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何紛紛,兵戈亂浮雲」:淺析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船與水師

仁仁談史 發佈 2020-01-12T08:09:38+00:00

1964年,在成都百花潭發掘一批土坑墓葬,墓葬中清理出大量文物,其中有一件是世界工藝史上罕見的嵌錯銅壺。

1964年,在成都百花潭發掘一批土坑墓葬,墓葬中清理出大量文物,其中有一件是世界工藝史上罕見的嵌錯銅壺。這件由工匠們巧奪天工製成的青銅器,外形紋飾精美,嵌錯圖案內容豐富多采,經考古鑑定,屬於春秋末期至戰國前期的遺物。

在鑲嵌有三層圖景的圓形銅壺上,既有攜籃採桑和仰射飛鳥的勞動者形象,也有統治階級在亭台樓閣中窮奢極欲、宴樂歌舞的場面。在銅壺下層是一組水陸攻戰的圖像,左邊是登城攻防,城下兵弩俱上強行進攻,城上踞高臨下奮力堅守一攻一防,扣人心弦。右邊更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水戰,雙方都使用了有兩層甲板的戰船,上層立戈懸劍,樹幟擂鼓,兵士戴盔穿甲,使戈射箭;下層的划槳手奮力劃長槳,各自向對方猛衝,這時,已是兩船交首,短兵相接,左方短劍刺去,右方長戟刺來,船上船下展開激烈的廝殺。

百花潭嵌錯圖像銅壺和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水陸攻戰銅鑒」,以及故宮收藏的「宴樂銅壺」,圖像內容都極為相似。這些珍貴的文物,為我們研究當時生產、生活、戰爭武器、舟楫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一、戰船的出現與發展

戰船是由於戰爭的需要,從一般船隻中分化出來的。戰爭——自從有了私有財產和有階級以來就開始了。在春秋時期以前的戰爭,主要方式是陸戰,交戰雙方除步兵外,還配備一輛輛四匹馬拉的戰車,排成陣勢,進行攻擊或防禦,所以這種戰法又叫「車陣戰」。

公元前11世紀,商與周在牧野(今河南汲縣)進行的一次決戰中,周就使用了「戰車三百乘,虎責(衝鋒兵)三千人,甲士(士卒)四萬五千人」。但未見有水戰的記載。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諸候之間的爭霸兼并,戰爭四起。特別是那些蓄謀稱霸的大國,既勾結又爭奪,都想用戰爭的手段并吞對方。真是「戰國何紛紛,兵戈亂浮雲」。戰爭的烽煙滾滾,從遼闊的陸地,擴大到浩瀚的江河湖海,適應水戰的主要工具——戰船,也就迅速發展起來。

諸侯國之間經常發生大規模水戰的要數齊、楚、吳、越四國。這四國瀕水旁川,都有廣袤的水域,自古就是發展造船和航運的基地。他們利用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積極擴充水軍,建立強大的舟師,興造各種類型的戰船。

二、地處長江下游的吳國舟師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戰船是最為出名的。吳國地處長江下游,首都就在現在的蘇州市,西臨太湖,東通大海,是一個一日不能廢舟楫的國家。公元前514年,吳國國王闔閭任用伍子胥為謀臣,在軍事家孫武為將軍。伍子胥對建設水軍船艦很有研究。據記載吳國的戰船主要有「艅艎」和「三翼」。艅艎是王侯們乘坐的大型戰船,水戰時可作指揮船。它體形寬大,首尾高聳,船首繪有鷁鳥。這種大型戰船,晉人葛洪在《抱朴子》一書中曾稱它為「涉川之良器也」。

「三翼」戰船有三種不同的型號,據有關資料記載:

大翼廣(闊)一丈五尺,長十丈;中翼廣一丈三尺,長七丈;小翼廣一丈二尺,長五丈六尺。「大翼」可乘士卒90餘人,其中划槳手為50人,管理舳艫(船的頭尾)3人,專管武器的4人。船上的武器有長鉤、長矛、長斧各4把,弩32把,箭矢3200支,軍盔32個。

從「三翼」的長寬度為1:5-7來看,這種戰船船身狹而長,船上又配備人數眾多的划槳手,因而它具有快速的特點,如遇順風順水,更是船行如飛。我們回頭再來看看銅壺上雕刻的那種戰船,很是相象,或許就是這類戰船的描繪。唐代詩人元稹曾用「光陰三翼過」的詩句來形容時間的迅速消逝,雖是誇張,但也說明「三翼」戰船的航速之快。

吳國舟師常集中在太湖進行訓練。一次吳王闔閭問伍子骨如何訓練水軍,怎樣使用戰船。伍子胥告訴他,水軍戰船,「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舡」,訓練的辦法可以參考陵軍(陸軍)的「車戰法」,「大翼者當陵軍之重車,小翼當陵軍之輕車,突冒者當陵軍之衝車,樓船者當陵軍之行樓車(用數匹馬拉的一種兵車,車上有象城牆般高的樓),橋舡者當陵軍之輕足票騎也」。

吳國經過一番準備,於公元前506年率「艅艎」、「三翼」等各種戰船,沿長江西上攻楚,直至漢水。這一次,吳國打了勝仗。過了12年後,吳、越兩國又在太湖的西南展開激戰,吳王夫差在「艅艎」大船上擂鼓督戰,大敗越軍於夫椒。

三、渤海之濱的齊國舟師

齊國地處渤海之濱,「通齊國之漁鹽於東菜」。居住在山東半島東部的勞動人民,為了捕魚曬鹽等海上生產的需要,很注重造船技術。從「齊景公游於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這個傳說,可見齊國的造船水平和規模。

如果說,沒有適應航海性能的大船,沒有龐大的船隊和高明的航海技術,齊景公在海上玩6個月恐怕是不可能的。在古籍中雖還沒有發現齊國舟師的具體記載,但從公元前485年吳王夫差「乃從海上攻齊,齊人敗吳」的記述,說明齊國舟師比較強大,吳國不及未入齊境就被挫敗。

四、江漢流域的楚國舟師

楚國所轄地在江、漢流域。漢水兩岸很多地方和楚都江陵,都有悠久的造船歷史,早在西周初期,這裡的勞動人民就有比較高明的造船技術,這從「昭王南征」的故事即可見一斑。

公元前1002年,周昭王率兵攻楚,他率兵來到漢水邊,命令當地人民在三天內造出渡河用的船隻。人民恨透了這個奴隸主貴族頭子,製造了一批用膠液粘接的船隻。這種船的妙處是入水航行不久就會「膠溶船解」,人俱沒於水中。周昭王和他的嘍羅走卒就這樣被巧妙地消滅於漢水之中。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楚國的百姓能夠掌握不同的造船技術。

楚國也能建立強大的舟師,昭公17年(公元前525年),吳伐楚的水戰中,吳軍吃了敗仗,楚軍曾俘獲過吳國的戰艦「艅艎」。

五、東南沿海地區的越國舟師

東南沿海地區的越國,具備良好的造船和水運條件,有越人「善於造舟」之說。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時,就有「于越獻舟」的記載。越王勾踐曾描述越人是「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

越國的戰船主要是樓船和戈船。戈船是在船上裝備戈矛等武器,也就是戰船。夫椒一戰,越王勾踐被俘,當了吳王夫差的僕從,後被釋放回國。他「臥薪嘗膽」,立志復仇,採取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積極製造戰船。勾踐在滅吳後5年,將首都從會稽(今浙江紹興)遷往琅邪(今山東日照縣東北)時,有「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的龐大戰船隊伍。

在楚越爭霸中,越軍戰船利用江河水流「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常處主動地位,楚為了改變在水戰中被動挨打的局面,使用了魯班創造的船用工具——鉤強,這是一種帶有鐵鉤的竹籬,在敵船進攻時能阻擋,敵船敗逃時它能把對方鉤住,在水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主要參考資料:

《左傳》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

東漢・袁康《越絕書・追文》

《國語・齊語》

《史記·吳太伯世家》

《史記・周本紀》

李白《古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