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咸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鬥不過才二十多歲的慈禧太后呢?

來聽小k道野史 發佈 2020-01-11T06:16:03+00:00

遺命以皇長子載淳繼位,並派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輔國公肅順、額駙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共八人,來「贊襄一切政務」,是為顧命八大臣。

咸豐十一年辛酉七月十六日,咸豐帝崩於熱河。遺命以皇長子載淳繼位,並派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輔國公肅順、額駙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共八人,來「贊襄一切政務」,是為顧命八大臣。


同時還賜予了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賜予皇長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太后掌管。
咸豐帝留下的政治格局是,幼帝居中,顧命八大臣輔政,兩宮太后也擁有一定權力,還可以互相制衡。
但不久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近代史上有名的辛酉政變,快刀斬亂麻的將顧命八大臣擊敗,從而迅速垂簾聽政,拉開了統治中國長達47年的序幕。
咸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竟然鬥不過慈禧太后區區一個女流之輩,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宋安之來帶大家分析分析慈禧太后的權力人生第一站之如何戰勝顧命八大臣。
咸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安排,看似很合理,而且還可以與兩宮太后搞一下政治平衡。其實卻有一個致命漏洞,那就是沒有將恭親王奕忻安排進顧命八大臣的名單,沒有將這個重要人物綁進保衛皇權的戰車之中。


恭親王奕忻其實是最應該進入顧命八大臣名單的人,結果卻沒有進入。其實說起來也是因為與咸豐帝的兄弟失和。
清朝的祖制家法是「親親尊賢」。一般幼帝繼位選派顧命大臣輔佐時,是不能違背親和賢兩個規矩的。一般來說「尊賢」的「賢」,全看皇帝個人意思了,只要皇帝相信寵信,那麼賢與不賢都是賢了。但是「親親」中的「親」,卻是只有固定的人選了,一般都是選擇莫如手足般的至親,像怡親王和鄭親王雖是親王,卻屬於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是遠支旁系。按理說恭親王是最佳人選,因為恭親王奕忻生母孝靜太后是咸豐帝養母,少年時代咸豐帝與恭親王也是兄弟情深,不過因為爭奪皇位而變得隔閡越來越深。
因為咸豐帝與恭親王有隔閡,咸豐帝的第一寵臣素順為了獨攬大權,避免恭親王與他爭權。所以曾向咸豐帝進言,在親親人選上推薦了景壽。
景壽是何許人也呢,景壽是咸豐帝的親姐夫。
御前大臣景壽是額駙,道光帝的女婿,咸豐帝的親姐夫。年齡較長,還兼著照料皇長子上書房教育的事務,是符合「親親」之義的。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同樣是咸豐帝的至親,景壽是一個老實人,並沒有什麼權力慾望。適合肅順等人掌權,所以肅順如此進言,以景壽來頂替恭親王堵住悠悠之口。
同時,肅順在擬定「恭辦喪儀大臣」的名單時,將恭親王加入進去。(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說起來這也是個好差事,只要列名在上,等大喪過後照例會有恩賞的。算是平衡一下恭親王,但在京的「恭辦喪儀大臣」一律不必赴熱河行在,只在京里當差就好了,說白了還是抵制恭王。


而咸豐帝與兄弟恭親王也是隔閡一步步加深而來的,早在爭奪皇位時就鬧了不少不愉快。後來又因為恭親王在孝靜太后病重要求晉封為太后,當時孝靜太后只是太妃,咸豐帝含糊不清的說了一聲,恭親王馬上傳旨冊封,事後恭親王職務被咸豐帝一擼到底。

咸豐七年英法聯軍進逼北京,咸豐帝重新起用恭親王,其實也沒安什麼好心。因為咸豐帝要逃跑,留下恭親王來「辦理撫局」,讓他跟洋人打交道,不是送死也差不多了,還好恭親王有驚無險的完成了議和。
兩兄弟的隔閡是越來越大,最終咸豐帝在彌留之際定顧命大臣時,選擇了景壽而沒有選擇恭親王。恭親王肯定也不是個滋味,畢竟被排擠在權力中心之外,同時顧命大臣中的肅順與恭親王也是素來不合。


不久,幼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不甘於大權旁落,又忌憚肅順的跋扈,看準了顧命八大臣中沒有恭親王這個巨大漏洞,於是與恭親王密謀發動辛西政變。將政治格局由「顧命」而變為「垂簾」,形成了兩宮臨朝稱制於上,恭王綜攬全局於下的政治格局。
倘若恭親王在顧命八大臣之中,肯定是反對慈禧太后的垂簾之議的。以恭親王奕忻的能力,雖然在慈禧掌權以後被打壓,但如果是咸豐帝欽定的顧命大臣,師出有名加上慈禧太后當時還沒有多少涉政經驗,那麼慈禧太后肯定是鬥不過顧命八大臣,發動不了政變的。

慈禧太后為什麼會贏呢,本身能力強是一方面,但畢竟沒多少涉政經驗。其實致命原因在於咸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政治格局上,犯了一個巨大錯誤,沒有將恭親王加入保衛皇權的顧命隊伍之中,又忽略了恭親王肯定不甘人後,更忽略了慈禧太后的野心,最後促使兩個被排在權力中心之外的人強強聯手,干翻了顧命八大臣,改變接下來大清幾十年的天下。
最後再說說顧命八大臣中的肅順,肅順是清朝宗室,乃是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很得咸豐帝寵信。雖然出身旗人,卻看不起當時已經墮落好吃懶做的旗人,主張大力起用漢人,像漢人中的左宗棠和曾國藩等人就曾受過肅順的提拔和幫助,是晚清旗人中少有的開明派,不過可惜站隊錯誤又敵不過慈禧太后和恭親王,最後只能成為刀下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