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耳朵放一個寒假「晚安,博物館」今晚上線

錢江晚報 發佈 2020-01-10T02:29:16+00:00

來,今晚,給耳朵也放個假,聽一聽我們為大家準備的睡前故事——晚安,博物館。另一方面,博物館的人聲喧譁也一直被人詬病,除去博物館展品及說明不夠有吸引人之外,其實有相當大的原因是,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家長們往往力不從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送給孩子們一份寒假禮物掃二維碼,和姜舢哥哥一起,走進博物館的神奇世界

本報記者 郭聞 本報通訊員 劉俏言

孩子們,你們都考完了吧?是不是可以不用刷題、背課文了?

來,今晚,給耳朵也放個假,聽一聽我們為大家準備的睡前故事——晚安,博物館。

這十講音頻,是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送給孩子們的一份寒假禮物。我們挑選了10件省內各大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請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專欄《博物館小蜜蜂》的特約講解員姜舢哥哥,給大家講講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講一講發生在我們腳下浙江大地上的文明史。

每周二、五晚上8點,準時打開錢江晚報小時新聞APP,搜索「晚安,博物館」專題,躺在床上靜靜地聽,美美地入眠。

今晚上線的是第一期:10000年前的榨汁機。

怎麼打破

博物館與孩子的隔閡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博物館這樣的公共場所,能對孩子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會將參觀博物館作為必修的班隊課程。

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許多孩子雖然人進了博物館,但是心卻不在,不是直奔第二課堂打卡處,就是走馬觀花草草看幾眼。就連自然博物館、科技博物館這樣本該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博物館,都避免不了這樣的情況。另一方面,博物館的人聲喧譁也一直被人詬病,

除去博物館展品及說明不夠有吸引人之外,其實有相當大的原因是,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家長們往往力不從心。浙江省博物館歷史部的顧幼靜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帶孩子看展的家長越來越多,但經常看見家長在拚命地講,孩子卻沒感覺。每每看到這個場景,其實內心還是很被觸動的。「怎麼打破博物館與孩子之間的隔閡,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個6歲孩子的母親,同時又是博物館從業人員,省博物館保管部的陸易從孩子2歲開始便以每2周一次的頻率,帶著他出入各種博物館,「太小的孩子完全看不懂什麼,但他能慢慢地接受這種氛圍,從而為以後的博物館教育打下基礎。像我的孩子目前已經完全無障礙聽懂講解、看懂展品,也能夠理解博物館是什麼。」

但像陸易這樣的能夠為孩子提供專業知識的家長實在是很少,博物館能夠提供的講解員和講解器也遠遠不夠。怎麼才能讓更多的孩子真正接受博物館、愛上博物館,最終從博物館中獲得知識並受益?這是我們推出這檔音頻節目的初衷。

金牌講解員

講述文物「故事」

負責播講的是《博物館小蜜蜂》的特約講解員姜舢哥哥。

浙江省十佳、杭州市金牌講解員、杭州市青年崗位能手、浙江省文化館特邀講師……十年的博物館生涯讓姜舢擁有了很多「標籤」,但他最願意稱自己為「青少年博物館公共教育推廣人」。

有一次在博物館工作時,姜舢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在文物前拍照,媽媽對孩子說:「來,這件文物比較大,跟它拍個照。」孩子問:「這是什麼呀?」媽媽趕緊拿出手機搜索之後,開始給孩子讀。讀完後問孩子聽懂了嗎?孩子說:「聽懂了,這件文物肯定比較值錢,因為關於它的介紹很長。」

這段對話給姜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覺得博物館在孩子們心中不應該是這樣一個形象,文物也不應該用「值不值錢」來衡量,這對博物館、對孩子都是不公平的。

回到家裡,翻開一些文物的講解詞,姜舢慚愧地發現這些書面化的語言有時連成人也難以理解,更不用說生性活潑、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們了。這樣的講述,孩子們怎麼會喜歡呢?如果孩子們不喜歡,他們又怎麼能做到在博物館裡安靜聽講呢?這幾年來,他重點把講解詞撰寫與研究的方向轉向了孩子,試著用孩子們可以理解的語言來講述文物「故事」。

漸漸地,他的講解開始深入淺出,將展品原本枯燥的介紹轉化為妙趣橫生的小故事,令孩子們欣喜不已;漸漸地,他成為了孩子們眼中無所不知的「姜舢哥哥」。

這十講音頻,正是這位姜舢哥哥的作品。

第一講:10000年前的榨汁機(節選)

這第一件文物啊,姜舢哥哥要與你分享浙江省博物館裡的一塊「大石頭」。很多小朋友會有疑問:怎麼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大石頭也能算文物?這塊石頭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哦,這是一塊距今約1萬年前的石磨盤。這些石磨盤,通常與磨石或磨棒成套出現。

那麼這些石頭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當考古老師在很多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橡子、菱角、蓮子等食物之後,把他們放到一起綜合考慮,推斷出用石磨盤將橡子、栗子等磨成粉,再做成食物,所以石磨盤和石棒也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磨粉機或者榨汁機哦。除了磨粉之外,石磨盤、石磨棒配合使用還可以去殼,這也是主要功能之一。

野生粟這一詞,可能大家沒有聽說過,但是只要使用石磨盤和磨棒將它去殼,野生粟就變成了「野生小米」。

粟去殼了之後就變成了小米,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接下來請大家思考一下,石磨盤和磨棒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難道天生就是這樣的形狀嗎?當然不是哦,石磨盤和磨棒的生產,一般是要經過兩個步驟,首先是對原材料大石塊進行打砸加整形,然後再通過精打和磨製進行精細加工,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過直接拿來一塊大石頭就用作磨盤和磨棒的先例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