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埃及新首都的重大戰略項目,為什麼交給中國?

人民日報海外網 發佈 2020-01-10T04:18:23+00:00

當地時間1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埃及,同埃及總統塞西、總理馬德布利會見,並同外長舒凱里共同主持了中埃外交戰略對話。

來源:海外網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開羅同埃及外長舒克里共同會見記者。(圖源: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官網)

當地時間1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埃及,同埃及總統塞西、總理馬德布利會見,並同外長舒凱里共同主持了中埃外交戰略對話。在埃及《金字塔報》的書面採訪中,王毅特別提到中埃合作建設埃及新行政首都的重大戰略項目。

為減輕首都開羅的壓力,埃及於2015年宣布新行政首都建設計劃,項目預計2022年竣工,占地面積達700平方公里,容納500萬人口,項目第一階段預算就達450億美元。重中之重的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埃及選擇委託中國企業建設,這成為迄今為止中資企業在埃及市場承建的最大項目,也是中埃合作邁向更高水平的象徵。

中埃合作邁向更高水平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截至2019年,中國已連續7年蟬聯埃及第一大貿易夥伴,2018年中埃貿易達138億美元,再創新高。2008年成立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如今已基本建設完成。截至2018年底,合作區共吸引中外企業77家,上繳埃及稅收10億埃磅,直接解決就業3500餘人,產業帶動就業約3萬人。中埃兩國未來在新能源、電動汽車、航天、通信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經貿合作將不斷深化。

中埃合作邁向更高水平有深厚的歷史基礎。1956年中埃正式建交,埃及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自2014年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中埃兩國逐漸形成經濟、政治、安全和文化合作全面發展的模式,政治關係日益緊密。中埃兩國之所以能相向而行,實現多層次對接,不僅是因為國家發展的利益共通,更是源於兩國在核心理念上的高度一致性。在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關鍵時刻,中埃都堅定選擇了加大對外開放,堅持多邊主義的互惠共贏路線。「一帶一路」建設和「埃及2030願景」高度契合,未來兩國的政治互信將繼續成為雙邊合作的助推力。

中埃合作邁向更高水平,還將為中國與非洲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提供範本。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媒體企圖抹黑中國在非洲的正常投資興業,稱「一帶一路」倡議使貧困國家陷入債務困境。中埃透明、平等、公平的成功合作無疑是對這種言論最有力的回應。中國外長已經連續30年將首訪目的地定在非洲,體現了中國對中非關係的高度重視,今年將埃及定為首訪國家,充分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高度重視。未來,中埃將在更高水平上開展緊密合作,這種合作也將成為構建中非和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先行先試樣板。(海外網評論員 任天擇)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