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錯了!喝了這麼多年板藍根,原來它並不能防治感冒

樂普護生堂 發佈 2020-01-10T00:37:42+00:00

在中醫的理念在植物皆有藥性,只不過有的中藥藥學結構還沒有被科學驗證而已,但是並不能否認其藥用價值,畢竟中藥歷史悠久,有藥學典籍記錄的,而那些經過科學驗證的中藥已經在臨床得以應用。

來自西方國家的藥品被稱之為西藥,來自東方的藥物則被稱之為中藥,所謂的中藥指的是中草藥。在中醫的理念在植物皆有藥性,只不過有的中藥藥學結構還沒有被科學驗證而已,但是並不能否認其藥用價值,畢竟中藥歷史悠久,有藥學典籍記錄的,而那些經過科學驗證的中藥已經在臨床得以應用。板藍根就是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中藥。

性味功用

板藍根

【別名】大藍根、大青根【性味】苦,寒。【歸經】歸心、胃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於溫毒發斑,舌絳紫暗,痄腮,喉痹,爛喉丹痧,大頭瘟疫,丹毒,癰腫。【用法用量】 9~15g。

【摘錄】《中國藥典》

看到這兒,可能您已經注意到了。板藍根是苦寒藥,它是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那風寒感冒適用嗎?所以,用中藥還是應該用中醫思維。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中藥的作用,並為人體健康服務。

中醫解感冒

感冒,現代醫學認為是感冒病毒所致,而目前並沒有有效藥物可以殺滅病毒,所以基本是等其自愈,有合併症則用藥緩解症狀,但無法治癒。而中醫則根據感冒後周身酸痛、惡寒、發熱、噴嚏、咳嗽、咽痛等症狀來將其分了不同類型。表現為惡風寒的,則為傷於風寒、風寒襲表所致;表現為咽干、咽痛,而沒有明顯的惡風寒的,則屬於風熱感冒。

感冒病邪在表,在人體的最外層。中醫治療時稱解表,風寒則辛溫解表,風熱則辛涼解表。將在表的病邪祛除,則感冒可愈。風寒感冒而周身酸痛、無汗、惡寒,即使發熱也應該用溫熱的麻黃湯來溫散寒邪,等藥後一出汗,體溫當即下降,周身症狀也隨之消失。但此時用辛涼的薄荷、桑葉、菊花等祛邪則無效。這種「藥下燒退」的情況在中醫臨床中非常多見,可見中醫的療效來自於對人體感受病邪之後的整體反應,並用相應的方法解決這些反應,而非緊緊地盯著邪氣本身的特點,我殺不了它就沒辦法了。

同樣,如果體質壯實的人得風寒感冒和體質虛弱的人得風寒感冒,用藥又不同。而虛弱又分氣虛、陽虛、血虛、陰虛等。壯實之人也會在感冒時同時兼有濕邪、食積、痰濁、火郁等邪氣,其治法又各不相同。那麼,板藍根苦寒,可清熱解毒,又可涼血,還能利咽喉。可見板藍根用於風寒或病人素來陽虛、氣虛、濕阻者是不合適的。

誤讀原因

板藍根的性味功效很顯然是古人就研究出來的。而用板藍根治感冒,恐怕還是源於現代中藥研究中的實驗室數據,證明板藍根對不少病毒有抑制甚至殺滅作用。當然,可能還包括某些感冒病毒。

再後來就因此而產生了一個成藥,叫板藍根沖劑。這樣服藥就更方便了,開水一衝就能喝。而在該產品的說明書中就有一句「對肝炎病毒(HBV、HAV)、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腎病出血熱病毒(HFRSV)、單純皰疹病毒(HSV--2)、人巨細胞病毒(HCMV)、柯薩奇病毒(CVB3)等均有抑制作用。」

所以,板藍根等於治感冒,感冒就吃板藍根恐怕就是這麼來的,很顯然這是有問題的。

是否能治

上面已經談過,感冒屬於表證,應該解表。風寒則辛溫解表,風熱則辛涼解表,暑濕還得化濕解表。且不說感冒應該辨證分型地去治,僅就中藥顆粒的有效成份含量和湯劑相比能差多少就已經很清楚這個沖劑的實際效果了。另外,表證為邪在表,應用辛溫、辛涼的方法辛散祛邪。但顆粒裡面顯然只有板藍根的苦和糖的甜。那麼,你覺得風寒邪氣在表不用辛溫的方法而用苦甘法能治嗎?

所以,結論是:板藍根不能治感冒。但可應用於風熱感冒而熱毒太盛表現為咽干、咽喉腫痛的實熱、熱毒證,且儘量用板藍根煎水服,而不是用甜的顆粒。

那麼,板藍根都有哪些「神奇」的療效?

1、最基本的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如果是咽部稍有不適,早晚口服一次板藍根,確實可以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但也不適合常服,最多服用三天。

板藍根通常是被中醫作為清熱解毒藥來配方的,以此用來防治感染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傳染性肝炎和白喉等多種急性傳染病,以及提高人體免疫力等。

2、但並不能作為流感疫苗使用

清熱解毒當中的毒,並不是指「中毒」,也非「病毒」,而是中醫所說的身體里的「邪氣」。

因此,板藍根沒有預防流感、防範病毒的作用。

3、也並非是醫治感冒的「神藥」

對於體內蘊熱的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口咽乾燥、急性扁桃體炎是有一定的效果。

注意:人在健康狀態下過多服用板藍根,會傷及脾胃,反而易引發疾病。因此醫生提醒,服用板藍根防病一定要適量,不要多服久服,服用時間最好別超過3天。如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板藍根,在肝臟解毒能力下降時還會引起蓄積中毒,出現消化系統和造血系統損害等。這樣的病症在幼兒中尤為常見,這是因為幼兒的各種器官尚未發育完全,肝臟功能尚不完善,體內分泌的解毒酶不足。

聲明:此文僅作為科普知識分享。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北京護生堂大藥房」關注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