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蘇東坡的南渡北歸

眉山東坡文化 發佈 2020-01-12T08:57:19+00:00

蘇東坡是一個容易感傷的人,也是一個善於發現快樂的人。此時,他在蘇東坡耳邊大聲說:「端明宜勿忘西方!」蘇東坡氣若遊絲地答道:「西方不無,但個裡著力不得!」錢世雄也湊近他的耳畔大聲說:「固先生平時履踐至此,更須著力!」蘇東坡又答道:「著力即差!」蘇東坡的回答再次表明了他的人生觀念:世

蘇東坡是一個容易感傷的人,也是一個善於發現快樂的人。當個人命運的悲劇浩大沉重地降臨,他就用無數散碎而具體的快樂把它化於無形。這是蘇東坡一生最大的功力所在。

北宋的官場,比贛江十八灘更兇險。

就在過贛江十八灘時,蘇東坡接到朝廷把他貶往惠州(今廣東省惠州市)的新旨意。

蘇東坡翻山越嶺奔赴嶺南的時候,他的老朋友章惇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成為新宰相。

蘇東坡曾戲稱,章惇將來會殺人不眨眼,不過那時二人還是朋友。後來的歷史,完全驗證了蘇東坡的預言。蘇東坡到惠州後,章惇一心想除掉他,以免他有朝一日捲土重來。由於宋太祖不得殺文臣的最高指示,章惇只能採取借刀殺人的老套路,於是派蘇東坡的死敵程之才擔任廣南東路提刑,讓蘇東坡沒有好日子過。蘇東坡過得好了,他們便過不好。

無論怎樣,生活還要繼續。蘇東坡曾在給友人的信中稱,不妨把自己當成一個一生都沒有考得功名的惠州秀才,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嶺南,亦無不可。他依舊作詩,對生命中的殘忍照單全收。他雖年過六旬,卻從來不曾放棄自己的夢想,更不會聽親友所勸,放棄自己最心愛的詩歌。在他看來,丟掉詩歌,就等於丟掉了自己的靈魂,而正是靈魂的力量,才使人具有意志、智性和活力,儘管那些詩歌,曾經給他,並且仍將繼續給他帶來禍患。

此時,蘇東坡寫了一首名叫《縱筆》的詩,詩是這樣寫的:

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

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

這首詩,蘇東坡說自己雖在病中,白髮蕭然,卻在春日裡,在藤床上安睡。這般的瀟洒從容,讓他昔年的朋友、如今的政敵章惇大為光火:「蘇東坡還過得這般快活嗎?」朝廷上的那班政敵,顯然是不願意讓蘇東坡過得快活的。他們決定痛打蘇東坡這隻「落水狗」,既然不能殺了蘇東坡,那就讓他生不如死吧。公元1097年,來自朝廷的一紙詔書,又把蘇東坡貶到更加荒遠的瓊州(今海南省),任昌化軍安置,弟弟蘇轍也被謫往雷州(今廣東省雷州市)。

蘇東坡知道,自己終生不能回到中原了。長子蘇邁來送別時,蘇東坡把後事一一交代清楚,如同永別。那時的他,決定到了海南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確定墓地和製作棺材。他哪裡知道,在當時的海南,根本沒有棺材這種東西,當地人只是在長條狀的木頭上鑿出臼穴,人活著存稻米,人死了放屍體。

蘇東坡孑然一身,只有最小的兒子蘇過,拋妻別子,孤身相隨。年輕的蘇過,過早地看透了人世的滄桑,這也讓他的內心格外早熟。他知道,父親被一貶再貶,是因為父親功高名重,從來不蠅營狗苟。他知道,人是卑微的,但是父親不願因這卑微而放棄尊嚴,即使自然或命運向他提出苛刻的條件,他仍不願以妥協來進行交易。有這樣一個父親,他不僅沒有絲毫責難,相反,他感到無限的榮光。蘇過在海南寫下《志隱》一文,主張安貧樂道的精神。蘇東坡看了以後,心有所感,說:「吾可以安於島矣。」

蘇東坡的命途,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但是對人生的熱情與勇氣,是他應對噩運的撒手鐧。在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他除了寫書、作詩,又開始釀酒。有詩有酒,他從衝突與悲情中解脫出來,內心有了一種節日般的喜悅。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下旨將蘇東坡徙往廉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將蘇轍徙往岳州(今湖南省岳陽市)。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渡海帖》就是蘇軾在這個時候書寫的。

那一次,蘇東坡先去海南島北端的澄邁尋找好友趙夢得,不巧趙夢得北行未歸。他滿心遺憾,寫下一通尺牘,交給趙夢得的兒子,盼望能在渡海以後相見。

這幅《渡海帖》,被認為是蘇東坡晚年的書跡代表,黃庭堅看到這幅字時,不禁讚嘆:「沉著痛快。」

無論對於蘇東坡,還是他之後任何一個被貶往海南的官員,橫渡瓊州海峽都將成為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段旅程。宋代不殺文官,那座大海中的孤島,對宋代官員來說,幾乎是最接近死亡的地帶。因此,南渡與北歸,往往成為羈束與自由的轉折點。

越過南嶺,經贛江入長江,船至真州(今江蘇省儀征市)時,蘇東坡跟米芾見了一面。米芾把他珍藏的《草聖帖》和《謝安帖》交給蘇東坡,請他寫跋,那是六月初一。兩天後,蘇東坡就瘴毒大作,猛瀉不止。到了常州(今江蘇省常州市),蘇東坡的旅程,就再也不能繼續了。

七月里,常州久旱不雨,天氣燥熱,蘇東坡病了幾十日,到二十六日時,已到了彌留之際。

他對自己的三個兒子說:「吾生無惡,死必不墜。」

意思是,我這一生沒做過虧心事,不會下地獄。

又說:「至時,慎毋哭泣,讓我坦然化去。」

如同蘇格拉底死前所說:「我要安靜地離開人世,請忍耐、鎮靜。」

蘇東坡病中,他在杭州時的舊友、徑山寺維琳方丈早已趕到他身邊。此時,他在蘇東坡耳邊大聲說:「端明宜勿忘西方!」

蘇東坡氣若遊絲地答道:「西方不無,但個裡著力不得!」

錢世雄也湊近他的耳畔大聲說:「固先生平時履踐至此,更須著力!」

蘇東坡又答道:「著力即差!」

蘇東坡的回答再次表明了他的人生觀念:世間萬事,皆應順其自然;能否度至西方極樂世界,也要看緣分,不可強求。他寫文章,主張「隨物賦形」,所謂「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他的人生觀,也別無二致。

蘇邁含淚上前詢問後事,蘇東坡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溘然而逝。

那一年,是公元1101年。

蘇東坡的生命里沒有失敗,就像《老人與海》中聖地亞哥所說的一句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來源:學習強國 摘自祝勇的《在故宮尋找蘇東坡》

編輯:熊莉

審核:周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