確有多妻並存的現象。據《唐天寶六載敦煌郡敦煌縣龍勒鄉都鄉里籍》,某47歲戶主程思楚同時擁有馬氏、常氏和鄭氏三位妻子;其弟思忠、思太各有兩位妻子;另一戶主程什住,擁有兩妻一妾。此外,該文書中雙妻並存的還有4戶人家。這意味著多妻並存既非特例,也非官方登記錯誤,而是有悖於傳統與禮法的事實。

在西周初期,同一姓氏是不能結婚的,但在貴族階層,由於政治聯姻的需要,同姓結婚還沒有完全禁止。但是在敦煌疏據S.1475v《未年上部落百姓安環清賣地契》,土地賣主安環清之母與其姐夫皆為安姓,換言之,這一家兩代都存在同姓通婚的情況,而據《唐律議》,這種行為罪犯「同姓為婚」的律條。

異族通婚也是敦煌婚姻文化的一大特色。相較於中原地區,敦煌地區少數民族混居,族際婚的現象更為普遍,也更具代表性,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一對對情侶打破了民族出身、門第高低的束縛,因為人間最美好的愛情而結合在一起,留下一段段佳話。如榆林25窟婚禮圖中便可明顯看出吐蕃族與漢族通婚的場景。新人立於青廬中圍屏內行禮,新郎為吐蕃族,頭戴氈帽,新娘鳳冠霞帔,為漢族。男女賓客漢蕃皆有,分列於長桌兩側,相互談笑。又如榆林38窟婚禮圖,則是回鶻少女與漢族男子的通婚。


時裝展

與現代結婚時嫁妝不同的是,在敦煌壁畫中的婚禮圖中,還有不少非常有特色的婚慶物品也是中原傳統婚嫁場面中沒有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鎮妖鏡,即擺放在三叉架上的一面圓鏡。鏡子要始終對著新娘,防止三煞作祟,也使其顯形,無可逃遁。

現在婚禮上,也有床上撒有蓮子花生等物品,既取其「百子」之意,也為防煞之用,這與中原傳統婚禮儀式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敦煌習俗撒在女家,中原撒在男家。

現在的婚禮上新郎西裝,新娘婚紗,古代的婚禮上服飾更是備受新人關注。婚禮圖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出席婚禮的人物身上形形色色的服飾了。從主角新人到婢僕賓客,無一不是精心繪製,細細雕琢,經歷了歲月洗禮之後依然鮮艷明麗。新郎或頭戴冕旒,雙手持笏,身著寬袖袍服;或頭戴氈帽,足穿烏皮靴,持笏著袍服;新娘服飾則要華美得多,能穿上嫁衣,與心上人開始新生活本就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刻。壁畫中的新娘有的頭戴鳳冠,飾珠翠步搖,頸上也有配飾,穿襦衣、花長裙,長帔繞身而下,以團扇遮面;有的滿頭珠翠釵鈿,梳寶髻,有衡笄,鬢邊靠近額頭處飾冠梳一把,穿襦裙、罩半臂,長帔繞身;有的除了周身飾物外,還在前額貼花子、點朱唇。這樣的如花美眷,怎能叫人不心動。

榆林窟第25窟壁畫中所描繪的吐蕃婚禮場面中,新郎新娘皆戴氈帽,新郎飾透額羅,新娘辮多辮髮。莫高窟第12窟婚禮圖中有一對前來賀喜的夫婦,丈夫穿缺胯衫,裹頭巾;妻子著襦裙,懷中挎著包袱,是典型的唐代庶民裝束。而榆林窟第20窟婚禮圖中的賀禮者,則戴軟腳幞頭,穿圓領窄袖袍服,下加襴,為少數民族打扮。


(來源:敦煌文化網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