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單俗套的黑白電影《羅馬假日》,憑什麼豆瓣評分高達9.0

子魚小姐 發佈 2020-01-10T03:02:53+00:00

直到多年後,我再次重溫才看懂了浪漫的愛情背後是導演關於自由、人性和責任的探討。@子魚小姐豆瓣評分圖《羅馬假日》是1953年威廉·惠勒執導,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一部小成本愛情黑白電影。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一部劇情如此簡單的黑白愛情電影可以在時間長河中成為經典?直到多年後,我再次重溫才看懂了浪漫的愛情背後是導演關於自由、人性和責任的探討。今天我將從電影的人物刻畫、劇情設計和表達藝術三個角度來剖析導演是如何將自由、人性和責任巧妙融於這浪漫的愛情之中。@子魚小姐



《羅馬假日》是1953年威廉·惠勒執導,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一部小成本愛情黑白電影。該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斬獲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故事)、最佳服裝設計三項奧斯卡大獎。雖然該片上映時間距今已有近70年的時間跨距,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它在黑白愛情電影歷史上的經典地位,目前豆瓣評分仍然高達9.0且熱度不減。

影片主要講述了由奧黛麗赫本飾演的安妮公主為飽覽羅馬的優美時光,選擇在醫生給她注射的鎮靜劑發揮藥效之前,偷偷溜出了皇室藩籬。後因鎮靜劑藥效導致迷迷糊糊睡在了街頭,從而巧遇了由格利高里·派克飾演的美國記者喬,開啟了一天的羅馬假日。

在這一天的短暫時光里,兩人心生愛意、墜入愛河。但理智的兩人,深知彼此的階層差距與職責義務,都默契地選擇了放棄這段愛情。全片男女主角都未曾對彼此說過一句」我愛你」,可我們知道,他們早已將這份愛藏在了心底的最深處,永不消逝。

整部電影的劇情框架其實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俗套」,這讓我曾一度認為本片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完全是因為奧黛麗赫本的顏值光環。然而直到多年後的再次重溫,才讓我真正看懂了在這浪漫的愛情背後是關於自由、人性和責任的探討。

今天我會從影片的人物刻畫、劇情設計和表達藝術三個方面來剖析導演如何巧妙地將自由、人性和責任三者融於這浪漫的愛情故事之中。同時,我會在文章第四部分針對本片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結局,來分析這結局設定給予我們現實愛情觀的具體指導意義。

01.人物刻畫:兩個不同階層人物的刻畫,是對內心追求自由、理想生活的不同理解

①公主:生於藩籬之中,繁文縟節也鎖不住一顆純真、嚮往自由的心。

影片一開場,用了近十分鐘的時間來放映公主接待各位公使的繁瑣畫面,將公主枯燥乏味的日常瞬間躍於螢幕。而此刻,導演又忽然將鏡頭切到了公主裙內不斷從鞋中逃離的小腳丫,這一俏皮的小動作將一個活潑、天真、又不失爛漫的公主形象刻畫地清晰生動。

臨睡前,公主在與女僕討論想穿分體睡衣且只穿上衣時的俏皮神情和複述明日行程時的忽然崩潰,這些富有張力的情節設計都在向我們傳達著一個強烈信號:公主內心是一顆不願再受束縛擺布、嚮往真正自由的心靈。

我討厭我所有的睡袍和內衣,我又不是老太婆,我喜歡分體式的睡衣。——安妮公主

②記者:因生活所迫,為五千美元選擇有目的地接近公主,這是「反自由式」生活的追求。

這是一個為生活所迫、疲於奔命的小記者,對於他獨有的細節特寫也很有意思。他與朋友打牌輸錢後,在路上遇到了迷迷糊糊的公主,而在他靠近公主時,他下意識地將身上的錢做了兩次轉移,深怕被公主偷了去。這一「喜劇式」的動作特寫,成功將一個因生活所迫而極度在乎金錢的小記者形象表現地自然真實、毫不矯作。

當記者喬發現自己昨晚所撿的女孩就是安妮公主,而他可以靠獨家專訪獲得五千美元時,他開始利慾薰心計劃著與公主「遊玩」羅馬,企圖獲得一手的價值資源。五千美元是記者追求的自由,也是他認為可以過上理想生活的關鍵實現因素。然而這種追求的本質卻是」反自由式」的生活,因為這種自由仍然是建立在為挖掘他人新聞疲於奔命,忽略個人慾望的基礎之上。

一切盡在我這個獨家專訪中。——記者喬

不得不驚嘆導演對於人物塑造的細節刻畫,簡單的開篇場景,巧妙的細節設計,就將兩個階層關於自由、關於理想生活的不同理解展露無遺。一個是擁有無數金錢唯獨失去自由的公主,一個是極度渴望金錢、甚至願為金錢放棄自由的記者,在一開始導演就已在人物的塑造上對自由進行了一次伏筆式的碰撞。

02.劇情設計:看似簡單的故事橋段卻完成了人性從惡到善的自然轉變及對人生價值認知的飛躍

從劇情框架來看,這真的只是一部很簡單的浪漫輕喜劇,甚至只是一個有些架空於現實的美好童話故事。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簡單的愛情電影,我卻看到了導演在用心刻畫著人性的轉變。

半夜,記者喬看到了睡在街頭迷迷糊糊的安妮公主,雖然他擔心自己的錢會被這個陌生女孩偷走,雖然他認為她只是一個喝醉酒的不良女孩。但是,他還是因為內心深處的善,選擇了將女孩帶回自己的小屋留宿一宿,這是心靈深處的善。

然而,這份善卻沒有抵過五千美元的誘惑。在他得知所撿女孩是公主時,他展現出了人性的惡。他有目的的去接近公主,所謂的羅馬假日不過是他為獲得五千美元而實施的計劃。有意的對白、偷拍,在純真的公主面前一切都顯得醜陋之極,這是面對慾望時,展露的人性之惡。

公主:我對此充滿信心,正如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充滿信心。

記者:我們相信殿下這種信心不會白費。

在短暫相處的一天裡,他被公主的純真、善良所感染,逐漸墜入愛河。在他老闆願意高價購買他獨家的專訪時,他選擇了毫不猶豫拒絕。這是人性之善的覺醒,是愛讓他體驗到了比疲於奔命尋找新聞更珍貴的追求,自由與愛一個人。

記者喬的」因愛轉變「是導演關於人性與慾望之間的探討。「人之初、性本善」,善本應是我們所有人來到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樣子,然而,為什麼有些人卻開始變惡,這是人性與慾望的較量。關於如何去抵制因慾望而變惡,愛與責任很重要。

03.表達藝術:高語境的表達與唯美分別的情節設計,是對彼此放棄愛情背後體現的責任升華

①無言甚有言,全片沒有一句我愛你,卻早已把愛藏在了心底最深處。

影片從頭至尾男女主角都未曾對彼此說一句我愛你,然而卻將這份愛意刻畫地如此深情、潸然淚下。尤其是在結尾的記者結尾的記者招待會上,兩人深深地凝望、專注的目光和語帶雙關的巧妙對答……,這份情意唯獨他懂、她懂。

記者:訪問的城市中,公主殿下最喜歡哪一個呢?

公主:羅馬! 就是羅馬! 我將會永生永世珍惜我訪問此地留下的回憶。

②與所有人握手,只為再牽一次人群中你的手。

記者招待會結束後,侍從已示意公主可以離開時,她卻提出了想要認識媒體工作人員的要求。那一刻,只有他知道這是他們之間最後一次的握手,一別便是永遠

鏡頭下,公主與每一個記者握手說著幸會,一個一個直到握住了喬。一句簡單的」幸會」飽含了太多的留戀與無奈。我一直認為這是影片最出彩的表現方式,含蓄又富有張力,看著公主握手的鏡頭,我早已潤濕了雙眼。

她是公主,他是平民。她肩負著太多的責任與義務,她不可能離經叛道只為愛情,所以她只能選擇含蓄地表達愛意,哪怕只是在人群中再牽一次你的手,說一句」幸會」。

04.現實意義:任何的自由都應建立在責任與規則之上,包括愛情

有人遺憾本片的結局,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它是一部悲劇,畢竟男女主人公是沒有真正走到一起的,而我最偏愛的卻是這不完美的結局,因為理性。正是這一份不完美,讓它從一部童話的愛情電影變成了一部具有指導意義的現實電影。因本片主要講述的是關於愛情,所以對於現實意義的指導,我還是選擇僅從愛情展開。

任何的自由都應建立在責任與規則之上,包括愛情。而在愛情的世界裡,責任與規則代表著:

①責任,代表著賦予的義務,彼此承擔的角色責任。

影片中公主的責任是子民與國家,而記者的責任是繼續努力地生活或是維護公主的這份義務。雖然他們都渴望自由、渴望愛情,但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應建立在責任、義務之上,所以成熟的他們選擇了將愛放在心底,放棄了這份愛情。

對於現實中的我們,雖然沒有像公主那樣偉大的義務,可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彼此承擔的角色責任。比如夫妻或是男女朋友,在一段關係中我們都有自己的定位,賺錢養家、照顧彼此、衷於家庭,這些都是我們的角色責任。既然處於關係之中,就該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

②規則,代表著現實的條條框框,比如門當戶對、比如愛情的忠誠制度。

男女主人公的階層差距也註定了這段愛情的不可逾越,導演在這或許傳達的理念是門當戶對很重要。一個公主、一個平民,這種階層的跨越、生活的磨合都不是童話,所以不完美的結局反倒是對現實的理性考量。

面對愛情,規則意識很重要。比如門當戶對、比如三觀一致、比如衷於道德……。這些都是影片結局給予我們的現實啟發,在愛情到來之前,理智地分析規則也是我們對人生的認真態度。

影片不完美的結局背後體現的是對現實愛情的客觀考量和彼此責任的身不由己,這是成熟愛情觀的表現,也是給現實的愛情觀樹立了正確引導、傳達了正面積極的現實意義。

05.結語

這是一部柔和了悲劇與喜劇全部要素的經典浪漫愛情電影。一場24小時的愛情,一場有緣無分的完美相逢,成為了超越半世紀之久的絕世佳話。影片中男女主角的精湛演技、古城羅馬的別樣風情、黑白色彩的獨特魅力都讓我們印象深刻、無法忘懷。這是一部值得反覆重溫、適合在午後時光細細品味的黑白電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