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無常》:看史蒂芬•金如何揭示人類靈魂深處的道德真相

十里荷塘秋水長 發佈 2020-01-10T02:46:48+00:00

史蒂芬•金的《世事無常》是一本恐怖小說故事集,裡面收錄了14個短篇小說,史蒂芬•金還在每一篇的開篇或結尾講述了促成他創作該作品的事件、想法或景象,對書迷們來說是一種額外的享受;而這14個故事裡面有11個被改編成了影視劇,其中一篇《黑衣人》曾經獲得歐•亨利短篇小說獎一等獎,另一篇《

史蒂芬•金的《世事無常》是一本恐怖小說故事集,裡面收錄了14個短篇小說,史蒂芬•金還在每一篇的開篇或結尾講述了促成他創作該作品的事件、想法或景象,對書迷們來說是一種額外的享受;而這14個故事裡面有11個被改編成了影視劇,其中一篇《黑衣人》曾經獲得歐•亨利短篇小說獎一等獎,另一篇《騎彈飛行》則創下了24小時售出40萬冊電子書的驚人成績,因此將史蒂芬•金送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

沒錯,這個史蒂芬•金就是寫出《肖申克的救贖》原著文本的那個史蒂芬•金,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被稱作「美國影視業孜孜以求的故事販賣機」,作品在全球銷量超過了3.5億冊。

史蒂芬•埃德溫•金(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9月21日- ),美國作家,編寫過劇本、專欄評論,曾擔任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自1973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魔女嘉莉》即大獲成功,而這部書也是他的第三部恐怖小說,迄今為止他已出版40多部長篇小說和200多篇短篇小說,代表作品有《閃靈》《肖申克的救贖》《末日逼近》《死光》《綠里奇蹟》《暗夜無星》等。

01

對於史蒂芬•金來說,短篇小說的寫作更像是慢工出細活的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眾所周知,平均篇幅在萬言左右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短篇小說在現代甚為流行。所有小說基礎,其發展初期並無長短之分,隨時代而區分。短篇小說多要求文筆洗鍊,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時一地一物觀念影響,使其更生動詳實。

短篇小說的特點是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它往往選取和描繪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著力刻畫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生活的某一側面,使讀者"借一斑略知全豹"。魯迅先生說短篇小說要講求典型性,也是同理。

史蒂芬•金講故事的能力堪稱一絕,他自己在很多場合也談到短篇小說的寫作,他說一直寫短篇小說而未停止的原因是因為要給自己時刻冒出來的那些靈感一個適合的載體——三千字、九千字,最多一萬五千字。而你如果選擇了短篇小說的形式來講這個故事,你就要有耐心,細細打磨故事的表達形式,直到它以世上獨此一件的標準找到欣賞它的買主,這標準就是「簡單而有趣」

我們以前學過的最為經典的短篇小說比如莫泊桑的《項鍊》講述了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真相揭穿的那一刻,人人都在為瑪蒂爾德逝去的十年青春年華而惋惜,從而也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而史蒂芬•金寫了許多矛盾衝突集中而出人意外的短篇小說,單就敘事能力上和莫泊桑相比,很多人也評價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本短篇小說集《世事無常》所收錄的14個故事,有激動人心的時刻描述,有突如其來出現在人物生命歷程中的意外事件,有怪異得讓人毛骨悚然卻又信以為真的驚悚一刻,不得不說作家在創作這些故事的時候是處於一種創作上的巔峰時刻。

02

故事原本就存在於生活當中,只是有幸被作家發掘出來而已,以《黑衣人》為例,創作中作者的想像力令人嘆服

史蒂芬•金說自己的故事都是在生活里的合適的時刻發掘出來的,比如《黑衣人》就是自己和朋友聊天,聽到朋友講自己的爺爺,有一天在森林邊,遇到了一個剛從森林裡走出來的人,據說這個爺爺發現走出來的這個人眼睛發紅,身上有一股硫磺的味道,爺爺覺得這個人是魔王,那麼自己只能裝傻,萬一魔王知道自己覺察了對方的身份,大概自己就會沒命了吧,所以就以正常的語氣跟對方講話。

史蒂芬•金說自己寫這個故事時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吸引自己的地方,只是想像著,感覺這朋友爺爺的細微的感受,周邊的氣場和環境,儘量用文字來渲染精準的氛圍,結果完成後他自己也並沒有覺得自己的這個故事有太多動人之處,後來刊登在《紐約客》上,已經讓史蒂芬•金頗感意外,再後來就是得到了讀者的眾多好評,並獲得了歐•亨利短篇小說獎的一等獎。

《黑衣人》電影劇情:在月球監獄裡,極惡的伯格羅多星人鮑里斯(傑梅奈·克萊門特 Jemaine Clement 飾)越獄逃亡。他在1969年犯下邪惡罪行,最終被年輕的K(喬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飾) 砍掉一隻手臂,送入監獄。此次他逃脫的目的,就是穿越時空殺死K。與此同時,J (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飾)和K(湯米·李·瓊斯 Tommy Lee Jones 飾)一如既往處理各種外星人引起的混亂,因對鮑里斯的案件三緘其口,兩個好搭檔心生隔閡。 嶄新的一天,J發現K消失不見,周圍更幾乎沒人知道K這個人。此時的K已在40年前被鮑里斯殺死,他所建立的A網也不復存在。在這危急時刻,伯格羅多星人大舉入侵地球。為了保護家園,J必須穿越時空再次改變歷史……

這大概就是本書命名為「世事無常」的原因吧,那些你所愛的一切終將隨風逝去,明天和意外誰知道哪一個會先來到,這些我們普通讀者耳熟能詳的句子,在史蒂芬•金的筆下,卻生長出了故事的外殼,帶著魔幻的色彩、驚悚的氛圍引領著讀者的閱讀興趣。

03

史蒂芬•金的童年時代對他創作的影響不可忽視,恐怖小說創作是他畢生追求

1947年12月12日,史蒂芬•金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兩歲時,他的父親突然離家出走,從此一去不返,後來據說是去剛果當了僱傭軍。他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操持著家庭,並想盡一切辦法養育著孩子。由於家境貧寒,史蒂芬•金的童年沒有什麼特別感到快樂的興趣愛好。十四歲那年,他在家中閣樓發現一個箱子,裡面裝有父親收藏的一些恐怖小說。從此,他就迷上了恐怖小說,並立志當一個恐怖小說作家。

而他的母親就一直鼓勵他,總是說我覺得你寫得比他們的作品更好。中學時代,他就開始創作,並向雜誌投稿。在緬因州大學學習期間,他也曾是校刊的主筆之一。畢業後,他白天在汽車修理站工作,晚上寫恐怖小說。後來,他到一所中學任英語老師,但依舊筆耕不止。不過,他這一時期的作品還不為人們看好,因而他經常陷入經濟拮据之中。後期他的創作出現了爆棚現象,很多影視界的從業者都在對他的新作品翹首以盼。

史蒂芬•金在他的大量恐怖小說作品中均以「毀滅」這一主題作為故事核心,特別是早期作品《魔女嘉莉》描述內向怯懦的嘉莉擁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超自然能力,當她在舞會中被同學戲弄淋滿一身鮮血時,她就用意念展開恐怖的大報復,將舞會變成了血流成河的屠殺場;《閃靈》中帶著妻兒搬進封閉酒店精神日趨分裂的作家傑克,最終與惡魔同歸於盡。

「史蒂芬•金的作品繼承了美國文學注重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和悲慘的道德真相」。(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評)

史蒂芬•金作品中驚悚恐怖的表象下反映了美國社會中種種令人擔憂的現實狀況,同時也展現出對人性本質的關注與拷問。在他的作品中,「毀滅」是表象並非目的,而是反襯他對人性「善」的寄望,通過對人性的解讀來確認人是可以完全了解自己從而戰勝自身恐懼,重塑理性與意志對抗各種外在力量的。

我們最後用這本故事集裡《那種感覺,只能用法語表達》里的一段原文來結尾,看看它能讓你緊張起來還是引發你強烈的閱讀好奇:

「比爾的眼鏡融化在了臉上,一隻眼睛從眼窩裡冒出來,嘴是一個流血的窟窿。樹林裡,一隻鳥在啼叫,在尖叫,卡蘿爾開始和它一起尖叫,手裡還拿著有特蕾莎修女面龐的燒焦了的紙片,尖叫著,看著他的臉頰變黑,前額被吞噬,脖子像中了毒的甲狀腺腫塊一樣裂開,尖叫,她在尖叫,鐵蝴蝶唱著《在一片活力之地》,而她在尖叫。」

-END-

我是「十里荷塘秋水長」,用文字記錄和分享美好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