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兒到底適不適用懲罰?解析身體懲罰及自傷行為

自閉症互助圈 發佈 2020-01-11T09:56:10+00:00

」要不要對孩子進行懲罰不論是普通家庭還是自閉症家庭,都是非常普遍的問題。首先,許多父母會用體罰來管教孩子,因為,這種手段通常都能效而且快速的制止孩子的行為。

有媽媽問:當我體罰我那患有自閉症的6歲的孩子的時候,他會開始自我攻擊的行為。我到底該不該對他進行體罰?我該放手不管不顧他自我攻擊嗎?」

要不要對孩子進行懲罰不論是普通家庭還是自閉症家庭,都是非常普遍的問題。那麼要不要懲罰孩子呢?最簡單最直接的回答是「不!」。

體罰不是一個好的辦法,特別是對那些自閉症孩子來說。

首先,許多父母會用體罰來管教孩子,因為,這種手段通常都能效而且快速的制止孩子的行為。所以,表面上看來,體罰似乎是一種很速成的教育手段。但這並不能解決本質的問題,只能短時間制止,為什麼呢?

其一,體罰並不能讓孩子明白,什麼是父母希望孩子做的。比如:如果你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在家中跑來跑去,爸爸媽媽會說,「不要再跑了!」,那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孩子還是不了解父母的想法。如果父母告訴孩子:「你可以在家裡走動,但是不要跑。」這樣父母才能傳遞出所希望孩子做的事。體罰往往能快速的傳遞出一個信息「不可以!」但這樣父母就不能幫助孩子做父母所希望孩子做的行為了。

榜樣的重要性

孩子學習行為規範的時候,另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是模仿。「模仿」是一條很有效的途徑,來幫助孩子規範行為。糟糕的是,當父母使用了體罰,就相當於在暗示對孩子進行體罰是可以允許的,所以孩子會模仿,去體罰他人,甚至體罰自己。

解決自我傷害

如果孩子對體罰會做出自殘的行為,父母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孩子的安全。如果孩子的自傷行為讓自己留下了瘀傷或是出血,父母應該馬上和醫生或是治療師討論是否有解決的方法,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嚴重的自傷行為或是傷害他人的行為,不要猶豫!打120或是馬上帶孩子去最近的急診室治療身上的傷口。

如果孩子的自殘行為不具有危險性,那父母可以與行為分析師一起探討孩子自殘的原因。所有的行為都是有其原因的,就像大人們要吃飯是因為餓了,孩子的錯誤行為也是有原因的。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孩子想要和父母交流。這樣的動機在這些有著交流障礙的孩子們中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常常發生在自閉症孩子身上。

五個自傷行為的普遍動機

通常來說,以歸納出5個主要的自傷行為背後的動機。

有些孩子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會引發身體的不適,比如:牙疼或是頭痛,孩子會通過自殘來減輕疼痛。如果孩子自殘是出於這種原因的話,可以和孩子的醫生談談。

有些孩子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來「逃離」一個不舒服的環境,或是不想做家務活。

少數自閉症孩子有時是通過自殘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少數孩子會通過奇怪的行為來獲取某些他們想要的事物,比如:食物、玩具或是其他。這種行為是一種廣義上的自我刺激或是自我舒緩。多動是一個典型的自我舒緩的例子,重複性行為在自閉症患者中很普遍,孩子的自我攻擊也許是出於這種原因。

上文有提到過,孩子或許是在模仿父母的體罰行為。比如:如果背後的原因是「逃離」,那麼父母可以用一種更溫和的方式讓他休息下。如果孩子是因為想得到什麼東西,那麼可以教會他學會安靜的待著。

這可以通過類似「首先/然後」圖片的方法,第一張圖顯示在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前,他必須完成的任務。第二張圖顯示完成任務後便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採取積極的態度

與孩子保持一種健康積極的關係氛圍是一種更為積極的行為能幫助父母抑制想要體罰孩子的情緒,比如:在孩子做出好的行為時,表揚孩子,和孩子擊掌或是其他類似的事。這樣也能幫助孩子因體罰而做出的自傷行為。

儘量嘗試更多的積極方式來緩和氣氛,教會父母希望孩子做的事。視覺輔助方法也許能幫助父母表達所希望孩子做的事,使用可視化圖標,可以方便的讓孩子知道今天要做什麼事,使用令牌板則是另一種有效的視覺方法,來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教會孩子,當他想得到什麼東西前,需要做些什麼。

令牌板包括一張有「獎勵」的圖案,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務圖示。一旦所有的任務都完成了,孩子就會得到圖片中的獎勵物品。定製「獎勵」圖案能加深孩子對此的興趣。

通過以上方法,改掉體罰的習慣,而採取一種更積極的行為,父母也許就會看到孩子的自傷行為改善許多。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編輯:覓健星小編

翻譯:覓健醫學部

文章來源:Autism Speaks

期末考來臨,星媽們這樣做更能幫助到孩子!

5種生活場景讓自閉兒訓練肌力與平衡感

解析自閉兒鸚鵡學舌的秘密

應對自閉兒的各種行為問題,四大招助你打通關

溫馨提醒:

1、如果您想看到我們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自閉症互助圈"進行關注

2、為了不錯過好文章,歡迎置頂本公眾號

3、如果您想給我們提出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星星的父母提供一點點的參考。如果您讀到這篇文章,歡迎您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父母看到,參與互助討論!謝謝!
關鍵字: