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解放後,驚恐無序的德軍塞納河大潰敗

指文圖書 發佈 2020-01-10T02:57:04+00:00

,在法國巴黎投降的德軍此時,莫德爾的整個西線只有18個師可以作戰,16個師「部分適合」,其他的師則需要補充、重建或已不存在。

1944年8月30日,戴高樂宣布法國臨時政府在巴黎成立。至此,諾曼第戰役才算真正畫上了句號。

(上圖),在法國巴黎投降的德軍


此時,莫德爾的整個西線只有18個師可以作戰,16個師「部分適合」,其他的師則需要補充、重建或已不存在。他在塞納河右岸勉強重組了4個師進行防禦,但是這些部隊的重裝備已經所剩無幾了。據戰史資料回憶,8月底到9月初這一段時間,德軍在整個西線上只有100輛可用的坦克,而美英盟軍僅矛頭部分就有2000輛以上的坦克;德國空軍飛行員的損失尤為慘重,整個西線只有570架飛機可供支援作戰之用,而英美聯軍在西線上的作戰飛機總數則已超過了14000架。這樣,盟軍在坦克方面的有效優勢為20:1,而在飛機方面則為25:1。盟軍已制定在塞納河畔全殲西線德軍主力的計劃,於是,蒙哥馬利、布萊德雷分別指揮英美軍隊衝出諾曼第地區,朝著塞納河推進。

美軍機群的目標是摧毀塞納河上所有的公路橋和鐵路橋,德國空軍的那些「菜鳥」飛行員的升空作戰無非是為盟軍戰鬥機部隊增加榮耀,抵抗十分虛弱。那些老練的飛行員們則盡了最大的努力,一度使盟軍空軍對渡口的空襲有所減弱。恩斯特·休伯特(Hubert Engst)士官長的經歷就頗有代表性:8月24 日,休伯特士官長在紐豪斯(New House)的6千米高空擊落美軍第6航空隊第300聯隊的一架四引擎轟炸機,取得了他個人的第6次勝利。但隨後,休伯特的福克-沃爾夫「黃色7」單發戰機亦被擊傷,休伯特本人還被嚴重炸傷。德國空軍沒有能力來彌補飛機和人員上的損失,休伯特士官長雖然返航了卻等同於被擊毀。在盟國空軍強大力量日夜不歇的輪番打擊之下,德國軍民終日生活在惶惶不安的噩夢之中,士氣直線下跌。


根據德軍陸軍總部8月23日的日誌記載,盟軍部隊正沖向勒納布爾(Le Neubourg),雖然可能只是一個橋頭堡,但危及德軍的整條塞納河防線。下午,莫德爾要求迪特里希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出動裝甲部隊在孔什—埃夫勒(Conches–Evreux)一線設防,第81步兵軍被要求來執行這一命令,第116裝甲師、第2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團」師等部隊拼湊了30輛坦克,迪特里希認為力量不夠,莫德爾要求不管什麼原因都必須進攻。16:00,兩軍迎面相撞,德軍很快被擊潰,第116裝甲師的部隊被切成兩半,有4輛坦克被擊毀。18:00,盟軍攻占了勒納布爾。

夜間,黨衛隊第2裝甲軍撤退了,其他各部也不得不撤退。面對著占絕對優勢的美英盟軍,防守塞納河北岸的計劃已不可能實行,B集團軍群的2個集團軍兵力已經很弱,第15集團軍僅擁有6個師,現實可行的是如何救出這些潰敗之師去保衛法德邊境。莫德爾向希特勒要求:「鑒於B集團軍群各部已十分虛弱,補充已刻不容緩。」

8月28日的軍事會議上,莫德爾試圖說服屬下建立起一條新的防線,但這種不切實際的計劃遭到了約瑟夫·迪特里希(Josef Dietrich)等黨衛隊將領的抵制。迪特里希在23日曾向莫德爾請求辭職,稱自己難以勝任,交給他的任務都無法完成。B集團軍群的戰爭日記專門記載了這一事件。莫德爾說已經忘記了迪特里希的請求,要求他繼續指揮他的部隊。

在這次會議上,迪特里希首先是嘟嘟囔囔地在房間裡踱來踱去,最後粗魯地打斷了莫德爾:「請你別說了,這個計劃簡直是天方夜譚!」莫德爾氣得臉色鐵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借酒消愁。

西線作戰局長波多·齊默爾曼(Zimmermann)將軍在回憶錄里承認莫德爾是一個有能力的軍人,但因為「要求太高」,「倉促提出要求」,可能就「忽視了客觀實際」,變成了「揮霍兵力」;另外,還因為「出爾反爾的要求」,致使「參謀工作受到損失」。

勒納布爾失守後,莫德爾元帥看到了又一個「法萊斯式」包圍圈的危險,於是認可了迪特里希的意見,放棄在塞納河一線抵抗盟軍的計劃,命令部隊繼續後撤。莫德爾希望能夠在撤退中把裝甲車、坦克聚集起來形成一個拳頭,即東線的「劍與盾」戰術,但盟軍的空中轟炸非常猛烈,他的想法基本上沒有實施的前提,渡河也只能在夜間進行,白天渡河工具則隱藏、偽裝起來。第331步兵師在掩護撤退時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德軍陸軍總部的日誌宣稱B 集團軍群2個集團軍有25000輛軍車在一周內橫渡了塞納河。

(上圖)370毫米M1915榴彈炮被德軍用於海岸,該炮1944年被美國人奪取


諾曼第戰役以後,西線德軍有40多個師被擊潰,損失了45萬人左右。B集團軍群的潰敗終於讓希特勒變得現實了一點,他被迫同意西線德軍全面後撤。西方史學家認為通過希特勒同意撤退,可以看出莫德爾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他的失敗對希特勒影響很大。此時的西線戰局已不可能靠某人的決心、毅力或嚴格要求挽回得了。

莫德爾的撤退大大出乎了盟軍統帥部的意料,他們曾預料德軍會依託塞納河組織防線,然後依次退到索姆河、馬恩河、墨茨和摩澤爾(Mosel) 河一帶,最後才退到「西部壁壘」—「齊格菲防線」。盟軍第二階段的突擊很快就變成了全線的追擊戰。莫德爾沒那麼容易逃脫,很多部隊和裝備擁堵在塞納河等地的渡口,成了盟軍航空兵的良好標靶。在猛烈的轟炸、掃射之下,德軍人員傷亡慘重,裝備損失數目驚人,尤其在埃夫勒一帶,至少有2000輛車被炸毀。

莫德爾仔細研究了西線的戰況和局勢,然後向最高統帥部提出,以現有的兵力作戰是完全沒有希望的,他要求擁有30個師(25個步兵師、5~6個裝甲師)的部隊、20萬補充兵員和數百輛坦克,否則,整個防線都將會崩潰,尤其是安特衛普一線,「德國西北部的門戶將會洞開」。斯派達爾在回憶錄里稱莫德爾的要求是「天真」的,當然,莫德爾的報告確實石沉大海,沒有了音訊。

莫德爾放棄了塞納河防禦計劃後,試圖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堅守索姆河。他打算把新防禦的地區與索姆河連接起來。該防禦地區應經蘇瓦松、沙隆(Châlons-en-Champagne),再沿馬恩河上游經朗格勒高原(Langres,Plat.De)和貝桑松(Besancon),一直延伸到瑞士邊界,橫貫整個法國。然後再推行他在東線的那一套成功的防禦策略,他將把全部的裝甲力量集中起來,用短促的突擊,攻擊盟軍箭頭的側翼,以瓦解盟軍攻勢。然後且戰且退,把德軍分階段撤回德國邊境。這一計劃如果能及時實施,原本是可以達成的,可時機已經失去了。

盟軍,尤其是巴頓部隊的裝甲機械化程度遠比蘇軍要高,後勤供應也很充足,而且B集團軍群殘部的兵力不夠,它不具有建立防線的足夠兵源,且防禦工事也沒有構築好。只有第15集團軍從加萊海峽撤下來的部隊做好了在阿布維爾(Abbeville)—亞眠(Amiens)之間索姆河段的防禦準備,它能接納撤退下來的第7集團軍的兵力。計劃駐守在亞眠以東的兵力,在英軍的追逐下, 已經無法停止退卻。更要命的是德軍完全喪失制空權,面對無情的空襲,莫德爾慨嘆道:「(盟軍)無限的空中優勢,類似於1940年的我們。……他們(盟軍)可以推進到他們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為了躲避盟軍的追捕,莫德爾和他的司令部不得不幾乎每天都變更駐地,因此B集團軍群的指揮系統陷入空前的混亂,與各軍、師之間的聯繫不暢。「整條西線已經崩潰了。……對方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軍。」一個德軍團長略帶誇張地慨嘆道。

(上圖)亞琛附近的「齊格菲防線」,這種水泥和鋼筋做成的「龍齒」主要是用於阻擋坦克。


而最重要的「西牆」—「齊格菲防線」此時幾乎處在無人防守的狀態中,驚恐無序的德軍縱隊利用各種交通工具逃往本土,有德軍將領承認,撤退是「毫無計劃的逃竄」。

據此,盟軍最高統帥部發布的一份情報樂觀地指出:「西線德軍已不再是一支像樣的軍隊,他們是一群散兵游勇,組織渙散,士氣不振,缺乏裝備和武器。結束歐洲的戰爭已為期不遠,幾乎是近在咫尺了。」


本文摘自《希特勒的救火隊員:元首寵將莫德爾元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