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登山村民勇登攀:村裡植樹種中藥,摘掉貧困眼界寬

河南日報 發佈 2020-01-10T01:41:25+00:00

員李曉波 吳會菊汝陽縣十八盤鄉登山村,位於伏牛山深山區,村如其名,全村190戶657口人分布在28座山樑之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李曉波 吳會菊

汝陽縣十八盤鄉登山村,位於伏牛山深山區,村如其名,全村190戶657口人分布在28座山樑之間。

「山高坡度大,地在牆上掛,滴水貴如油,十種九不收,旱澇都成災,要啥沒有啥。」這曾是登山村的真實寫照。

上世紀60年代,時任村黨支部書記趙春蘭帶領群眾向群山「宣戰」,十年改土、八年治水、七年綜合治理,硬是在荒山石頭坡上修建了550多畝梯田,改變了登山村缺糧少地、貧困落後的面貌,創造了曾與紅旗渠精神齊名的登山精神。

1月7日,記者來到登山村。在大雪映襯下,遠處山坡上的梯田層次分明、高低錯落,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山腳下的登山展覽館裡,400餘件珍貴實物、36份圖片資料和2萬字的文字資料,展示著當年村民戰天鬥地修梯田的情景。

「幹部幹部,要先干一步,如果不先干一步,就當不好幹部」「條件差難不倒,災害多嚇不倒,歪風邪氣吹不倒,成績大喜不倒,榮譽高夸不倒」……趙春蘭老書記生前的誡語,讓很多參觀者感慨萬分。

荊新安在登山村長大,原本在欒川縣城有穩定的生意,收入頗豐。2018年4月,村裡換屆選舉,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以後,他把生意交給孩子打理,全部精力都用在村子裡。回村近兩年來,他回家僅4次。

在一代代登山村人的努力下,寬闊整潔的道路修到了家門口,全村土地實現整體流轉,村民們種起了經濟林和中藥材。2016年,該村實現了脫貧摘帽目標。去年7月,總投資160萬元的山泉水廠投產,年產值可達50餘萬元。村裡的扶貧車間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三四十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荊新安說:「隨著汝陽縣委黨校分校春蘭幹部學校的獲批,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的教學樓春節後將開工,登山村離打造幹部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研學旅遊基地的夢想更近了。」

在登山村向北遙望,隱約可以看到國家重點建設水利工程前坪水庫。去年年底,該水庫通過下閘蓄水驗收。根據規劃,3年後該水庫達到蓄水水位,水面會到達登山村腳下,屆時這個村將徹底告別缺水歷史。

「在水庫建設初期,我們鄉有6個行政村要易地搬遷。」陪同採訪的十八盤鄉黨委書記李軍旗介紹。

2016年,李軍旗調任十八盤鄉黨委書記。在他的帶領下,這個鄉奮戰60天,完成了1145戶移民群眾的房屋拆遷和搬遷、過渡安置任務。這段時間,李軍旗瘦了十幾公斤,頭髮也白了很多。幾年過去了,搬遷群眾不僅住進了新社區,還通過發展紅色旅遊和生態旅遊脫了貧致了富。

登山精神已經順著登山村穿村而過的渾椿河,「流淌」進了汝陽縣黨員幹部的心中。

高質量脫貧摘帽是汝陽要爬的「山」。近年來,汝陽縣全縣上下以登山精神向貧困發起總攻。去年年底,經過縣級自評、市級初審,汝陽縣貧困退出各項指標已全部達到標準,初步具備脫貧摘帽條件。

產業轉型是汝陽要跨越的另一座「山」。隨著鴻路鋼構、中電建、泰石岩棉等一批企業落地投產,汝陽縣朝著建設全國裝配式建築暨綠色建材示範基地目標邁進,洛陽南部生態涵養區地位更加穩固。

汝陽縣委書記潘峰說:「登山精神是汝陽縣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富裕美麗幸福和諧新汝陽的精神動力。下一步,我們將不斷豐富登山精神的內涵,讓登山精神永放光芒。」

編輯:王向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