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壁畫保存千年色彩尤新,可它到底是畫給誰看的?

扒點藝術 發佈 2020-01-10T05:40:56+00:00

河南永城柿園漢墓,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壁畫墓,墓中繪有三幅壁畫。事實上,墓室壁畫不可能是突然出現的,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所謂「起源」,也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河南永城柿園漢墓(公元前136-公元前118年),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壁畫墓,墓中繪有三幅壁畫。其中位於主墓室頂部的巨幅壁畫現已被命名為《四神雲氣圖》,長5.14米,寬3.27米,線條流暢飄逸,被稱為「敦煌之前的敦煌」。

作為目前所知最早的壁畫墓,柿園漢墓的地位自不必多說,墓室壁畫產生的時代、地點、原因等一系列問題變得火熱起來。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柿園漢墓的發現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誰也沒法保證它真的就是第一座壁畫墓。也許我們也許永遠都發現不了那座事實上的「第一座」壁畫墓。所以,在研究墓室壁畫起源問題時還是要慎重以待。

事實上,墓室壁畫不可能是突然出現的,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所謂「起源」,也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那麼,墓室壁畫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要在墓室中畫畫,又是畫給誰看呢?

墓室壁畫從何而來

  • 猜想一:複製地上建築

據考古及文獻資料來看,地上建築中出現壁畫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從春秋到西漢晚期的這幾百年間,壁畫的繪製足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不同場景下的壁畫也具有了一定的程式。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新興」事物的墓室壁畫,在最初的繪製時會借鑑到地上壁畫的經驗,甚至會套用一些固定程式。而更具說服力的是,西漢時期的墓葬已經具備了「宅第化」的特徵,也就是在將墓室仿造成墓主人生前居所的樣子。那麼,既然房屋布局都照搬了,為什麼不能把壁畫也照搬過去呢?

  • 猜想二:借鑑其他墓葬藝術

與其他早期墓室壁畫相比,柿園壁畫在時間和地理位置上相對孤立,但在形式上的裝飾性卻與很多西漢早期的喪葬藝術具有強烈的相似性,包括曾侯乙墓和馬王堆墓。尤其是馬王堆1號墓棺槨的第三重漆棺左側板上的畫面,無論從造型、構圖還是色彩上看,都與柿園墓頂部壁畫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我們仔細比較一下可以看到,同樣的兩幅長方形構圖上,畫面四邊的裝飾圖案、龍的造型、紅色的底色,強烈的形式感幾乎如出一轍。

馬王堆棺畫上四邊的邊框正是墓棺幾個面之間的界限,畫面分界與木棺結構是一致的。但同樣的邊界裝飾出現在墓室牆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畫面沒有延展到整個牆面,而是將同一面牆生生斷成了兩截,墓室幾個牆面的壁畫在內容上也沒有相關性。這就讓我們覺得柿園墓的畫工仿佛直接照搬了木棺畫的形制,連變通的腦筋都沒有。

馬王堆漢墓比柿園漢墓早了幾十年,前者棺槨畫的形制也顯然更成熟和完整,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猜測柿園漢墓壁畫是受到了更早期的葬具裝飾的影響呢?

為什麼要在墓室畫畫

我們前面講了墓室壁畫來源的幾種可能性,那麼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在墓室里畫畫呢?畢竟畫完也沒人看啊!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壁畫的內容入手了。

在柿園墓室室頂壁畫中,我們很輕易就能找到龍、朱雀、虎的形象,所以馬上就聯繫到了「四神」這一概念。但對應四神,我們卻怎麼都找不到龜(玄武)在哪,只找到一個長著鴨嘴魚身的怪物,並不知道這是什麼。

這是在墓葬制度還未定型的時期,「四神」的概念還沒有最終確定為我們知道的青龍、朱雀、玄武和白虎,柿園墓的壁畫中表現的正是四神的雛形。而這個長相奇怪的怪獸,正可對應《山海經》中的「魚婦」,象徵北方以及生命轉化、靈魂復甦。那麼這個身份出現在墓室中再合適不過了。

除了四神,墓室壁畫中常見的形象還有羽人、崑崙、伏羲女媧、西王母、靈芝、雲氣等等,都是仙界的象徵,而壁畫內容也多以升仙為主。

《史記 封禪書》記載過一則軼事:漢武帝寵幸的王夫人去世,武帝悲痛欲絕。方士少翁耍了一套把戲為王夫人招魂。武帝信以為真,封少翁為文成將軍,不但賞了很多東西,還以賓客之禮待他。

西漢方術盛行,出現了一系列帶有宗教性質的藝術品,繪畫、建築也會受其影響,發展出一套為宗教服務的藝術體系。

墓室壁畫是給誰看的

古人普遍相信,逝去的靈魂也是有感知的,他們也有著如生者一般的需求,也需要飲食、娛樂。所以墓室壁畫很有可能也是畫給墓主人看的。

但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墓中的壁畫是畫給天神的,是用來引導天上的仙官下界來引領墓主人升仙的。有了這些壁畫,墓室中的空間就既是墓主人死後暫時的居所,又是連結墓主人升仙的橋樑。

然而,從考古發掘來看,在西漢王陵中,墓室中出現壁畫只是少數,所以墓葬壁畫的流行與漢代帝王喪葬制度並沒太大關係。柿園墓壁畫的橫空出世興許只是梁王一時的心血來潮,或者只是他的個人愛好,一不小心引領了潮流。

而墓室壁畫真正發展成氣候,甚至成為帝陵制度的一部分,已經要推遲到南北朝時期了,這一時期的帝王和貴族陵墓才出現了普遍的、內容嚴整的壁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