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道出了應對網際網路企業裁員的「正確姿勢」

中國基金報 發佈 2020-01-10T04:41:36+00:00

不少過去籠罩在光環之下的網際網路人,紛紛感慨「日子不好過了」。各家大公司裁員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遭遇「中年危機」、有的是遭遇集體裁撤、有的則遭遇末位淘汰。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歲末年初,網際網路企業裁員的新聞此起彼伏,在一些職場社交媒體上,不斷有人吐槽「年關難過」。

企業如何裁員?員工如何應對?都再次成為網絡上的熱點話題。

事實上,在過去的2019年中,網際網路公司優化組織架構和人才規模的措施一直都倍受輿論關注。不少過去籠罩在光環之下的網際網路人,紛紛感慨「日子不好過了」。各家大公司裁員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遭遇「中年危機」、有的是遭遇集體裁撤、有的則遭遇末位淘汰。獵雲網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19年滴滴裁員15%,摩拜裁員30%,甲骨文中國裁員將近900人,網易裁員30%到40%,人人車則裁員上千人。

儘管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出現局部裁員,但去年國家發改委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的調研顯示,網際網路企業的招聘和用工總體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大規模因裁員而導致失業的現象。因此,此消彼長、新陳代謝都是正常現象,沒有必要把裁員的焦慮擴大化。

正如宏觀經濟、產業的發展有其周期性,公司、組織的發展也是如此。回顧企業史不難發現,即便是蘋果、谷歌、諾基亞等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也並非持續處於上升周期。在創業時期,擴大企業規模是必然需求,進入市場成熟時期,縮小企業規模也是一種必然選擇。手起刀落,向臃腫的組織架構和公司治理開刀,裁員乃至淘汰掉一批初創時期的老員工,儘管會帶來短期的陣痛,但長遠來看,如果能藉此提高效率、輕裝上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裁員絕非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有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因為缺乏「人情味」的裁員,將自己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比如,2019年11月23日,一名在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服務了5年的老兵爆料,其患上擴張型心肌病之後,被迫離職。涉事企業承認,事件處理過程中確實存在簡單粗暴、不近人情等等諸多不妥行為,最終平息了風波

如今,不少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市值已經比肩世界科技巨頭,但在公司治理層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麼,網際網路企業裁員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對於企業來說,如果要想通過裁員甩掉包袱、度過危機,其實並不現實。裁員儘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但並不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新生。在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到來之時,只有將員工規模的調整與組織的願景、戰略結合起來,提升管理效率,激發發展潛能等,才能真正使企業基業長青

因此,網際網路企業優化人才結構,只是它們重塑競爭優勢的第一步。能否通過重新配置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同步實現企業管理的升級換代,打破論資排輩、機會主義、「近親繁殖」等潛規則,讓最合適、最優秀的員工去創造出改變世界的產品和服務,決定了這些行業巨頭能否繼續引領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未來。

同時,網際網路人才也必須轉變觀念,跳出自己的「舒適區」。2020年到了,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傳統行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願望愈發迫切,對於新技術、新事物抱有更大的包容、更強烈的追求,這些傳統行業也正在成為最需要廣大網際網路人才的新平台。正如馬雲所說,阿里未來每年將向社會輸出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人員調整,無疑是在向社會輸出高素質的人才,很多傳統企業也非常期待著網際網路企業人才的加盟。到傳統行業去、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網際網路的白領們或許會擁有更為精彩的人生。

總之,不論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網際網路人才,只要從更高更大的格局去看待網際網路人才的更替趨勢,我們就能儘快找到理解和應對網際網路企業裁員的「正確姿勢」。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