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文明和希臘世界

正夢技術研究和開發局 發佈 2020-01-10T03:11:49+00:00

根據古希臘人在地中海世界活動的頻度不同,希臘有三層含義。不過,這些希臘人不管生活在哪個地方,他們都有許多共同點,他們之間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並且他們的語言相通,有著共同宗教信仰、文化體系和生活方式。

希臘,在古希臘語中的寫法是「Ἑλλάς」,現代英語中的「Hellas」(希臘)來源於此;在拉丁語中的寫法是「Graecia」,現在英語中的「Greece」(希臘)來源於此;漢語中的「希臘」,則是對「Hellas」的音譯。

古典時期的希臘,不是像我們現代人理解的那樣。它不是對一個國家的稱呼,而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在這片區域內,存在著數百個大小不一的袖珍型主權國家——城邦(Polis或city-state)。那時候的希臘是一個比較模糊的地理概念,一般指希臘人所居住的區域。根據古希臘人在地中海世界活動的頻度不同,希臘有三層含義。從廣義上講,它包括「黑海沿岸地區、小亞細亞沿岸地區、愛琴諸島嶼、希臘本土(Greece proper)、南義大利和大部分西西里,並且,向西延伸至利比亞的昔蘭尼和馬賽(Marseilles)兩地所在的地中海海岸和西班牙沿岸上一些據點」,這一表述幾乎將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都涵蓋在了「希臘」的範圍內。狹義上講,古希臘僅僅是指希臘本土(Greece Proper),它僅包括希臘半島,連希臘文明的發祥地克里特都被排除在外。介於廣義和狹義之間,還有一個說法,它包括希臘本土、愛琴諸島嶼和小亞細亞沿岸地區,後世學者將其稱為「希臘愛琴世界」(Grecian-Aegean world)。這個地區是古希臘人活動的主要區域,幾乎希臘歷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都在這個舞台上展開。不過,這些希臘人不管生活在哪個地方,他們都有許多共同點,他們之間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並且他們的語言相通,有著共同宗教信仰、文化體系和生活方式。

較東方文明而言,古希臘的地理條件有截然的不同。東方文明本質上是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埃及被稱為「尼羅河的禮物」,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則稱黃河為母親,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與恆河、印度河分別孕育了其他兩大農耕文明。而號稱第五大古代文明的希臘,則是地少、山多、海闊,山丘縱橫、河流交錯、島嶼密布,被世人稱為海洋文明。

在這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大陸的世界裡,希臘氣候也是獨特的,似乎是天公有意作美。冬季多雨、夏季乾爽,有利於橄欖、葡萄的種植,而希臘的土質又恰恰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同時,少有良田可耕,希臘人只有通過對外進行商業貿易來維持自身生存與發展。溫暖宜人的地中海氣候,既無歐陸冬季之嚴寒,更無非洲夏日之酷熱,這又為希臘人進行戶外活動尤其是揚帆遠航創造了條件。不管是為了尋找土地還是為了追求商機,海外航行刺激了希臘人的冒險精神和探索性格。而與外界的頻繁交往,又有利於希臘人吸收不同地區的先進文化,從而為希臘世界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文化基礎。天時、地利、人和等三重因素的完美結合,最終促成了希臘文明的勃興。

根據民族和語言特點,除了邊陲之地的伊庇魯斯人和馬其頓人之外,在希臘世界裡分布著四大方言族群。伊奧利亞人(Aeolians),主要居住在希臘半島中北部的色薩利和彼奧提亞以及小亞細亞北部沿岸地區;愛奧尼亞人(Ionians),分布在阿提卡地區、愛琴海諸島嶼和小亞細亞中部沿岸地區;多里安人(Dorians,或譯「多利斯人」、「多利亞人」),主要分布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及其以南諸島、南部義大利、西西里島以及小亞細亞南部沿岸地區;阿卡亞人(Achaeans,或譯「亞該亞人」),主要分布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北部的阿卡亞和阿卡狄亞地區。

從地理環境上看,希臘世界可以分為希臘大陸和愛琴海兩大部分。根據地形走勢,希臘大陸可以分作北部、中部和南部等三部分。北部希臘伊庇魯斯、馬其頓和色薩利構成。中部希臘,由彼奧提亞、佛西斯、埃托利亞、阿克那尼亞和阿提卡構成。科林斯地峽以南為南希臘,也即伯羅奔尼撤半島,它包括美塞尼亞、拉哥尼亞、阿爾戈里德、伊利斯、阿卡狄亞、阿卡亞等地區。

古希臘東北邊陲居住著馬其頓人,他們原是古希臘族群的一支,後與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亞人通婚融合,便形成了後來的馬其頓人。由於地處偏遠、政治分裂、文化落後,馬其頓人長久以來未能在希臘歷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而經常被中南部希臘人瞧不起、被蔑視為蠻族。到公元前四世紀中期,這種局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進行全面的政治軍事改革,統一整個馬其頓全境,並迅速征服了希臘世界。而其子亞歷山大更是偉大,公元前334年開始東征,十年內,建立了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席捲埃及、兩河流域、印度和希臘等四大文明區域的大帝國,為世界歷史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處在希臘大陸西北部的伊庇魯斯,物產豐富,盛產牛馬。但由於此地屬於多山地帶,人煙稀少,且與外界交往不便;所以,這裡也長期處在落後狀態,同樣遭到中南部希臘人的歧視。而與其北部接壤的伊利里亞更加蠻荒,在語言、風俗、制度等多個方面與中南部希臘的差別很大,甚至可以不被劃入希臘世界。在伊庇魯斯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一位偉大的公主奧林匹婭斯,她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結婚,生下了亞歷山大大帝。皮洛士(Pyrrhus)是伊庇魯斯本土產生的偉大國王兼軍事家,被漢尼拔譽為「僅次於亞歷山大的軍事家」。此外,在伊庇魯斯的歷史上還能夠值得一書的是,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此地阿布拉西亞海灣口的亞克興角進行海戰,大敗政治對手安敦尼和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重新統一羅馬帝國。

色薩利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廣闊平原,土地肥沃,盛產馬匹。本身具有很大的潛力,但政治分裂,導致這個地區並未對希臘歷史造成多大影響。然而,由於地處南北交通的要害,色薩利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色薩利南下,會遇到溫泉關;它扼守著希臘大陸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最具有戰略價值;想要稱霸或征服希臘,就必須控制溫泉關。公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在此地率領千名勇士頑強抗擊薛西斯的百萬雄師,寧死而不讓寸土。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為了控制這個關隘,花費了十數年時間與雅典角逐。

中部希臘彼奧提亞地區的底比斯(Thebes,又譯「忒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城邦,但霸權主義和城邦本位主義給它留下了壞名聲,除了兩個偉大的政治家兼軍事家伯羅比達、伊帕米南達和兩位文學家赫西俄德、品達值得令人尊重外,就再也很難找出它的閃光點。與之相比,它的世仇兼鄰居雅典(Athens)也即阿提卡(Attica)卻是如此的燦爛無比。濱臨愛琴海的交通優勢,使雅典長期以來都是希臘世界最繁榮的地區之一;開放的心態,使它能夠招攬希臘各地的優秀人才聚集此地,並且成為西方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民主的制度,激發這個地區的創造力,不僅使雅典在政治軍事上能夠與斯巴達分庭抗禮,而且它確立的各項民主原則成為流芳後世的光輝典範。

過了科林斯地峽往南,便來到伯羅奔尼撒半島。傳說時期,這裡的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率領著希臘聯軍,千帆並進,遠征特洛伊;然而,邁錫尼的輝煌很快便消失在了神話傳說中。進入歷史時期,從北部遷徙而來的多利斯人逐漸成為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新主人;並且,其中的一支——斯巴達人,逐漸成為了希臘世界的新領袖,它以無敵的重裝步兵稱雄於希臘。

希臘世界的另一半是水世界。愛琴海位於希臘半島與西亞之間,南北長度約為600公里,東西寬度與南北長度大體相當。480多個大小不等的海島,星星點點地分布在這片水域;在「一片汪洋皆不見」的大海上,它們成為了希望的象徵。其中,最大的島嶼是愛琴海最南端的克里特,它東西長約250公里,南北寬12至60公里不等。中部的伊達山將全島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平原較多,適合農業;西部屬於丘陵地帶,經濟相對落後。而由於處在北非和希臘半島之間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上,整個克里特島猶如一條橫泊在二者之間的長船,承載著不同文明圈之間文化交流的歷史責任。小亞細亞沿岸地區與其附近島嶼薩摩斯、開俄斯等則成為了亞洲兩河文明與希臘文明之間相互交匯的地區,泰勒斯(Thales)等人將傳續千年的東方智慧之火在希臘點燃,照耀著希臘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發展。

學者們一般將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分為五個階段:愛琴時代、荷馬時代、古風時代、古典時代和希臘化時代。

希臘文明便濫觴於愛琴海。在這段歷史上,前後出現了兩個文明: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二者並稱愛琴文明,它們大概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興起、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滅亡。愛琴文明與後來的希臘文明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們類似於古代東方的專制主義文明,國王或者祭祀王是最高統治者、宗教籠罩著整個社會、輝煌的宮殿或宮城是其標誌性特徵。

公元前13世紀末12世紀初,希臘受到入侵浪潮的衝擊。多利安人的到來,摧毀了邁錫尼文明;繁榮的城市、雄偉的王宮、興旺的手工業和商業,迅速衰落。繁盛的文明消失了,希臘倒退到了落後的原始狀態。這個時代(公元前12—前9世紀)被稱為古希臘的「黑暗時代」;同時,由於《荷馬史詩》對這個時代做了重要的描述,人們又為其冠以「荷馬時代」之名。儘管落後,但是其中仍蘊含著進步的因子,鐵器的使用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城邦也逐漸在原始部落或農村公社的基礎上興起,它給希臘歷史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城邦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城邦內部出現了兩種危機:人口的不斷增長使得社會承載力迫於臨界點、貴族和平民之間愈演愈烈的衝突,為解決危機,城邦開始了移民活動,在海外建立殖民城邦。在移民的同時,城邦內部也出現了變革,許多城邦建立了有利於平民和工商業發展的僭主政治。而斯巴達則通過征服鄰邦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集君主制、寡頭制、民主制於一體的共和體制;同時,它對城邦實行軍國主義政策,最終克服了早期城邦的危機。另一種成功的典型是雅典,它則是通過一系列立法改革,最終在克利斯提尼時代建立了主權在民的民主政體,使其成為古希臘城邦的楷模。這一段歷史時期,被學者稱為古風時代(公元前八至六世紀)。

正當古希臘城邦沿著自身軌跡發展之時,亞洲崛起了波斯帝國,它的擴張引發了希波戰爭(公元前500-479年或449年)。在斯巴達和雅典的領導下,希臘最終打敗波斯。希波戰爭後,希臘進入了它的黃金期,雅典是其最突出的代表。這一時期的雅典,尤其是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在政治民主、科學藝術、思想文化等方面實現了全面的繁榮;同時,在雅典帝國的框架下,希臘世界也試圖向泛希臘統一的目標邁進。但是,在雅典領導下的泛希臘統一進程卻因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404年)的爆發而終止,在斷斷續續的二十七年戰爭中,幾乎整個希臘世界的城邦都捲入其中,並且打了個筋疲力盡。斯巴達名義上戰敗了雅典,卻把整個希臘世界推進了重重危機的漩渦;古希臘政治輝煌就此終結,不過,文化的繁榮則繼續保持。

公元前四世紀前半期,希臘城邦集團之間混戰不已,少有和平喘息的機會。而城邦內部也是危機四伏,平民造反、奴隸起義,頻繁發生。面對紛紛擾擾的時局,偉大的思想家對其進行了反思。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仍以希臘城邦為模型, 宣傳他們的「理想國」理念;而其他人則更為現實,大力鼓吹全希臘聯合起來的泛希臘主義,通過侵略或征服波斯帝國來解決希臘內部的危機。希臘北部崛起的馬其頓,最終肩負起結束內亂和完成希臘統一的雙重使命。公元前338年,喀羅尼亞一戰,腓力二世確立了他在希臘的霸主地位,也標誌著希臘城邦制度的終結。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4年發動東征,不到十年的時間,他建立了一個比波斯帝國還要龐大的帝國;但是,公元前323年,他的早逝又造成了帝國的迅速瓦解。從此,希臘歷史進入希臘化時期。

在希臘化時期,希臘城邦處於垂死階段,聯邦式的城邦同盟並未給古希臘帶來了新的希望,在政治上逐漸讓位於三個希臘化王國,直至羅馬人的到來。在亞歷山大帝國的基本框架下,希臘文化開始向外擴散並進一步吸收東方文化,傳統的文化中心雅典逐漸衰落,亞歷山大成為希臘化世界的文化中心,希臘化文化呈現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特徵,世界主義思想開始流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